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浅谈 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张杰

江苏易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24000

摘要:生物监测技术,指的就是对生物在其生存环境中的生存以及生长状态实施的一种有效监测,并参照获取的监测数据以及对应的结果,分析其生存环境的一种技术。目前,生物监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水环境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对水下工程环境的监测水平,推动了水环境工程的实施。对此,本文从生物监测技术原理、优势出发,分析了生物监测技术的方法以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水环境工程;生物监测技术;实际应用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生物监测技术水平提升提供了良好机遇,目前,已经应用到诸多领域中,并发挥出了明显的作用。在水环境中,生物或者群落的改变会受环境情况的影响,借助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实现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与监测,在该技术作用下,可以使得监测结论更加完善,为后续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参考,进而有效改善生态系统中的平衡问题。

一、生物监测技术原理

在天然水域生态环境中,不同的微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共存,既是平衡又是制约的一种关系,而当环境遭到破坏后,微生物便会发生反应,而这种变化可以帮助有效判断污染程度、污染种类,从而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判断环境污染情况。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物质影响,起初是以分子形态存在。而依照生物监测技术,此种分子形态的影响,会直接传递到生物链顶端,同时,还会导致生物间发生相互作用。现阶段,在我国生物监测工作实践中,工作人员最为常用的是理化监测方法,此种方法可以直接采集相关数据信息,为评价环境污染提供有效依据。但理化监测方法的使用只能满足短期需求,是无法进行连续工作的。相比之下,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则可以分析出生物细胞直到整个生物的变化情况,同时,借助生物环境变化,实现信息的多元化采集测量,得到最新的检测数据。

二、应用生物监测技术的优势

根据生物监测技术实际应用过程看,当中对水生物影响较大的是细胞外源性物质,不同于以往监测技术,此种监测技术可以通过表面的反映被人们获取,这为人们完成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此种水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得生物增加了接触到多种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如果与这些多种污染物接触,在分析过程中,则需要通过多种类型的研究主体,实现对污染物综合性分析,从而有效获取到污染对生物产生的危害情况。除此之外,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其预见性优势较为突出,可以直接体现出生物受到污染物影响后出现的反映,到达顶端后,将会有效及时地监测出对应的症状,为人们研究解决方案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对于小范围的毒性效果,能够做到高效分析、判断,而如果是危害性较大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参考生物反应,实现辅助性判断。此外,生物监测管理成本较低,但却具有较强的经济性,这对节约研究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1]

三、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方法

(一)微生物群落检测分析

微生物群落技术,主要的检测对象是水环境中的细菌、水藻、原生物等。可以借助微生物数量、出现频率情况,了解到对应水环境的情况。现阶段,微生物种群检测技术的指标主要有四种,即多样性指数、异养指数、原种类型、植鞭毛虫百分率。在计算微生物分布指数过程中,对于水样的收集,可以运用聚氨酯塑料,而后运用数学计算方法,最终判断出水环境污染程度。在环境污染条件变化下,促使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评价指标也在提升。

(二)指示生物监测技术

生态环境中的生物会随着水体质量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会直接危害到水中的生物,如果情况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导致某种生物消亡。在观察这类生物种群、生物个体过程中,可以有效监测这类信息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分析出水体质量[2]

(三)生物残毒监测技术

在开展监测工作时,生物会借助消化作用将部分毒素以排便等方式进行转移到体外,但依然会存在部分毒素在体内,对此,可以直接对生物体进行检测,从而起到监测水体质量的目的。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借助监测技术的作用,将生物的反应直接转换成电子生物信号,利用固定化细胞核技术、固定化酶技术,并以基础的生物学元件视角分析,对多功能元件的发展情况实施判定、分析,最终得到电子信号。

(四)微核测定技术

在水中环境生物监测技术发展中,微核技术、四分体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在人类外界染色体、微生物的破坏会导致生物损害。运用专业的技术研究这些水体,通过水环境监测,可以进一步明确染色体畸变与微生物核间的关联,与此同时,也可以较好的掌握微生物遗传物质和环境的损伤情况,微核测定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中,已经突显出了应用优势,对优化水体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影响[3]

(五)底栖和两栖监测技术

以两栖类为主要指标种类进行测试,获取其数量,为水质评价和分析提供依据。当前,主要有两种参数用于评价底栖动物水环境,即Saprobic指标、BI指标,在我国主要应用于评价指示生物在水环境中的完整性情况。将水质测试、评估两栖动物生理变化以及水质变化,作为重要参考数据。

四、生物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判断浮游动物群落

在科技的不断提升与应用下,从大量的实践、研究中可以发现,生物群体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对水质的自我修复能力、污染情况的判断准确性。现阶段,水体生物具有丰富的种类,但具有动物耐冲种类却在减少。分析其结果,可以得知,不同类型的生物种类在水体环境中产生相应的变化,影响到了水体自净能力。通过全面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更好的判断出江中浮游生物的群体迁移位置以及具体的生物种类,进而更好的把握不同地区中生物的污染程度,如果出现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的情况,则说明污染情况严重。

(二)判断鱼类正趋流性

早在上世纪时期,外国科学家就已经对鱼类正趋流性进行了判断,其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在中下游区域设置电击区或者强光,借此方法分析并判断鱼类种类,在该方法作用下,可以更好的控制鱼群活动范围,如果鱼类没有返回上游,则证明水体已经被严重污染。

结语:

总而言之,在水环境工程中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应用效果,加强此种技术的利用,可以实现对水下工程环境的有效监测,进而更好的推动水环境工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促使水环境工程能够实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提升提供鲜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宇.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8):161+163.

[2]王军.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2(01):148-149.

[3]吴芳.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J].居舍,2019,23(2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