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艺术教育融入到党校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如何把艺术教育融入到党校教育

吴妮珈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委党校

摘要:各级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系统化培训的专业培训院校,对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政治理论和执政水平,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党校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艺术教育的特色及功效,探索将艺术教育融入到党校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增进党员干部接受党校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做到中央党校所提出的“使学员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进一步发挥党校教育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光辉历程 创新意识 传统文化 艺术氛围


引言

(一)党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教育发展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13日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红色首都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随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后,中共中央进驻瓦窑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更名为中共中央党校。1937年迁入延安,1943年3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亲任中央党校校长。1947年3月,为粉粹国民党胡宗南部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中央党校随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后,决定创办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刘少奇兼任院长。北平解放后,马列学院即迁往北平。1955年改称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1966年以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7年复校,定为现名。

中央党校成立后,不断发展壮大,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有政治担当、有为人民服务意识的领导干部,对于我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宣贯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校教育已经转变到如何培养各级干部尽快适应国家的经济建设的需求上来,党校教育为国家成立之初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指导性的领导干部培养成效。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中央党校在贯彻我党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的执政原则上适时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证,积极有效的推动了我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和方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进一步推进,中央党校在培养有经济发展意识、有经济创新意识,能够正确认知开放的必要性和改革的必然性。

经济环境得到净化,政治环境得到优化,这些历史功绩处处都可见党校的政绩所在。在党校进一步强化我党的“三个代表”理论,深化“科学发展观”,把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的发展进程中,力求培养更多的为人民谋幸福的领导干部,切实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二)党校教育的历史功绩

中央党校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共产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建设、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以及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中都以突出的政治敏锐度所显现,实践证明党校教育是紧随党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创新,时刻以积极贯彻党的执政理念为教学策略。

一、新形势下的党校教育特色

(一)党校教育的基层性

党校为了更好的将党的理论及时宣贯到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中去,就确立了自中央到省、市、县多级党校,以期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结合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培养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基层的党校教育更能与当地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情况有机结合,实现各级党校教学的差异化。

(二)党校教育的创新性

党校教育肩负着培养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重任,在党校教育方面,各级党校都在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方式和新方法,探索将中央的执政理念予以更加直观的描述,期望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艺术教育融入党校教育的迫切性

(一)党校教育需要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党校教育相结合,将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有效补充,可以实现党校教育将传统智慧、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日常的党校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克己奉公、反腐倡廉、责任担当方面都有很深远的现实教育意义,尤其是对从政、理政方面也有很深入的教育意义,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当今社会也不过时,也是符合时代的特征,有利于党校教育中的执政责任感的培养和教学目标要求。

(二)党校教育融入艺术性更有利于教育成果的转化

党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依靠传统的理论教育,纯理论教育在党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理论教育对于提升各级党校学员的理论水平及执政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纯理论的教育又显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党校教育通过融入一定的艺术性,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方式改进和融合,使得党校教育更加的贴近民生,党的各项理论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学员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实现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成果的转化。

三、艺术教育融入党校教育的途径

(一)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艺术呈现多样化,无论从声乐、美术、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形式予以展现,都可以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党校教育同样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入手,实现教育手段多样化为党校教育服务,为提升各级党校学员的思想理论水平服务。

在声乐方面,例如红歌的学习,可以实现党校学员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通过红歌可以对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就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几个重要阶段,来描述改革开放作为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画展及摄影展都以强大的艺术表现力烘托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党校学员更加感同身受的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各类艺术表现形式地有效融入都成为了党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使党校教育绘声绘色,进一步增加学员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

(二)艺术教育氛围的营造

在党校的艺术教育氛围营造方面应从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抓起。比如,每天清晨,首先从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在校园内,通过各种橱窗、展板,展现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以及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次在周末通过爱国题材电影的展播,更加加深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强化作为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在党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艺术沙龙,通过歌唱、绘画、朗诵、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师生中形成共同讨论、深入切磋的良好艺术教育氛围的缔造,力促形成党校教育依托于艺术教育氛围,反之艺术教育氛围服务于党校的政治理论培训工作。

(三)艺术化教育过程的科学设置

艺术化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艺术化的教学过程在课程设置、教学融入、教学环节的穿插都要秉承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可操作性,艺术教育设置要分门别类,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的艺术教育形式,在不同的教学点,设置不同的艺术教育方式。

通过科学有效的艺术化教学方式实现艺术教育过程的高效性、可操作性对于当前的党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党校教育在当前多样化文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艺术化的有效融入。


结束语: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不断提高我党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及为人民服务意识的重要教学基地,党校教育也肩负着我党与时俱进,适时创新的历史使命。传统的党校政治理论教育也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多元化发展的文化艺术环境,通过把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与党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焕发党校教育的生机,提高党校教育的艺术性。通过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科学有效的设置艺术教育过程,强化党校教育的成果,力求为我党培养出更多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干部,培养更多的能够积极融入到当前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征程的富有创造力、富有群众亲和力的好学员。


参考文献:

[1]庄志华.新中国70年来党校教育事业的光辉历程及经验总结[J].理论建设.2019.04

[2]李洪刚.关于把握党校教育规律、促进党校事业发展科学化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03

[3]赵凯.试论改革开放中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06
[4]切实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3.03

[5]张丽艳.坚持党校姓党原则 深化党校文化建设[A].“决策论坛——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6]刘远尧.聚焦主业主课,深化基层党校教学改革[A].黔西南论坛(2016年第2期 总第54期)[C].2016
[7]唐祯熹.新世纪高等学校党校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
[8]白明玉.延安时期中央党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6
[9]覃丹.公共服务视角下党校信息化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