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家长”模仿朗读活动中角色效应实际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教会家长”模仿朗读活动中角色效应实际应用探究

张韵婷

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 广州珠海 510220

摘要:在“教会家长”模仿朗读活动中,把常规的模仿朗读活动设计成生动有趣的“教与学”活动,运用角色心理效应,让学生化身为老师的角色,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学生模仿朗读的能力。

关键词:教会家长 模仿朗读 角色效应

1.“教会家长”活动和理论依据

1.1 “教会家长”活动的概述。

“学生教家长”是基于我校特色课程的“自主学习五步法”----先学、听课、改错、追记、教会别人中的最后一步“教会别人”,即把自己懂的知识利用传授、演绎、引导等方式教别人,使别人明白,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教会别人可由学生教学生,也可以学生回家教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

1.2 “教会家长”活动的理论依据。

我校开展“学生教家长”活动意义:一是学生能够教会别人的前提是自己对知识必须精通。二是教会别人的过程中,其实是对知识不断巩固。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三是教会别人,能够提高自己的广域认同[1]。在学生之间,一个总能帮助别人的孩子会比较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同,他的人际关系也会很好。青少年需要来自同伴的认同和关注,渴望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尊重和信任,相信自己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学生教家长”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以满足其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角色效应的概念和应用

2.1“角色效应”法的含义

“角色效应”源于一项饱受争议的真人实验,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多巴设计。这种由社会角色所引起的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2]。“角色效应”法是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当一定的角色, 即让学生扮演教师、演员、导游、记者、演讲者等角色, 借助这些角色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使他们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之中, 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同时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让他们充分投入教学活动中。利用这一效应, 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跃了教学气氛, 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2.2“ 角色效应”法的应用

“角色效应”法的理论基础, 即它的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以哲学的观点审视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它应包括两方面意义:一是学生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 它属于教育与发展中的问题,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培养和提高的学生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学生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应该得到充分地肯定,这属于教育目的和结果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的好坏。 教师实施“角色效应”法时,要求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一旦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就会引起聚精会神的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等心理状态,这样就会使得他们对所学的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3]

3.“角色效应”法在“教会家长”模仿朗读活动中的运用和价值分析

3.1 “角色效应”法在“教会家长”模仿朗读活动中的运用

在初中的听说考试中,模仿朗读部分是比较难提高的一个部分。下面以教师角色扮演为例, 分析在我校英语学科“教会家长”活动中使用“角色效应”法的运用。我的做法有六步:第一,印发调查问卷,调查愿意参加此项活动家长的英语水平。第二,挑选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家长,以班级为单位建QQ群,发布任务和收集过程性资料。第三,建立每位学生跟踪档案,包括活动前学生模仿朗读的成绩,活动过程中的视频、音频,还有活动后家长的评价、自评和教师评价等。第四,召开小型家长会和学生动员会。让家长了解听说考试的题型和评分标准,明白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强调要扮演好“学生”角色,适当示弱,配合“小老师”的教学,鼓励孩子扮演好“小老师”角色,借助角色扮演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令其自觉投入到活动中去。给予学生角色心理暗示,对他们提出角色情感期望。比如,活动开始前,“小老师”自己必须先对文本从意群停顿、连读、语音语调、速度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用“影子”跟读法甚至“无纸”跟读法进行大量的模仿朗读,自己做到精通,才可以教好“学生”;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小老师”要注意耐心教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必要时利用家里的小黑板写好板书或者让“学生”做好笔记,让“学生”能改正错误,不断进步;每次教学后,“小老师”要对自己本次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比如,有的“小老师”反映,“学生”在模仿其读文本时,因为某些难读的单词会“卡壳”,影响了整体的流畅性,也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我就指导“小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文本,还要备难点,备学生,备教法,要预设这次朗读的文本“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如果“学生”对一些难读的或者长的单词不熟悉,可以在朗读前先反复操练。经过指导后,“小老师”的教学慢慢“正规”起来,逐渐形成自己的角色意识,认同自己所担任的职责,由最初的被动“扮演”角色,到后来主动地“进入”角色,逐渐自主、自信起来。第五,在选取文本上,我坚持熟悉课本,涉猎课外的原则,隔周选取New Concept English和VOA Special English难度适中的文章,锻炼学生提高快速读出单词的能力。第六,每次活动后,要求“小老师”上交教学互动照片,“小老师”教“学生”朗读的一段录音,家长评价表,自评表,最后我通过这些过程性资料给出“小老师”教学上的建议和评价。这个活动能够为“教与学”创设活泼的教学情境,真正调动起学生进入积极、兴奋地学习状态,进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3.2“角色效应”法在“教会家长”模仿朗读活动中的价值分析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思想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学适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发挥学生潜能为根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而在“教会家长”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扮演“小老师”角色,家长扮演“学生”角色。学生会因为老师这个社会角色,在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方面产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 其学习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凸现。

4. 结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小先生制”,他承认小孩能做小先生,然后教育才能普及。在“教会家长”模仿朗读活动中,让学生当“老师”,带动“学生”,既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跟读录音中解脱出来,用另一种方法提高模仿朗读能力,另外,在当“小老师”过程中的愉快经历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忠宝· 我的教育心语—献给初中生家长的100条新建议[M]·辽宁:辽海出版社,2016.5

[2] 刘儒德·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2.4:140

[3] 牛默·《运用“角色效应”法进行地理教学的尝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6:1-4


(备注:本论文为海珠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立项课题《通过“学生教家长”活动提高学生英语模仿朗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号2019C04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