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的改造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机电一体化的改造思考

闫旭明

哈尔滨融创文旅城,黑龙江 150001




摘要:由于我国正大力开展现代化的建设,让机械制造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它是和信息化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其他先进机械制造技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手段,在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仍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与弊端,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与升级,便于为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新动力。文本就加强机电一体化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提出了改良与升级的方法与对策,旨在为机电一体化的建设提出基础数据,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改造;思考

前言:由于各行各业对机械设备的需要量日益增多,而现有的机械制造技术与方法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所以,要不断进行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升级。要充分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改良,加强与传感检测技术的有机结合与应用,以保障机床设备能够高效运行,并显著提升机械产品的精确度,使得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1.加强机电一体化改造的必要性

1.1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部分机械生产机床的智能水平还是不高,在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当机床零部件出现损坏时,就不能得到有效的监测与及时的维修,那么设备的安全隐患就仍然存在,就会降低机械产品制造的精确度,容易使得机械产品的规格与质量水平不达标,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加强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化改良与运用,通过计算机控制软件来对生产环节与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检测与管控,以提升产品生产的质量水平,并提升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还能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安全风险进行及时的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对设备、零部件进行检修,维护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以保障产品的生产符合相关的要求与标准。

1.2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机械制造设备缺乏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设备运作迟钝、不流畅,产品的生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机械制造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且这样生产水平的企业是处于行业发展中的劣势,容易被行业的发展所淘汰。并且,传统的生产设备容易出现故障与安全隐患,难以保障机械产品的质量水平,容易耽误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这样的状况急需解决与处理。因此,要加强机电一体化的变革与创新,以提升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益,为企业长久的向上发展谋取更多的机会与可能。可以通过微控系统的安装与结合,使得整个生产流程得到有效的管控,适当提高主轴运转的速度,以带动起整个生产线的快速运行,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为企业的批量化生产做好了基础准备、提供了物质条件。

2.加强机电一体化改造的方法与对策

2.1加强传感检测技术的运用

要加强传感检测技术的使用与创新,让机电一体化与其妥善的结合,以保障机械产品的生产流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与监督。例如,机械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都离不开切削流程,通过切削方式以达到产品的既定规格要求,在此环节上,可以增加传感检测技术的运用,以提升切削的准确度以及安全性。先对加工的零部件的状态以及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在通过传感器对生产设备切削力的大小、刀具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转变切削的效果,并提高生产设备对加工零部件的辨识度,以保障切削的质量水平。其中,要注意影响传感器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是由切削力的大小、切削所引发的振动程度,以及电机运作时的工作频率组成。与此同时,也要对刀具与砂轮的质量水平进行监测。在对零部件进行多次切削后,刀具与砂轮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的时候刀具会出现断裂的状况,从而降低了切削的精确度,影响了后续加工流程的正常进行,并降低了产品的质量水平。所以,要注重对刀具与砂轮相关数据的传感与监督,若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更换刀具,以保障切削的安全性与规范化。此外,还可以在机械产品的制造流程中,增加传感器的使用,从而对制造机床的温度、运作状况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检测与监督,以提升制造机床的安全性,并保障机械产品的质量水平。

2.2加强与生产制造远程控制技术的结合

建立完备的生产安全管理机制,是保障机械产品生产质量水平的基础条件,也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通过人工干预方式进行生产流程的监管,不仅使得监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还难以保障机械产品的质量水平。而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生产监管工作进行妥善的融合,是机械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已运营的信息化平台数据运载能力不够强,数据输送效率较低,并且,信息化平台需要安全技术的维护与支持,所以部分机械制造企业选用的是局域网封闭式管理系统,这就降低了安全维护的成本。但这样的系统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工作人员不能进行远程管控,就增加了生产中的安全风险,不利于对机械产品的加工进行全面的监督。而智能控制技术却具有明显的优势,具备多种数据输送途经,不同数据输送途经的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输送能力,能够扩大数据输送的范围与限度,在生产流程中将其与生产管理工作相融合,能够提高安全防范水平,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还能对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进行管控,辅助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排查,保障生产设备的质量水平,促进机械产品的有序生产。

2.3结合实际生产需求进行改造

在对机电一体化进行改良与创新时,不能只注重其生产效能,不然经过改良后,既达不到生产的需要,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企业的运营与发展。机械制造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运作情况,以及未来可发展的空间等信息,进行科学的改造,从而保障机电一体化的改造成果符合企业的发展特点与生产需求,既有效地控制了改良的成本,也提升了机械产品生产的效率,为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比如,对CA6140车床进行改良,车床本身已经具备生产效能,为了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对其进行数控与人工控制的改造与创新,还要求它在数控出现问题时,能够转化成人工控制模式。因此,可以选择简易的改造方式,仅调改部分设备,继而调整控制的程序,便能实现改造的效果与目的。

3.结束语

全面加强机电一体化的改良与升级,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还能提高机械生产的科学性、环保性,有利于机械制造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其进行科学的改良与创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行业需求,也是为了提高机械制造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具体的改造措施是对老旧的机床设备进行简易维护,对新式设备加强传感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并设计相应的远程操控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操控与监管,以提高机械制造的精准性与安全性,保障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并让企业能够在行业发展的洪流中激流勇进、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尹丽丽.传统机械加工机床机电一体化改造分析[J].时代农机,2019,46(9):32-33.

[2]冯绍贵.传统机械加工机床机电一体化改造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11):98.

[3]杨虹剑.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99.

[4]丁立新.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与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1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