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民族特色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以马山壮族会鼓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优秀 民族特色 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以马山壮族会鼓为例

黄梦华

广西省南宁市 马山县中心幼儿园


摘要】马山县是壮族聚居地区,作为中国会鼓之乡,其蕴含了十分优秀的民族特色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实施马山壮族会鼓这一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对于促进马山壮族会鼓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壮族会鼓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需要,就优秀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词】优秀民族文化;幼儿园课程;马山壮族会鼓

以马山壮族会鼓为载体的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主要是结合马山壮族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独特的会鼓文化来开展。幼儿园需要因地制宜的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利用马山壮族会鼓文化的优势,与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在马山壮族会古文化的背景下促进幼儿发展。

一、马山壮族会鼓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价值梳理

(一)有助于幼儿对优秀民族特色文化的认知

马山壮族会鼓文化是壮乡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然而随着少数民族文化被逐渐汉化,使得家长忽视对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马山是著名的会鼓之乡,晚上人们会在人民广场、体育馆、各个社区进行会鼓训练或者会鼓表演,每逢马山有大型活动、新店开业办喜事的时候人们都会打击会鼓庆祝或者祈福,孩子们经常能欣赏到会鼓表演。而园本课程需要确保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对于壮族幼儿而言,自我实现的过程应注重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学习,并在未来社会中促进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马山壮族会鼓文化活动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有助于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体现,与壮族幼儿的学习和教育有着较强的契合点,从而帮助幼儿通过马山壮族会鼓文化强化优秀民族特色文化的认知。

(二)有助于幼儿爱国爱家乡良好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求幼儿教师切实注重社会资源的利用,引导和帮助幼儿通过实际感受祖国文化、家乡文化,激发幼儿的爱国爱家乡的良好情感。幼儿园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切实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民族节日节庆活动与民族艺术节活动等,实施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节日。如,在马山的民族节庆较多,有春节、元宵节和三月三的壮歌节、端午节和中元节,以及中秋节和敬老节与达努节,在这些节日中,壮乡会鼓最能体现民族风情,也最具有民族特色。当前,会鼓已成为马山传统节日与重大节日中最为常见的群众性表演节目。将基于马山壮族会鼓的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运用于幼儿园课程中,能更好地培养幼儿养成爱国爱家乡的良好情感,从小培养幼儿对壮乡文化的认知。

(三)有助于特色幼儿园的创办

过去,由于我国在同一的教育模式下,使得幼儿园的自主办园权较为缺乏,使得幼儿园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被消磨,容易发生千篇一律的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优秀民族特色文化,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鼓文化活动作为马山最具特色的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将其引入幼儿园课程之中,能更好地提升办园质量,彰显办园特色。通过围绕壮族会鼓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将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将其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之一,不仅为幼儿个性化发展延伸了触角和空间,而且还促进了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彰显。

二、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马山会鼓活动是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加强对其的应用,需要采取科学的策略,确保其应用的有效性。

(一)日常生活渗透

为了更好地使壮族会鼓这一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我园将壮族会鼓作为园本课程,通过对马山壮族会鼓文化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了解并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让孩子建立一种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竞争进取的精神,同时充分利用会鼓文化所具有雄壮、震撼、奋发向上的特质以及会鼓本身具备的造形、鼓点美感和激励人心的内涵,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壮族会鼓表演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民间优秀艺术文化,使壮族会鼓得到传承并发挥会鼓的文化价值,而且还能启迪人们的智慧和心灵,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在教学中穿插会鼓表演活动不仅有利于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协调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其大胆表现,发挥想象,勇于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二)马山壮族会鼓文化活动与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对策

第一,增强幼儿对壮族会鼓文化活动的理解。会鼓是马山的“文化三宝”之一,为帮助幼儿了解马山会鼓演奏的主要形式和方法,增强幼儿对壮族会鼓文化活动的理解。我园在园内设置了山歌会鼓室,山歌会鼓室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鼓,幼儿每次进去都会击鼓,喜欢听会鼓发出咚咚咚的声音,这为主题的开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在楼道文化方面,上教室必经的楼道墙饰上,记录幼儿开展的会鼓主题故事,幼儿每天来园离园时都会仔细地看,并和家人说一说自己看到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看到小朋友自制的小会鼓也很喜欢摸一摸,瞧一瞧,有些小朋友还说出了要用到的材料及简单的步骤。这些墙面文化丰富了孩子们的会鼓文化知识,也为他们后期自制会鼓奠定了基础。

第二,发挥家园共育在园本课程中的作用。一是请家长们在家里和孩子讨论关于马山会鼓的由来、故事、打法等话题。引导幼儿在成人的引导下,通过找一找、敲一敲、学一学等方式感受马山会鼓的文化精深,了解家乡的会鼓文化。二是开展亲子寻找会鼓行动。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在县城范围内找一找哪里有会鼓,人们是怎么打鼓的。通过活动,孩子们对会鼓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马山会鼓队是由多个队员组成,有队长、教练、鼓王、鼓手、锣手和镲手,鼓的大小差不多一样。知道每一种乐器的打法都不一样,能在大人的鼓励和成人一起打鼓,对鼓队中的鼓王尤为崇拜,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当上鼓王。

第三,基于主题教育活动彰显运用的趣味性。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以探究会鼓“咚咚咚”的节奏为线索,开展了“会鼓的由来”——“参观会鼓展示馆”——“找会鼓行动”——“我和爷爷学打鼓”——“我喜欢的会鼓节奏”——“会鼓迎客”——“会鼓迎新年”等一系列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究与学习,孩子们能够打出自己喜欢的节奏,并能用图谱的方式记录下来,知道会鼓队有很多队员组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马山壮族会鼓为例,从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价值和运用对策两个方面,以壮族会鼓这一优秀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从强化认知、家园共育和主体教育三个方面,对会鼓的运用对策进行了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增强与幼儿园本课程的契合性和趣味性,促进马山壮族会鼓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路径——以广西边境地区崇左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5):152-155.

[2]黄丽群.广西崇左幼儿园课程本土化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74-75.

[3]欧惠中.对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本土民族文化的思考——以广西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10):202-20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