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难点与优化策略应用研究—以武侯金茂府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城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难点与优化策略应用研究—以武侯金茂府项目为例

徐潇添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900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之间提升,人们逐渐将关注重心放在建筑物舒适程度、质量方面,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将成为人们购房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城市住房建筑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应对居民实际的居住状态和行为轨迹进行分析,设计应充分结合项目场地、楼栋布局、不同的户型组合和户型朝向等方面的内容,最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和对人性化公共空间的向往,建立最为舒适的、尺度怡人的公共空间。基于此,本文结合武侯金茂府项目,探讨了城市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现状,并提出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公共空间设计;城市住宅;建筑;设计难点;优化策略


引言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作为建筑行业首要发展策略,生态化建筑设计理念也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主流趋势。公共空间作为居民能够直接接触到的外界环境,在其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精神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公共空间设计工作能够完善建筑的服务属性,充分突显出建筑设计整体性以及人文性,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变化开展的公共空间建设,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景观环境,为居民创造更优良的公共空间。而居民也能够感受到建筑所传达的文化力量。


1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工程空间设计难点与对策应用案例分析

1.1 工程概况

武侯金茂府项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七里村6组,铁佛村7、8组。地处西三环外,距离双流机场直线5km,航空限高按绝对海拔为545米。施工现场南侧为来凤四路,东侧为智达二路,西侧为智远大道,北侧为来凤五路,规划路网完善,三条地铁线覆盖周边,交通便利。项目所在区域商业环境成熟,周边学校、医院、公园等市政建设完善,并配置了商业化大型商场。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39955.5平方米,容积率2.35,规划总建筑面积146357.45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93865.96平方米,绿地率30%,建筑密度27.9%。施工现场地势平坦,最高点高程为503.91米,最低点高程为502.08米,由于有航空限高,地块容积率又比较大,且西侧靠绿化带处有一栋现状建筑。在此条件下,如何做好公共空间设计工作,需要深入分析研究。

1.2 公共空间设计思路

1.2.1 与当地传统民居空间的融合

该项目的总体设计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城市绿地利用,还应在设计阶段结合成都当地传统民居空间,以形成多轴线系统造园。与此同时,公共空间格局从轴线、空间等方面递进,重视内部景观节点的细节深化设计。确保达到户户皆景的目的,使居民都能充分感受到怡情养神的院落空间。同时,户型设计上也与成都地区传统户型存在差异,对户型进行了革新,结合当地气候,对使用流线和功能组合模式进行了优化,能够充分体现出项目自身的特色,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1.2.2 多重院落的设置

与此同时,该项目由于受到航空限高和容积率方面的限制,难以形成错落的天际线。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革新了小区内部空间结构的组合模式,创造丰富且有层次的空间体验,建立多重院落,沿轴线展开,形成明确的空间序列,从根源上保障空间设计的美观程度。另外,该项目距离市区较近,为了给小区居民创造安静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设置连续型风雨连廊,作为多重院落之间的交通形式,并建立围合的庭院景观,营造领域感和归属感,景观层次过渡分明、空间转化仪式感强。在保障公共空间美观程度的基础上,还能够给居民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1.3 项目在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难点

1.3.1 对于周围空间的融合情况

该工程在公共空间设计阶段,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区域的控制性规划和建设进度进行分析以及了解,确保项目整体风格能够与周围建筑进行融合,与城市发展规划保持一致。此外通过建筑的朝向和不同楼栋之间的围合等方式与周边建筑进行匹配,同时释放街角空间,引入公园绿地,并通过楼与楼之间的错动,以更开放的姿态与周围环境进行融合渗透。

1.3.2 对于城市建设的融合

部分设计单位在公共空间设计时,常运用肢解套用的方式,将以往设计方案进行套用,这样导致公共空间内的相关元素与整体风格出现不符的情况,甚至出现公共空间设计与周围其他建筑物风格迥异等现象,破坏了整体美感,降低整体画面的美观性,导致居民对于居住环境认可程度低。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建筑周边的相关规划及建筑物风格,避免公共设计过于突兀,应与城市建设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1.3.3 空间利用率

空间利用率作为公共设计中需要重视的核心部分。通过大量数据调查能够发现,尽管我国住宅建筑密度和高度都能够达到要求,但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却难以达到预期,人均公共空间使用率更是不足40平方米。因此,只有不断去挖掘人的使用需求,优化设计方案,提升空间利用率,才能从根源上提升整体建筑空间的美观性,保障居民舒适感。在本工程中,能够分析出公共空间设计时需合理的切割公共景观庭院的大小,赋予不同的功能属性,并用连廊与之相连,提升空间的可达性和舒适度。设计合理性将直接决定了居民在公共空间的活动程度,因此设计人员应对空间的功能赋予以及串联进行合理控制。


2 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探究

2.1 标准层公共空间设计

在对住宅建筑标准层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应先对于小区内居民年龄以及居民工作类型进行分析。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不仅应重视对于电梯厅和入户空间的尺度的设置,还应对导视系统、灯光打开方式方面引起重视。在住宅建筑中,电梯、电梯厅以及楼梯的组合方式也能够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产生影响。在对于电梯箱进行设计时,可充分运用镜面、墙壁以及相映的色彩,达到促进沟通交流的目的。而在标准层公共区设计是应重视居民交流,更好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因此,应建立开放空间,确保居民能够在公共空间处缓解工作自身压力。

2.2 景观环境的设计

在城市住宅公共区域设计阶段,景观环境的设计也作为重要的内容,能够满足居民的视觉需求,还能够为居民带来舒适的感受。近年来,由于人们逐渐对绿色环保理念引起重视,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阶段,应着重突出绿化设计,通过生态环保的概念,不断丰富绿化层次,提升居民对于小区的归属感。

2.3 建筑立面设计

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设计理念、设计主色调与周围建筑统一,保障整体画面感更为和谐。在开展设计时,应重视环境与色彩间的协调,尽可能应用浅色达到明朗的心理体验,并通过简洁的外形对建筑环境进行塑造,对于墙面材质选择时也应尽可能选择触感舒适、对人体伤害小的材质。此外,住宅建筑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存在的唯一特点就是安全感,通过住宅建筑顶部与基座的比例搭配以及其他细部的相关尺寸的优化,能够达到整体建筑平衡与稳定的目的,为居民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在开展这一设计时应重视设计的经济性并确保设计能够充分满足购买者的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从根源上提升住宅建筑整体形象。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城市住宅建筑设计阶段,公共空间作为居民外出活动接触到的第一层级的使用场所,设计师在规划概念草案时,首先应分析居民的实际需求,融合当地的人文特性和区域城市规划。对外结合城市绿地打造街角开放空间,对内强调轴线的层层递进,设置多重院落,为居民提供一个怡性养神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杜宇.建筑公共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J].新材料·新装饰,2020,2(18):32-33.

[2]郭小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21):103-103.

[3]张频.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20(11):54-5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