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索

陈宇

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智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智能电网模式成为我国配电网调控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对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进行研究,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调控;一体化;特点;问题;措施

通过对我国电网的分析,能够发现传统的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随着电网的迅速发展和智能电网规模建设的迅速推进,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管理的需要,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能化模式。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取代传统模式电网运行管理。国内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监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和超高压运行管理模式:传统模式、属地监控中心、独立超高压监控中心。

1现阶段我国电网运行管理的基本情况
  1.1常规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该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要对主控室实行全天物的有效监控,并要设立多个独立的工作组。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者职业素养的培养,能有效规范其工作行为,并对故障做出快速反应。但是该管理模式的工作量很大,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力资源,且员工的工作负担过重,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逐渐显示出不适应性。
  1.2監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就监控中心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而言,监控中心是其核心,所以其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集中的监控中心方便对监控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监控中心之后,再按照根据不同的区分方法建立操作队。监控和操作的一体化,监控管理的区域化,监控和操作的分设化分别是监控中心变电运行管理的三种模式。监控和操作分设化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使人员的安排可以尽量缩减,这种方式很适合中等规模的变电站。监控管理的区域化的优点是使人力得到了很多的管理,但是对现在的电网调控模式而言,不合适;而监控管理的一体化与监控管理区域化刚好相反,其很适合现在的这种调控模式,但是其缺点是浪费人力资源。
  1.3操作队分设变电管理模式
  操作队分设变电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有统一的操作中心支持,在操作中心的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岗位和职责划分,其工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工作效率也有了极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随着变电站规模的扩大会出现信息传输速度减缓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性事件。

2 配网调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配网与现行管理模式不合
  就目前来看有很多地区正在将配网架空线转向电缆的过程中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单条馈线架空,电缆混合成为了标志性的标志。大部分地区的配网其维护与运行都是由多个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这种共同维护的方式有利也有弊,其有利点在于各司其职,互不打扰,能够将自己的那一部分完善到最好,其不利的一点就是由于大家互不打扰,互不影响,对接工作会变得十分困难,场面会变得十分混乱,增大了管理难度。
  2.2 盲目调控现象依然非常的普遍
  由于配网人力调控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加上分散式的调控模式使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最终导致了配网调控管理中的盲目调控现象。从日常的调控运行来看,通常其只能依赖运行经验和传统的调控方式来实现运行管理,这种方式难以真正满足配电网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要求,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非常的有限。配网架空线路中的开关变更和架空线路上的分网,都会因对现场把握缺失而难以调控和管理。多数情况下,配网运行部门所上报的配网调控仅仅是一张或数张单馈路图,很少以区域性的电网图出现,因此,无法使调控对配网联络现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进而导致配网调控中的盲调现象成为常见问题。

3 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实施措施
  3.1 产权、权责明晰
  就配电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相关配网设备产权和工作人员权责的明晰是其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通常而言,电力企业各职能部门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企业在针对区域配网的权责划分时也会存在差别,设备管理部门在重要机械设备和高压设备等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其中仍旧涉及设备故障抢修时业务部门相关凭据的签发等工作,两者间工作内容的交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部门权责划分的要求,只有在明确科学的部门职责划分下相关工作的开展才能最大程度上做到有条不紊。此外,电力企业还应在深入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和顾客需要的基础上强化客户的自主产权维护意识,借助其对故障设备的主动报修提升区域配网设备及时抢修的能力,为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铺垫。
  3.2 强化运维一体化建设
  根据电力企业和市场客户的实际需求所建立和完善的管理系统是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支撑,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该管理系统平衡重要设备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借助企业各部门清晰的权责划分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权责利一体化管理机制,为充分实现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合理科学的业务分配和尽可能清晰的权责分工,强化对企业重要设备和配网线路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在企业监管机构监督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协调各工作的开展。


  3.3 构建多元化岗前培训机制
  为最大程度上达成电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应严格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开展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在考虑企业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和企业覆盖电网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相应的机械设备、检修人员等开展岗前培训工作、深造学习工作等,利用合理科学划分工作内容和员工绩效考评等方式强化员工自主学习和提升专业素养的意识,为培养综合性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人员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企业可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机制,将电力企业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和监管业务相结合,保证岗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智能设备的引进
  为最大程度上实现智能配网运营一体化目标,电力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强其对先进智能设备的引进及对先进工艺技术等的完善。在此过程中,電力企业应在考虑本企业实际经济情况和生产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并完善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体系,借助较高科技水平的智能设备和工艺技术等提升企业配网运营一体化整体管理水平,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企业区域配网智能运维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总之,在深入了解区域配电网系统特征的基础上,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在充分考虑外在及内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更科学完善的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方案,最大程度上加强对配网运维过程中各重要环节的管控,尽可能地保证区域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满足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体系内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管理体系的学习和认知,最大程度上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雄军.关于配网运维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电力讯息,2017(16):157-158.
  [2]高捷.实施专业管理一体化提升供电服务水平[J].管理视野,2014,22(4):4.
  [3]郑登攀.试论配网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2017(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