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6
/ 2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王松

四川省 雅安市 蓝光 芦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小学阶段普遍开设了科学学科,学生此前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素养。而且生活经历,也可以给学生带来物理知识上的启迪。但是,作为系统化学习物理知识的开始,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仍然会感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采取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有效教学策略两个主要角度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物理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学科。今天我们在航空航天,量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都与物理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要继续积极推动我国物理研究的进步,就要依靠优秀的后备力量不懈的奋斗下去,也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物理学科教学上的努力拼搏。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来说,其旨在帮助初中生获得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为学生今后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物理学习乃至研究工作创造可能,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要努力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总的来看,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在不断进步的。比如小学科学学科中的一些物理常识和相关的实验,使得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做出了一些准备。但是,系统化物理知识的学习显然要比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更有难度,其学习的深度是之前所不能相比的,而且对学生在数学学科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适应,有的学生尤其难以把握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

与此同时,一些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反而是以较为僵化的教学领着学生“绕”过了困难。学生的困惑仍然存在,只是学会了一些“套路”去应对考试,看起来好像已经“学会”了物理知识。但学生其实既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很多物理知识也只不过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自然算不上有效的教学,还给学生今后的学习留下了非常大的隐患。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能力和真正的成长需求出发去确定教学策略,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1、优化课堂学习氛围

通过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可以看出其中存在大量的知识点。在不同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物理现象,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理论,初中物理学科明显在帮助学生初步构建起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在物理领域的持续且全面进步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也可能使得学生眼中的物理知识显得过于复杂,不好理解。而缺少理解,也就无法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学习情境等方式,一方面促进学生的理解,另一方面优化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克服困难的心理支持。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创建虚拟场景,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将物理现象展示出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也可以将一些乐器带到课堂上,比如吉他等,然后简单弹奏这些乐器,让学生仔细观察为什么这些乐器会发出响声;哪些部分能够观察到产生了明显的振动;为什么弹奏时的振动能够发声,一直用手拿着部件小幅移动却没有声音。后者是通过观察实物和思考相应的问题来创造情境,同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思考。

2、联系生活物理现象

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物理知识,这一点在小学科学学科中已经有鲜明的体现,里边很多有关物理常识的内容都是从生活的角度给出的。许多学生可以使用来解决某些生活问题,对杠杆原理有基本的了解,也是生活经验重要作用的鲜明体现。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作用,从初中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除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之外,还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了在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和应用物理知识的信号。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盆水,请几名同学上台,将手放在水里,然后说一说手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表示会觉得比较“紧”。这种所谓“紧”的感觉其实就是手受到了水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接着教师在水盆靠下的位置开一个小口,可以看到有一个小水柱喷了出来,然后喷的比较远,此时再让一名学生用手去感受,学生感到现在手上感受到的力量要比把手放在水盆里明显得多。这时,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和交流分享,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为什么一道非常细的水柱,可以让人感受到比整整一盆水更大的“力道”?进而引出液体的压强。

3、鼓励课堂交流互动

学习本质上是一项交流互动的活动。没有交流互动,教师就无从向学生解释新知识,学生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但在以往的初中物理课堂上,交流互动的模式很多时候非常单调,总是由教师来引发互动,而学生很少主动提出互动的要求。在互动进行时,教师则往往占据主动,学生被动接受。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生心中的很多疑问可能并没有表达出来,教师的教学有的时候其实是在“无的放矢”。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并不常见,使得他们没有充足的机会去彼此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各种问题,或者是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的质疑。比如在学习机械能的转化时,有的学生因为还不能进行全面的物理分析,所以总觉得“永动机”是存在的,因此而提出疑问。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要认识到学生这一阶段提出这种问题是正常的,以平和耐心的态度为学生进行讲解,还可以在下一节课的时候展示几个设计精妙,看似“永动”的小道具,鼓励学生自己去进行分析,给出科学的解释。这才是积极有效的课堂互动。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科本身及初中生的特征,准确把握学生的能力与学习需求,在教学策略上不断推陈出新,采用各种新颖的道具或方法,一切以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理解为目标,而不是只追求物理成绩的进步。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兴.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5.

[2]张宏伟.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81+183.

[3]罗追桑布.浅谈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7(0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