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方君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实验小学

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劳动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在家庭中备受关注,家长们往往只注重孩子其他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有所缺失,造成孩子不仅劳动能力较差而且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七八岁的孩子了,仍然不会系鞋带,在课间的时候会有很多孩子找老师帮忙系鞋带;红领散开了不会系红领巾;自己的水杯不会正确的打开杯盖;不会自己整理书包,放学时书包里一团乱;教室的桌椅乱了不会摆整齐;不会打扫教室的卫生,扫地时拿着扫把东扫一下西扫一下边扫边玩,打扫教室耗时长效果差;发现学生的座位旁边有垃圾,提醒学生清理,学生不但不及时清理还辩驳垃圾不是他扔的,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因此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很有必要。

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眼中,劳动教育及劳动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大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表现在:

第一,劳动帮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首先,可以通过学习与劳动相结合,使儿童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其次,可以利用劳动发展儿童的才能和爱好。对某一种劳动的共同热爱有利于把学生聚集到这个或那个集体里去。在整个过程当中,要着重培养那些天赋还没有显著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才能和爱好。这就好比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它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确实是孩子自己的劳动成果。再比如孩子自己动手做一道菜、叠被子、洗衣服、倒垃圾、助人为乐,劳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胜过父母和老师的千言万语。

第二,劳动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现实是学校和家长都普遍重视学习成绩,而对劳动教育关注不足。甚至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乎变相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导致很多孩子缺乏正确的“劳动观”。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料理家务、不珍惜粮食,认为父母保姆式的大包大揽天经地义,乱扔垃圾不珍惜环卫人员的劳动等等。久而久之,缺乏自理能力,不懂得自强感恩,甚至形成以体力劳动为耻的错误观念。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师在校的所有行为对学生都是教育,其中也包括必要的体力劳动。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懂得敬重劳动和劳动者,而不是鄙视劳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尊重。

第三,生活的真正幸福来源于劳动。没有劳动就谈不上真正的幸福。幸福来源于劳动,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领悟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和文化的财富是与他参加的劳动有直接联系的。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期盼不劳而获、少劳多得都是病态的劳动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去克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高度重视。但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除了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开好劳动教育课程之外,各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也能起到重要作用。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进行德育渗透呢?

  1. 挖掘教材中的劳动素材渗透劳动教育。

人教版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情境和素材,这些劳动教育素材中涉及的劳动种类和劳动者极其丰富,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劳动素材,例如:一年级下册课本第76页医生检查视力;三年级上册课本第74页工人师傅为动车做电焊;四年级下册课本第24页小朋友参加植树等等。通过这些劳动素材,让学生明白农民的劳动为我们生产出了水果、蔬菜、粮食等;工人的劳动为我们铺设了马路、造出了高楼、生产了交通工具等;老师的劳动教给了我们知识;医生的劳动为我们提供了医疗服务;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

二、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渗透劳动教育。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的教学重在实践体验、重在综合应用。它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例如,在班上开展“劳动中的数学”活动,同学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在生活中买东西通常都是千克,今天通过择菜,同学们感受到了菜的质量发生了变化,摘掉的部分很轻,用克做单位比较合适,但是有的同学发现择菜时需要去除的部分很多,比如莴苣、冬瓜、芹菜……在家务劳动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熬粥的时候可以同时择菜,擦完桌子再扫地,最后再拖地。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发现劳动中还藏着不少的数学知识呢!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劳动教育。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可见,数学离不开实践操作,更离不开反省、思考和领悟。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开展模拟劳作式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把操作经验转化为思维经验,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进行数学建模,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水平。例如,在教授《植树问题》时,课件出示: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想需要多少棵树苗,然后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验证。可以用小棒代表树苗,搭建模拟劳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植树”的劳动过程中“探”出思路,“培”出数学建模、数感等数学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模拟劳作中反省思考,感悟到“小劳动蕴含大道理”,劳动能促进思维发展,提升思维水平。

四、挖掘数学文化,渗透劳动教育。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即生活,数学的产生与劳动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思想和数学的应用价值,向学生有机渗透劳动启迪智慧,劳动创造文明的教育。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能启迪人的智慧,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创新能力。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可以给学生介绍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中,由于记事和分物等方面的需要,逐渐产生了计数的需求。人类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但它们只能表示20以内的数。当数目很多时,大多数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来记数。渐渐的人们不满足于用实物记数,又创造发明了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等。再后来又发明了在兽皮、兽骨、树木、石头上刻画一些记数符号来记数,这些记数符号慢慢转变成了数字。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才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世界各国都使用的印度-阿拉伯数字。通过数学文化的挖掘,既能拓展学生数学视野,又能彰显数学的魅力,还能潜移默化地进行劳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面对众多饭不会做、菜不会炒、地不会扫、碗不会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瞧不起普通劳动者的“新新人类”,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各个学科老师携手形成教育合力,而数学老师利用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更是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