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地图识别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7
/ 2

探索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地图识别能力的策略

普晓芳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县街学校

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地图蕴藏着很多地理信息,通过地图识别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结构及内在关系,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学科成绩带来帮助。那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背景下,该如何培养及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地图识别能力呢?

关键词:初中地理;信息技术;地图识别能力;策略

引言: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读图、析图、绘图等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现今,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图像内容的占比在不断增加,并逐渐显示出图像的实用性、教育性等特点。指导学生多元化地掌握图像表达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具有积极意义。那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必然为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带来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模型创建、动画制作、拼图组合等方式,能够使地图变得更加形象、真实,促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地图识别能力。

一、信息技术对初中地理地图教学带来的影响

识别地理地图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地理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处理图像,并对其信息进行挖掘,尤其是能够通过立体化结构去分析图像的动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能够对文字进行可视化表达,而且还能够强调一些明显的地理征象,以便于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特征,便于教师对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分类说明,为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一)帮助学生创建地图空间概念

地理知识的学习必须要以空间概念的形成为基础,让学生掌握不同事物的空间结构特点,便于进行空间思维训练。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平面空间思维、立体空间思维。当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引入三维立体结构,促使学生更好地分析不同事物的空间结构关系,并对其空间位置、空间变化等进行全面掌握,为学生读懂图像做铺垫。

(二)帮助学生看懂地图图表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地图图表的学习非常重要,其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例如:地球与地区、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所以,在学习以上知识的时候,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地图”工具,唯有真正地读懂图表,方可为进一步理解及应用做铺垫。比如,中国地图的学习必须要了解中国不同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图、交通图、人口图、工业图、城市图等特点,同时还需要将以上图表进行叠加,以便于更全面地掌握不同地理要素的内在关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平台,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对区域地理知识进行解析与传授,尽管一些知识点的理解难度很大,不过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退东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核电资源分布、煤矿资源分布”等特点及规律。另外,通过地理信息由文字转变成图像、由图像转变成文字、由图像转变成图像,能够将一些隐性知识更好地显示出来,促使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互换与转化,以便于创建更加立体、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其中的信息进行解读。

(三)帮助学生从中挖掘更多地理信息

读图的技巧是需要结合图例通过图表来挖掘更多信息,填图则需要把相应的信息置于特定的位置上,析图侧重于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研究,用图是熟练运用地图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绘图是根据绘制要求制作成不同地理事物的图表[1]。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借助于计算机平台进行图表技能训练,以便于学生逐渐养成读图、析图、绘图等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掌握地图识别的技巧提供指导与帮助。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在培养学生地图识别能力的过程中,也能够逐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带来帮助。

二、在初中地理课堂中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地图识别能力的策略

在培养学生地图识别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地图、了解地图、看懂地图、绘制地图、运用地图,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图像和文字转换”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通过文字来说明地图,分析地图语言;二是通过另一张图去分析原图;三是通过文字转换地图,让语言通过图表进行阐释,以便于对原图的结论进行验证或补充,为学生更好地思考做铺垫。

(一)通过文字来解释图表信息

利用文字来解析图表是读图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其通常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利用信息技术绘制的图表或图像,对不同地理事物及现象等进行叙述;二是结合图像、图表等内容分析,能够从中寻找一些有规律的地理知识;三是将图像中的一些有关联的事物整理出来,通过分析、梳理、归纳,由此展开联想,从而得出结论[2]。比如,在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让学生通过读图来指出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并运用不同区域的地形剖面图说明该区域的地势变化及地形规律,进一步阐释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内在关系等。对于这些要求来说,必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来从中掌握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结构及因果联系,由此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意识及能力。

(二)通过图像或图表来解释文字内容

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直观、形象的图表方法来阐释文字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极大转变,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平台分析地区上不同板块的海陆分布规律及特点的时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但能够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能够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海陆”的交替变化规律。再如,在介绍地球公转特点的时候,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不同的图像或图表进行分析,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两位同学分别站在地球与太阳上,那么在四至点的时候能够看到那些变化呢??通过计算机技术引入特定动画,通过观看这一动画,来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能够让学生站在地球之外进行观察与思考,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看法。由此来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地图的运用技巧。

(三)通过图表或图像去阐释原图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一些原图,那么通常会借助于信息技术绘制一些精简图或直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其知识点[3]。例如:在学习《板块的运动》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地球地震、火山等形成的原因,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地球七大板块的分类和名称,运用计算机绘制七大板块图像,可分析不同板块变化过程中的地壳活跃程度,引入张裂运动和挤压运动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板块交界地带的不同运动方向,便于学生理解火山、裂谷、海洋等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随后教师需要对图表中呈现出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对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很大帮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地理思维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地图信息,并从中挖掘其蕴藏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站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进行梳理、整理,在掌握不同事物空间位置的过程中,还需要更深刻地掌握不同知识点的内在关系,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有效转化,不但通过通过看图寻找到什么,而且还能够联想到什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为创建高效课堂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霞. 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初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探究——以《地图的阅读》一课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8):61-64.

[2]吴建霞.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地图运用能力[J]. 甘肃教育,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