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试论如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黎金传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310003

摘要:数学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高质量、高效率的高中数学教学既能够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能力和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置解题训练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设备五个层面出发,全面分析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去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忽略了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主思考,结果只能是造成学生兴趣的丧失和高中数学教学的低质低效。对此,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应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结合数学学科特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最终不断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的巧妙设置和提出有助于这一目的的达成和实现。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课程知识传授的落后倾向,全面把握数学教材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与要点知识,结合学生的具体思维状态和认知结构,来设计出集启发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充分发挥出问题的驱动作用,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情境和氛围,直接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冲突,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展开对问题和知识的分析、思考、推理、论证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指数函数的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然后,笔者再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学习思维,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答案,随后,笔者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学生们展示结束后,笔者针对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再进行归纳、整合。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实,避免学生间差距的不断扩大,分层教学符合这一理念和要求,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和进步。对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思维层次、知识架构等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们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制定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等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差异需要,让优生能够吃得好、差生能够吃得饱,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达到人人进步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教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们出现了学习差异,这种学习上的差异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大,所以,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模式展开教学。首先,笔者会提前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如,笔者将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划分至A层,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划分至B层,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划分至C层,划分层次后,笔者再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来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计划,以此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这样,笔者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数学知识更是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将生活与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地观察、挖掘和搜集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社会经历相关的案例和素材,与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拓展数学教学的范围和容量,实现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营造学生熟悉的氛围,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最终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笔者融入了生活元素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应用等差数列的现象,让学生们初步体会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随后,笔者再带领学生们对等差数列的概念进行分析,让学生们认识等差数列的性质。最后,笔者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来带领学生们进行解题,强化学生们的应用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设置解题训练活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解题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提高对解题教学的重视程度,适当地减少理论知识讲解的时间,依据理论知识来设计层次性、开放性的数学习题,开展解题训练活动,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可以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分析、探究数学问题,明细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授《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联系为主,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设置了解题训练活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以几道简单的例题为例,针对例题的解法进行解答,让学生们了解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随后,笔者再正式开展解题训练,针对本节课程的内容来布置例题,例题难度由简到难,在学生们解题的过程中,笔者会观察学生们的解题方法,发现学生们出现问题时,笔者会耐心给予指导,完善学生们的解题方法。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解题训练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设备,革新知识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设备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更具优势,能够突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革新知识呈现的方式。对于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技术水平,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数学课程教学,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创设出直观且鲜活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例如,在教授《函数y=A sin(ω x+φ)》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本节课程的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帮助学生们直观了解函数图像的结构,随后,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深入解答,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这样,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设备,革新了知识的呈现方式。

总的来说,提升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追寻的价值目标,同时也是助力学科育人功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说,作为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明确全新的任务与要求,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设置解题训练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等策略的实施,构建更为科学稳定的教学模式,最终全面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青,黄仪平.高中数学抽象素养的提升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2):32-34.

[2]陈松.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