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8
/ 2

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之我见

卿小蓉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一、认真学习,更新观念。

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学教学的改革,同时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去探索数学教学中的深层次的问题,数学教学不是要传授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综合性学习方式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学习方式上看,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性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新课程要求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习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目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种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与实践性。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综合性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在数学课中渗透综合性学习方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及收集处理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它可以打破学科界限、体现学科间的渗透、丰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培养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说到底,小学数学综合性学习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为此,实验教师们一致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综合性学习的理论指导教学势在必行,并表示一定要把“综合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很好地开展下去,在教育改革中来一次大胆的尝试。通过学习,使实验教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了教师正确驾驭教材,准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准确地传授知识打了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内涵

作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围绕一个课题,学生运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以及“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方式”等等。

尽管对于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涵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都包含两个方面的要义:一是必须有老师的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明确的方向;二是以学生的“学”或“探究”为主――学生自主去思考、探究,而不是被直接引向问题的要素。

综合性学习方式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课题,学生运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态度。逐步形成独立、能动地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性学习方式的特征

数学综合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以课题为纽带的学习方式,不仅具备一般的学习方式的内涵和特点(共性)同时还有自身的特点(个性)。

1.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共性。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本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把少数学生培养成为尖子和精灵,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数学素养的公民,数学素养它包括学知识、数学思考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综合性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自己能做的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动脑能思考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即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养成了主动、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样在学习中,逐渐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假设、推理和预测的能力,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

(2)结果与过程并重。

传统教学特别注重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知识获得的过程。综合性学习方式则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把学习方法和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

(3)学生独自学习为主。

在运用综合性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作为促进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当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和引导,而作为合作者。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当做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探索和讨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进行自主地探索和研究。因此,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个性。

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综合性学习方式尤其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的不同,自主的方法也就不同。操作、体验觉见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分析、类比、联想、辩析;数学分析与综合法、数学化归方法、演绎推理、演绎与归纳法、合作交流。总之综合性学习方式在培养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合作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是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三、综合性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选择

与其他教学方式一样,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学习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数学基本概念和规律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是探究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又是探索的对像。在教与学中,教师如果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探究思想,就会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物体的特征,向行车的钢圈和小飞轮,台扇的外壳,通过测量中心到圆周的距离(忽略误差)学生会发现圆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圆周上的点到加以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圆的定义了。强调选择适合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内容、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教学中的综合问题

相对于知识点比较单一的问题而言,综合性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去控索和研究,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教材中的节约用水,让学生进行小调查,收集有关用水的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就要求突破本单元教材结构,重新以问题为线索建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就会变得更加适合于扩散思维也更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三)现实中的数学问题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谓无处不在。数学就是从生活中的这些实际问题开始的。例如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等都是为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凝结成的成果,当今时代例如,电费的计费方式,银行储蓄的税后利息的计算,球队的比赛场次计算等等。在教学中对这些问题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验,课程实验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课堂教学改革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如何建构师生之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学习方式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期望通过教师富有创意的实践探究,建构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