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方法

程文思

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不仅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而且能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建筑设计作为建筑业的核心,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对建筑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建筑设计师需要整合新思维,运用自己的努力与智慧,将特色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关键词:建筑设计;特色文化;现代融合;方法

导言: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局面。结合世界各国建筑文化的特点,多种设计元素融合在一起,建设设计文化正逐步走向全球化,建筑设计形式则已经进入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时代。在文化碰撞冲突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的原则,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调发展,将传统民族特色融入到建筑设计中,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

1建筑设计的目标及现状

1.1建筑设计的现状

随着现代建筑理念的冲击和现代化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对于设计施工时间周期的压缩,大部分建筑的设计越来越趋于一致性和标准化,使得建筑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商及政府等决策者和设计者对于特色文化的理解不足,建筑设计也出现盲目模仿的状况,例如在全国各地出现的马头墙和徽派建筑。所以,必须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材料、施工,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现代建筑之路。

1.2建筑设计的目标

建筑设计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倾注了设计师的心血和智慧。建筑设计不仅是对于功能空间和建筑主体结构的设计,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特色的展示。一个城市的建筑群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遗产,它既能充分发挥建筑的实用功能,又能展现出地域特色、文化习俗、地理特征和生活习惯等。它是设计师结合多方面打造的全新精品,承载着建筑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不同地区的地域建筑建设是不同的,但设计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将特色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2特色文化的挖掘与融合

由于地理特征、人文历史、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也不尽相同。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2.1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提取

在建筑设计中,应当提取本土标志性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建筑中,在能满足建筑本身功能的同时,还能创新性地展现地域文化,而不是盲目地引进国外先进或热门的做法,失去地方特色。

地域性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建筑本身就表现出了各个地域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当地的居民受风俗、人文、历史、气候等影响,将各种元素融入到建筑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构件和图腾,如福州市的马鞍墙,其装饰图案寓意着祈求的夙愿,具有建筑造型优美、内涵丰富的文化特征,又如岭南建筑的屋顶,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需要通风遮阳而建造的独特形式,成为了岭南建筑的标志物之一。

除了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提取融合外,还应当关注本土建筑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反应出当地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其地域性,还可以就地取材,减少运输成本和工程总投资。

2.2当地文化内核的挖掘

特色历史建筑不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也是一个地区民族的历史沉淀。它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

地域文化的内核包罗万象,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某一个具体的特色元素或图案,也可能是某一种抽象的思想理念或意识形态。没有明显的特色建筑文化或标志性元素时,不应当生搬硬套,而是应该从规划、建筑、人文、历史等思想内核的角度出发,多方位运用其规划思想、群体布局和建筑形态比例等。例如苏杭地区的酒店设计,在规划上继承了江南园林的风格和思想,将自然与建筑相融合,虽然大多数都是现代化的造型,却依然能体现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思想内核,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设计出文化与时代结合的建筑,以高端的技术将特色文化与时代建筑完美地结合、融合和衬托。这样的建筑兼具传统的格局和现代的元素,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建筑的文化底蕴和功能多样性。

2.3自然与科技的结合

现代特色建筑要尽可能地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平衡,建筑出现的本身是对自然的改变,对自然的过度改变就变成了破坏,这是本质上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具有特色文化的建筑融入自然当中,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建筑。例如窑洞建筑的现代化建设当中,保留其对自然环境适应性的一面,强调覆土本身的优良性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且结合现代设备及科学手段,增加其主动式绿色建筑措施,解决其通风采光的弊端。建筑融入自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文化的现代化绿色建筑。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强与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只有充分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特色。充分整合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在保证传统、民族、地域设计变革的同时,加强传统设计理念与优秀文化的创新,设计出能够适应当地实际情况而又富有特色的建筑。

参考文献

[1] 龚光燊. 探究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J].居舍, 2018 (33) :107.

[2] 胡鹏, 周燕妮. 基于湖湘地域文化特色的展馆建筑设计探析-以湘潭市规划展示馆及博物馆为例[J].中外建筑, 2018 (09) :164~166.

[3] 王经纬. 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秦文明广场商业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4] 杨安杰. 城市语境下的观演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5] 赵敏, 牛晓军, 薛小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特色地域文化酒店建筑设计方案的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7, 43 (06) :110~113.

[6] 沈文. 论建筑设计与特色文化的现代化融合[J].建筑设计管理, 2012, 29 (11) : 42~43+61.

作者简介:程文思 (1989—),女,汉族,籍贯:湖北钟祥,研究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