浅析传统刺绣在现代的创新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浅析传统刺绣在现代的创新发展

涂立志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沈阳 110034

摘 要: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技艺,历经二三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积累了深厚的底蕴【1】。在现代设计中,传统刺绣的创新设计符合我国现代审美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推陈出新的思路,尝试分析传统刺绣在现代应该如何创新发展。

关键词:传统刺绣、手工、发展现状、创新发展


纲要目录:

  1. 中国刺绣的发展简述

据《尚书》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湖北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做书画、饰件等。明清时期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除了广为人知的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等,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刺绣,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1. 刺绣的发展现状

  1. 后继无人

时代的日益更新,加快了现代人们生活的脚步,生活、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大众化的时代道路,迫使人们很难驻足回头翻开历史的课本,去寻找传统刺绣的美。而且在面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时,大多数现代人难以看清“中国走向世界,而不是世界走进中国”这个本质,被外来文化蒙蔽了双眼,只顾崇洋媚外,却把刺绣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工艺抛到了脑后。再加上手工刺绣做工精细、成品优良,同时需要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学习精神以及超强的毅力,而这些都是现代人所不具备的,如此使得传统刺绣工艺面临着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缺少新活力和生机的窘境。

  1. 工业化替代手工

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不断受到现代科技与经济形式发展的冲击,特别是机械产业的不断升级优化,使得传统刺绣的手工技术被绣花机器替代了。面对机绣高产量、耗时少这一优势,就决定了手工刺绣在竞争中的劣势地位。而在人工应该占优势的创造力上,因为很多绣工来至农村且年龄普遍居高,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根底单薄,其中极大部分人是为了从中取得经济利益进而从事刺绣工作的,能够自行设计进行刺绣的绣工很少,绣品也以中低档居多,绣品界出现难以看见新的高品质绣品的尴尬局面。

  1. 传统刺绣的创新发展

  1. 刺绣设计新思路

刺绣在传统的设计思想中,其图案总体追求结构完整、寓意丰富,注重表现刺绣图案布局、形象完整和寓意深刻,使其主体以及所需表达的风格切合同一个反应美好愿望的主题,这意味着其在一些应用方面缺乏变化,失去了对物体形象的装饰塑造和强化的作用。如,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刺绣在传统服饰设计中的应用,保留刺绣图案的完整完全合乎常理,也非常迎合传统的审美。然而,在这个审美观不断有所变化的现代,如果依旧保持刺绣图案在服装中的完整性,那么就失去了图案对人体体型结构的塑造衬托作用,显得十分独立。所以在传统刺绣图案的创新设计中,应结合实际需要应用的地方的情况,尝试打破其传统构图方式的固化设计思维,发挥人为主观意识地想象对图案进行合理的夸张变形、强化特征、对比衬托和联想想象等二次创意性处理,使创新后的刺绣图案装饰效果对比明确、特征鲜明,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局部效果才能更加突出特色,让传统刺绣图案变的新奇的同时依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风格。

(二)、刺绣理念新实践

刺绣元素结合现代审美,在承担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投合现代人们个性化需求。并且在刺绣图案的应用中,创作出新的装饰制作方式,糅合其他艺术手法,提升画面丰富性和艺术感。运用新材料、新工具、新工艺和新技术,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的限制。例如刺绣结合纱线和羊毛使用,创作出介于挂毯和雕塑之间的自然景观手工作品 ;刺绣与简洁的品牌logo结合诠释出新的语言;刺绣与书籍封面设计、与金属制品、与建筑、与镂空的纹理、与肖像画的碰撞【2】。使图案并不只是平绣于绣面上,而是呈现出一定的立体效果。基于这种刺绣方式设计的物件,不仅具有动感审美特征,同时也为其平添了几分现代时尚的蕴味。

结论:想象力是人类一切创造性工作的源泉,想象就是艺术的生命。在遵循刺绣艺术应用原则的同时进行设计思路创新,才能不断设计出更多更精美的优秀的设计作品。手工刺绣的发展方向不会只是盘踞于装饰和收藏两个方面,它需要继承人和设计者不懈的努力,使其与现代文化深度交融,更加符合现代的审美理念,实现多层次多方面创新发展,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奇观,才能让传统刺绣重新焕发活力得到长久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刺绣-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BA%E7%BB%A3/601645?fr=aladdin

  2. 【手艺】刺绣 · 传统也能如此创新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YxNzAyMA==&idx=3&mid=400859121&sn=e0cf2e6355acf68a7bd9fbac3df1ebd2

作者简介:涂立志(1997.10.05)男,河南省光山县人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