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治”学习焦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家校合作共“治”学习焦虑

王佳

浙江省台州市 仙居中学 317300

摘要:当前,家校合作已普遍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研究家校合作。本文着眼于高一学生的学习焦虑,从学习焦虑的界定、表现及影响焦虑水平的因素,指出家庭教育的不容忽视性。最后提出如何优化家校合作,采用一些切实有效的策略来缓解高一学生的学习焦虑,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出身心俱佳的新时期人才。

关键词:学习焦虑;家校合作;策略

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一直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而这一艰巨的任务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它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配合,尤其是要和家庭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个极为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这种结合在中学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学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和学习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竞争和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使学生产生了种种心理及行为问题,而学习焦虑已成为诸多心理问题中最为常见的。因此,缓解学生的学习焦虑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学习焦虑的界定

学习焦虑是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感知到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状态,是学习者由于内心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紧张或不安的复杂心理体验,是一种特定的内心状态(王爱平,车宏生,2005)。大致表现为惧怕家长或老师的否定评价,对考试的担心与恐惧、课堂上害怕提问,趋向回避、退缩,以及神经系统失调的症状,如失眠、噩梦、发抖、甚至抑郁等。也有学者认为,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预期与实际不符的学习结果对其自尊心造成威胁而引发的某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反应倾向(吴俊琳,2018)。

由此,我们认为,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效果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后,或超出其所承受的范围时所产生的不安、担忧、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反应。对学习成绩有消极作用。

二、高一学生学习焦虑的表现

高一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际交往、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焦虑,而这些最终都会经由学习这一主要活动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的稳定性下降,不能专心地学习和思考,影响课堂效率;思维的灵活性下降,学习变得刻板,不知变通;学习的自主性下降,学习没有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各科学习成绩下降。

三、影响学习焦虑水平的因素

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焦虑感的原因很多。大体可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包括学生的自我能力知觉、个性特征、智力水平、人格类型等。外源性因素则包括家庭教育、父母期望、学习成绩、学业负担等。

我们认为,在影响学生学习焦虑水平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个性特征、学业成绩、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等有一定影响,而这些又与学生的学习焦虑感密切相关。因此,如何优化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进而实现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优化家校合作,缓解学习焦虑的策略

(一)、完善家访制度

家访制度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沟通家长和教师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家访也是一门学问,教师要事前弄明白学生生活的环境、家长的身份、文化背景,在最适合的地点和最佳方式与之沟通,不因场合的限制或沟通方式的欠妥,影响沟通的效果。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家长得当的教育方法应多加鼓励和赞扬,对不良的教育行为应该婉转的提出,避免形成双方的不快。另外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家访形式,让家访不再受到居住环境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利用微信、QQ 等工具和家长实现无缝链接。

(二)、拓宽家长的视野

家长这个群体和教师群体相比更具多样性,他们的社会背景不尽相同,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差异很大,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各异,所以通过适当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很有必要。

1.规划家长培训课程

学校规划的家长培训课程有:“家校有约”、“开学第一课”等。高一新生入学时,学校都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学校负责精心选题,以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可能碰到的心理问题为中心,为家长们开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的“开学第一课”。

2.开设公益课堂

学校抓住一切信息和机会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为家庭教育指点迷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家长孩子深度沟通,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讲座可以放在高一第一次月考之后,家长们面对孩子的成绩波动正一筹莫展之时。这样的课堂犹如久旱甘霖,家长们更能学以致用。

3.组建家长互助中心

社会的快速发展,二胎家庭的出现,都给教育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学校除了引进专家的帮助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家长互助中心”,请一些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分享经验。并在学校微信平台开辟“家长微课堂”栏目,发布家庭教育的“微案例”,如此接地气的学习方式不仅拓宽家长们的学习渠道,也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三)、亲子交流,和谐共处

1.家长体验日

家长体验日活动是家校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每个学期,学校都可以开展“家长代表驻校体验日”活动。活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提出申请,邀请一些典型家长代表来校,跟孩子们一起上早自习,五节正课,参加课间活动,观摩课间跑操,走进物、化、生等功能教室,深入食堂了解孩子的伙食,直至陪伴孩子到十点夜自修结束……给家长充分了解、体验的机会和权利。

2.家长陪伴,见证成长

家长与学生双方交流的重心不应该只在学习成绩上,在成长道路中,有太多难忘的时刻需要家长来参与和见证,如新生入校、开学典礼、艺术节、体育节等,让家长参与分享成长的喜悦。另外,学校可以适当引入社会支持,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家长师生一起走进社区、敬老院,一起登高、毅行,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家校合作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教育体系,优化了育人环境,形成了教育合力,为培养“志趣高远、身心两键”的学生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结语

教育从来就不是学校一家的事情,需要学校和社会、家长和教师的相互合作。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受到各国教育人士的推崇,也在许多国家教育部门的实践中得到验证。我们知道:学生受到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家校合作是一个值得推进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深入探索,在实践中勇于大胆创新,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美好未来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爱平,车宏生. (2005). 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关于《心理统计学》学习经验的调查. 心理发展与教育, (01),55-59.

[2]吴俊琳. (2018). 学生学习焦虑心理辅导. 江苏教育, 2(48), 29-31.

[3] 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3-39.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2):34-3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