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病人抑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30
/ 2

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病人抑郁的影响

张芳

上海美中嘉和肿瘤门诊部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 200001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模式对鼻咽癌初治病人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8月放疗科166例初治鼻咽癌放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抑郁情况,同时将鼻咽癌病人干预前SDS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人在接受医院治疗前SDS评分高于我国常模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前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抑郁程度随放疗次数增加而提升。[结论]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鼻咽癌病人心理抑郁越发严重,对其进行程序化疼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鼻咽癌;抑郁;程序化疼痛护理;放疗;化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在某医院放疗科住院的166例初治鼻咽癌放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鼻咽癌确诊病人;②首次实施放化疗治疗;③病人年龄16~65岁;④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排除标准:①不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有精神病史;②患有全身性疾病,或其他肿瘤;③合并有远处转移者;④病人只接受放疗;⑤存在沟通困难无法顺利进行调查。研究过程中共纳入病人166例,男133例,女33例;年龄16~65(45.19±10.33)岁。将166例初治鼻咽癌放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临床分期

化疗方法

<25岁

25~50岁

>50岁

小学

中学

专科及以上

Ⅱ期及以下

Ⅲ期

Ⅳ期

同期化疗

诱导+同期化疗

对照组

83

64

19

5

55

23

23

43

17

5

44

34

42

41

观察组

83

69

14

2

54

27

20

47

16

9

41

33

40

43

统计值


Χ2=0.946

Χ2=0.957

Χ2=0.417

Z=0.495

Χ2=0.604


0.331

0.339

0.812

0.621

0.431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根据相关放疗以及疼痛护理常规,对病人进行全方面的知识教育以及专业的心理护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鼻咽癌病人放疗常规护理①向病人介绍病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式。②帮助病人进行头颈部位的正常功能锻炼。③要求病人保证每日充分的营养摄入,并且以高蛋白进食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等食物。④全面观察病人的表现,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出现,并且对于鼻咽喉部位是否出现渗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少量出血应该指导病人将头偏向一侧,采用浓度为1%的麻黄碱滴入鼻内进行治疗,对于大量出血情况可以通过注射止血药物的方式进行控制,时刻观察病人在治疗期间的生命体征。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进行放化疗时实施常规护理手段以此来降低鼻咽癌病人的疼痛情况,分别对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3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采集,疼痛护理的顺序需要按照评估、诊断、实施的顺序开展护理干预工作。

1.3评价指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抑郁情况,同时将鼻咽癌病人干预前SDS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如果病人的标准分>70分表明病人有重度抑郁倾向;标准分在60~70分表明病人有中度到重度抑郁;标准分在50~59分表明病人存在轻微的抑郁情况;如果标准分<50分表明病人不存在抑郁情况。

2结果

2.1鼻咽癌病人治疗前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本次调查所选取的166例鼻咽癌病人在入院前SDS评分为(47.55±6.31)分,高于我国常模的(41.88±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7,P<0.05)。

2.2两组鼻咽癌病人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重复测量数据显示:①多变量检验结果:所有病人在不同治疗时间内其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不同分组以及时间段内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从而确定放疗次数产生的作用与分组有着直接关系,观察组病人SDS评分提升程度低于对照组;②主体内效应检验显示:所有病人在不同治疗时间段内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抑郁程度随着放疗次数增加而提升,与分组之间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

表2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后不同治疗时段SDS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放疗10次

放疗20次

放疗结束

对照组

83

47.29±7.16

51.28±7.84

57.36±6.14

64.16±5.91

观察组

83

47.80±5.45

47.95±7.5

53.36±6.34

61.00±6.73

t值


-0.513

2.730

4.131

3.211


0.609

0.007

0.000

0.002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病人在接受医院治疗前SDS评分高于我国常模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前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放疗10次、放疗20次、放疗结束时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抑郁程度随放疗次数增加而增加,观察组病人SDS评分在各个时间段内提升情况低于对照组。因此,通过上述对比能够确定对于鼻咽癌病人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为避免因为心理因素对病情产生的负面影响,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的方式相比传统护理手段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抑郁心理。

参考文献:

[1]陈慧兰,陈画华.肿瘤放疗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20,14(10):377-378.

[2]詹雪,杜杏利,方汉萍,等.系统化疼痛管理模式在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27(11):3767-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