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高洁

连云港智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导致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新时代,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是维持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而环境监测可以有效提高环境治理效果,因此如何利用环境监测开展环境治理成为当下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治理

引言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社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不同地区环境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环境治理需要以环境监测为依据,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了解污染的情况,然后综合评价环境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我国环境治理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所以环境监测要做好相应的匹配工作,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下环境污染现状

当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相继暴露出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在环境恶化方面,我国的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都在近些年来遭到严一定的破坏。其中在大气环境方面,由于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每天因为工业生产所排出的污染性气体对我国的大气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中污染性气体中二氧化硫因为长期存在于大气当中,使得雨水的pH值降低从而形成了带有腐蚀性的酸雨。同时由于污染性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得近些年来得呼吸性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多,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水环境方面,随着城市内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污水被排出,通过土壤的渗透使得大量的工业污水流入地下水层,因为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破坏了地下水的水质量安全[1]。前些年也出现了因为地下水中还有重金属元素而造成居民饮水中毒的现象。总之,在当下的环境当中大气环境以及水环境都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环境监测的意义

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有40.2%,酸雨区域面积占比12.5%。2019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仍有285万平方公里的污染面积,超过六亿人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2019年5月环保部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测评,70多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占比仅为61.1%,其中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最为严重,空气质量达标的仅为25.2%,PM2.5严重超标。由此可见,环境保护仍然形势严峻,所以必须要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环境监测属于基础性的功能,在各个城市都有专门的环境监测点,用于采集环境数据,然后反馈给环保部门。通过环境监测能够实时了解到环境的污染情况,对于污染源的查找和后续治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环境监测也可以为环境监察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从环境监测本身的功能来看,它属于环境工程中的服务类别,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基础的数据。而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也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支持,监测数据可以直接反映出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这就为后续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因此,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的科学保护和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它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基础,也能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当下环境治理与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问题

3.1环境监测技术落实度不足

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以技术、管理两方面决定的,通过技术机制、管理机制的落实,令系统在实现某一项监测功能时,可更为直接的作用到某一数据载体中,以此实现数据信息的针对性获取。然而,从目前部分地区技术落实力度来看,受到资金扶持机制的约束,地区环境监管部门并不具备先进技术机制的更新能力,且管理机制、人员配比度也呈现出一定的不足现象,如果仍沿用原有的技术监测机制,必然难以对当前复杂的污染环境进行监测,导致相关监测指标与环境治理制度的落实存在错位现象,进而导致监管工作不足的问题产生。

3.2监测管理意识问题

水污染监测阶段,部分水污染监测站点在评审完毕获得证书之后,其水污染监测质量就会出现下滑的情况。如果水资源监测管理质量无法达到一定标准,就会导致水污染监测期间工作人员丧失自觉性,过于懒散的监测将会导致监测数据质量出现大幅度下滑。此时,工作人员还将失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水污染监测造成严重影响。在水污染监测中,水污染监测站点应该加强管理意识,通过提升水污染监测的重要性,避免工作人员自觉性下降。对于普通工作人员而言,工作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通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工作待遇。如果工作与待遇之间无法达到平衡,就会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大幅度降低,所以可以通过合理制定奖惩制度来起到激励员工的效果。二是管理意识。若监测站点管理意识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站点的工作风气,只有意识到水污染监测的重要性,并将管理意识的培养融入日常工作中,才能够带动监测站中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水污染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措施

4.1积极落实转型发展政策,从源头减少排放

从我国现阶段发展态势而言,传统的能源型消耗产业逐渐减少,以技能型为主导的产业链所占权重比逐渐加大,在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下,我国工业产业所产生的排放物逐渐减少。对于此,可以此为落实点,建立以新转型经济为引擎的发展模式,令工业产业逐渐向节能型、环保型方向所转变,通过集约型发展体系的建设,解决工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以此来提高实际运行效率。此外,产业链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大气污染问题之上,充分依托于先进科学技术,找寻能源消耗的替代品,以从根本层面上解决企业运行中的污染问题。例如,通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替代企业运行中消耗型能源,在保证整体发展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4.2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其需要熟练、准确地完成监测管理工作。环境监测单位可以获取环境污染的实时数据,以便第一时间控制环境污染,防止环境污染扩大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监测单位需要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其掌握最新的环境监测技术,熟练应用各种环境监测设备。除此之外,要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只有环境监测人员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才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治理是相互促进的,环境监测工作先反馈出环境的具体情况,然后由环境治理部门来制定相应的方案。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前期的准备,同时让环境污染治理更加有针对性。除此之外,环境监测还可以反馈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和推动生态平衡的建设,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工作,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重点分析了环境监测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希望可以给未来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2020(08):93-94.

[2]李露英.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20(17):264.

[3]李殿娟.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5):93.

[4]刘铁.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76.

[5]陆珏安,莫凤映.环境监测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J].科技风,2017(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