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实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实例

刘瑞玲 1 邸文婷 2

昌吉市滨湖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2

昌吉市六工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1

摘要:四川省成都市某规模化养猪场的多头母猪出现了突然性死亡,通过外观检测疑似高烈度传染性疾病。对死亡猪只进行临床解剖调查发现,直接原因是因为呼吸衰竭窒息而死,通过对发病猪以及处于濒死状态猪只进行病原体抗体检测,确认该养猪场暴发了猪蓝耳病并且存在大规模流行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措施改善目前养猪场的管理水平,尽最大的可能性降低该疾病的爆发。

关键词:猪蓝耳病;高致病性;诊断

引言:在生活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在此背景之下,养猪业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极为迅速,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养猪大户更加需要注重对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范。因为一旦爆发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养猪产业的发展,甚至也会对广大的养殖户带来极为惨重的经济损失,蓝耳病作为当前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发烧、结膜炎咳嗽以及后肢无力等症状,并且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能受到感染,在具体的症状上也是有所不同,该病会导致母猪繁育出现障碍以及猪仔的大量死亡,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该疾病所带来的危害。

1.概述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猪蓝耳病首次出现于北美地区,由于具备高烈度的传染性,因此在此之后的10多年间已经是遍及四大洲大多数养猪国家。而我国首次发现这种病症是在1996年,并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大爆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在临床实践中,该类病症与猪瘟是非常相似,因此也就导致很多基层兽医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而如今已证明这是由于变异毒株所引起的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同时也会继发传染性疾病,比如(细小病毒、猪链球菌等),容易引起肺炎、脑炎以及淋巴疾病,在具体的表现上为身体多组织器官出现出血,妊娠期间的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流产或死胎),猪仔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进而引发窒息死亡。而根据成都市某养猪场的报告,发现正处于配种期间的母猪出现了死亡,在经过临床解剖以及实验室的数据诊断为高致病性蓝耳病,通过综合防治以后,目前养殖场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2.发病状况

该养殖场是属于近5年新建,虽然也具备了大量的饲养经验,但总的来看在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大欠缺。在生产区域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封闭措施,外来人员可以随意进入到养殖场内部,并且整个防疫体系极其不规范场内通风设施不完善,存在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在就诊时整个养猪场内部存栏1600头猪,其中处于产仔阶段的母猪有500头并且存在多个品种。在管理上极为混乱,1600头猪分别混养在4个大型猪圈当中。此外根据管理人员反映,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当中就发现断奶仔猪已经出现了陆续的死亡现象,在就诊的前一日还有一头后备母猪出现了突然性死亡。而猪场经过防疫的有口蹄疫,猪瘟等,但是唯独错过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疫。

3.临床观察

死亡母猪年龄为9个月曾经配种4次,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未能实现怀孕。并且在死亡前4天刚刚配过种,在死亡前几天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来看,母猪的任何身体机能也没有出现异常状态。体重在160公斤左右,皮肤颜色正常;死亡过后鼻腔内部流出少量暗红色的血液,并且在猪下肢皮肤某些部位还出现了淤血状态。

4.剖检

在解剖母猪尸体时,发现胸腔和腹腔有大量凝固血水,颜色呈紫黑色;胃和肠附近有淋巴结淤血,呈弥散性血紫;淋巴结切片研究发现其表面有高度肿胀状态;肝脏和肺部有严重肿胀状态,特别是肺部表面有黑色大理石样变,并有大量淤血;脾部分出现肿胀,并有大量死斑;喉头部分有严重肿胀,并有血块。

5.初步诊断

根据实际解剖的数据来看其内脏部位,尤其是肺部出现了严重的淤血和出血状态;并且猪的全身多处组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尤其是以淋巴和脾脏区域的表现是最为严重。而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在于呼吸衰竭,导致窒息而死。同时由于该病猪经过多次配种以后也不能够成功实现受孕,再加上连续几日断奶猪仔也出现了死亡现象,同时再配合实验室诊断的数据,可以表明目前该养猪厂正式属于该类疾病爆发的初期,因此就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手段,避免疾病的大规模爆发。

6.治疗措施

通过与猪场的管理人员交流发现,在引进母猪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进行详细的病毒性筛查,疑似引进了带有病毒的繁育母猪,其结果就导致蓝耳病在养猪场内部迅速扩展开来。同时由于内部管理极不规范也将病毒传染给了猪仔,也出现了小范围内的死亡现象。因此该疾病目前正处于暴发初期,对此为了能够实现有效地根治,因此就需要对养猪场内部进行彻底的净化,同时还需要改变现有管理模式。具体的方法有:

首先要加强管理,尤其是必须要降低饲养密度,显然1600头猪仅仅只是用了4个猪圈,如此高的密度为疾病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不仅要降低密度,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品种的猪要进行分群、分圈饲养。要提高粮食当中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含量,有助于全面提升猪的体质以及抵抗能力,要适当增加玉米的含量,同时在冬季到来之时还需要额外加强保温措施。

其次,在生产区域还需要做好防毒消毒措施,尤其是对于进出人员必须要实行严格的换服装制度。并且在有条件的养殖场还需要建立隔离区,对于外来的车辆要进行消毒,才能够将病毒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对于有病症的猪要实行隔离饲养远离健康猪群,可以将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并且还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要定期加强对养猪场的清洗,最好是使用95度的高压热水,这样能够将绝大多数病毒以及病原体消灭于萌芽状态,还需要配合使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对于发病的猪只要及时隔离,推迟母猪配种计划用人工授精代替自然受精,根据实际情况延迟乳猪的补铁以及断尾计划,并且还需要实行异地隔离饲养。

最后,对于猪仔要实行异地隔离饲养,对于引进的种猪或者是母猪,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隔离区域进行检疫等待检查通过以后才可以放入猪群。在平时,还需要按照相应的程序积极接种蓝耳病弱毒活疫苗,只有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才能够有效避免该疾病在养殖场内部的爆发。

因此在采取了该措施以后经过半年对猪场的回访发现,在管理上变得更加规范化,同时整个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其中具体的表现就在于建立了完善的分群管理制度,并且在生产区和办公区之间也设立了隔离区域,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同时也建立了大型的沼气池,对于粪便污水实行了无害化处理。积极按照相应的程序接种蓝耳病以及其他的疫苗,通过试验发现并没有检查出病原阳性猪。同时得益于良好的管理体系,整个养猪场也没有出现任何流行疾病的发生。对此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防疫人员深入到养殖场指导广大的养殖户,积极改变现有管理模式,要养成科学饲养科学防疫。

结束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并且在发病初期与猪瘟非常相似,因此也就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基层管理人员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从目前来看,对于该类疾病并没有特效药进行治疗,因此所采用的方式主要还是在于疫苗免疫以及科学的管理措施,防控和管理是最为主要的手段。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临床特征以及传染的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该类疾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瑞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24):78-79.

[2]陈红玲,黎作华,万春燕,周喜,聂希德,周绪斌.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防控实例分析[J].猪业科学,2016,33(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