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教育热点”感知民生温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3

从两会“教育热点”感知民生温度

李芙蓉

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在每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教育话题一直以来都是参会代表们重点关注的焦点,不过在今年,教育的话题尤为密集。发展普惠托育教育、规范在线教育市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少代表、委员针对教育热点话题向大会提出相关的建议。作为两会热门话题之一的教育,承载寄托了很多期望,当然我们也能从中感知民生温度。本文将盘点两会教育热点话题,并提出相关思考。

关键词:两会,教育热点,教育公平,教育培训

  1. 两会“教育热点”内容

  1. 呼吁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

作为人大代表、谢家湾小学校长的刘希娅,在讨论起人民教师的工作负担时说道:“教师的工作时间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占用教师工作时间的工作,并非全是教育教学工作。”刘希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减少学校与教育无关的工作。首先,要减少各类评比检查,精简各类评比达标活动流程。其次,要严格控制各类“进校园”活动,要提前计划申报、严控数量,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再次,要大幅度削减部门摊派任务,减少要求教师及学生、家长强制关注微信公众号、对指定文章进行转发、下载指定手机软件、在指定平台进行账号注册等行为,非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任务,原则上不得硬性规定教师完成。保障教师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2.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
“我不建议普通的孩子学奥数,奥数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的确有一些非常有天赋、对数学非常热爱的孩子,这些孩子才应该去学奥数。大部分普通的孩子我觉得不应该去学奥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说道。他表示,奥数对于普通孩子来讲,并不适合大范围的学习,同时,如果孩子已经不喜欢数学,这种情况下学习奥数只会把孩子对于学习兴趣搞没了。此外,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奇特的技巧。
3.建议未成年人网友每30分钟刷一次脸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的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鲁曼,认为游戏充值是近几年来最大的问题,有孩子玩游戏充值动辄成千上万元,让家长十分忧心。今年全国两会,鲁曼建议,未成年人在游戏中不仅充值要刷脸,还应每玩30分钟刷脸一次。鲁曼也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把相关规定真正落地。她认为,对游戏厂商必须加强监管,而不是仅仅靠企业的自律自觉。
4.呼吁尽快解决“非编”幼教待遇偏低问题
刘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他呼吁关于不在编的幼儿教师,存在的薪资待遇偏低的现象,要实事求地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刘焱建议,对标相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标准,给予无编教师相同的工资待遇并向社会公示。把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改善、同工同酬纳入学前教育督导考核指标体系,让中央文件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幼儿教师的“福音”。除此之外,她建议,对于普惠性幼儿园,其财政补助制度要逐步完善,在经济能够负担的基础上,适时适度的在财政方面增加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同时要制定政策引导资金向幼儿教师的新手待遇流动,稳定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5.建议提升中小学男教师比例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拟提交《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结构失衡问题的提案》。提案建议,通过实施退伍军人教师培养计划,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创新师范男生招生、培养机制等方式,逐步改善当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中小学教育环境里,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朱永新表示,调研发现,目前中国各地的中小学教育环境里,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逐渐加重。通过教育部针对这个问题所作的统计,在2018年,我国小学男教师的比例为31.25%、初中男教师比例为43.22%,高中男教师比例为46.11%,较20年前累计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武汉等发达城市,男教师比例下降更多。
6.建议幼师入职学历大专以上

据民进中央网站消息,民进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提案》。“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很多低学历层次的教师无法适应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在‘十四五’时期,应深入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加快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为此建议:综合考虑国际教育竞争需要与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建议将幼儿园教师的入职学历要求明确为大专以上,中小学教师需要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同时,对于中学教师学历,要尽可能提高研究生学历教师数量的占比。
7.建议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国家标准
朱永新建议落实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的统一国家标准,“家”“校”“企”应协同履行监护责任:
①前置防护,为家长提供易操作的统一监护工具;

②事中保护,游戏中按标准设立统一的自动管控系统;
③事后服务,要求所有企业建立并公开投诉和举报渠道,制定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并给有需要的家庭特别关怀。


8.建议高考调至6月首个周末
吴仁彪建议,高考举行时间可以不固定在六月的7号、8号,适当调整为6月初的第一个周末。吴仁彪解释道,如果6月7日、8日不是周末,很多考生家长会请假专门陪孩子参加高考。另外如果考点离考生家较远,由于担心堵车耽误考试,家长一般会在考点附近住酒店,这无疑会增加考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交通管制也会影响其他市民出行。吴仁彪表示,这一建议也适合于中考时间的微调,即把考试时间安排在离目前固定考试时间最近的周末举行。
9.建议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必修课
2021年3月2日,“女童保护”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在此次会议中,许多代表委员建议,将儿童防性侵教育纳入必修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刘红宇建议,在学校层面建立儿童防性侵教育体系,向未成年人教授相关知识,将相应课程纳入必修课。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从农村情况出发谈到,性教育的缺失让农村地区受到性侵害的儿童在指证、取证时遇到难题。因此他呼吁,建议将防范性侵纳入义务教育教材,让农村孩子更好地接受自我保护教育。
10.建议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学校应统筹家庭作业时长。他在接受采访中说道,现在教育部提出中小学要做课后服务,对小学生来讲,作业在校内就可以完成。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讲,课后服务时长够长的话,在校内也可以完成,回家可以自主选择一些拓展性、补充性作业。

  1. 两会“教育热点”与民生

  1. 学前教育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有4600万幼儿在读幼儿园,卫计委公布,有431万的幼儿早2020年入园,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的缺口却高达100万,幼儿园中的保育员的缺口高达90万,两者加起来总共高达190万缺口。未来我国的学前教育行业,幼师将处于长期需求阶段。因此,今年两会关于学前教育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出台编制标准,配齐公办园教师,解决非编幼师待遇低问题等层面。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对于普惠性学前教育的保障机制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刘焱教授建议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师工资待遇的改善与提高,稳定和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1. 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议题,同样是两会中,参会代表们重点关注的焦点。中小学学生的体育教育,成为两会上的热议话题。参会代表们一致建议增加中小学生体育课的课时,甚至在中考等升学考试上增加体育教育的比重,还有委员建议强制户外活动,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养。除了体育教育,心理健康也是重点方向。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纳入能够提升身心健康的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这侧面也意味着,心理健康等相关教育正在成为重要的教育方向。针对情感和性教育,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主要包括,将儿童防性侵教育加入必修课程,将防范性侵纳入义务教育的教材,在中学明确性教育的课时安排。其中,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建议,打造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辅助、社会教育影响的三维婚恋教育模式。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针对婚恋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1. 教育均衡

教育均衡仍然是今年两会的重点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认为,“建设高质量村级小学”,应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内容。他建议,将“一村建设一所高质量小学”纳入各级政府的“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规划之中,作为乡村振兴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农村文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常委王学典则建议,在偏远山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严重落后地区,逐步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并且实施高中阶段免费;为每一个新脱贫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或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由点到面、优先安排新脱贫家庭大学生和高职生就业等措施,建立一套具体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巩固、保障中国脱贫成果的作用。俞敏洪则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修改《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二是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三是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四是关注流动儿童特殊需求,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1. 大学生就业

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大学生就业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今年两会,建议应届生身份延长至5年甚至取消,从公职人员招录开始取消35岁门槛,鼓励大学生创业,开设新兴职业创新创业的专项课程等,不少委员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建议。还有代表委员关注到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孙洁与贺丹联名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取消部分地区落户和招聘中对应届生的硬性规定,促进有生育安排的女大学生就业。将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从当前的2年延长到5年甚至取消,打破当前“毕业-就业-结婚”的模式。

  1. 教师待遇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为教师待遇、编制、职称等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曹永鸣建议,“对教师工资免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则建议职称指标向偏远地区学校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丰富、优秀教师数量多的学校倾斜,以促进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同时调动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1. 相关思考及分析

关于两会的讨论可以说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很可能因为一个提议,或者是一个政策,改变整个社会的走向,对于教培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今年两会有关校外培训的话题比往年多了不少,想想应该是在疫情大潮退去后,暴露出了诸多本质问题吧,有代表提议调整学科优势、有代表提议调整放学时间,有代表提议建立统一的监管平台,甚至有代表提议直接取缔校外培训,国家对于这些诸多建议也是表现的尤为重视,由此可见教培行业必定会往更加规范,更加严苛的方向发展。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风向的时候,政府已经以雷霆之势出手了,2021年3月10日,一份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组办公室下发的红头文件刷爆了朋友圈,紧接着海淀区、昌平区、通州区也接连下发文件,文件要求区域内的特定机构停业接受检查,复课时间另行通知。业内人士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教培行业的改革之日,或许由此开启。本次排查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三个部分展开,首先是有无违规复课的情况,其次是有无违规办学的情况,最后是排查资金流向和管控。除了第一项是与防疫相关,另外两项则是究行业根本,从办学资格抓起,再到核心利益管控。
的确,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天子脚下可能规范一些,但其他城市的绝大部分机构都是没有办学资格或者是“先上车后补票”的,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由于开设学校门槛过低,导致行业竞争过大,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恶意营销手段,低价引流、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等,再因为竞争导致行业动荡、人员流转、产品空泛,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校外培训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家长不信任,国家不放心。

一叶知秋,教培行业的规范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而国家的政策制度也是直切问题根源。首先必须依法取得办学资质,从机构位置、楼层、消防、师资、财务、安保等最基础的地方抓起,坚定杜绝“低质量产品”。其次是设立专门的第三方资金监管机构,保障家长与学生的利益不受侵害。最后是坚决落实“四不两直”检查,确保制度能切实落地。
改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不过作为教培从业人士也无需太过焦虑和担心,首先明确一个目的,无论是检查还是改革都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其次这一定为成就更好的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最后既然是国家性质,就一定会有保底制度,归根结底还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
总而言之整个教培行业发展的“新纪元”或许快到了,作为从业人员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去经营企业,没有达到标准的就按照条款一步一步去完善,已经达到标准的就尽可能的优化和构思我们的产品质量与发展规划。民办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生态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一定,也必须向阳而生,向好发展,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恪守育人本心,共筑中国教育梦。

四、小结 

教育是百年大计,强国富国的基本国策。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基础教育领域的准入机制、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教师、学校合理使用校外培训和线上学习产品的相关规定,媒体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减少大量校外培训班及线上学习产品对教育的干扰,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惠娟. 教育改革成两会关注热点[N]. 人民政协报,2021-03-17(011).


[2].两会聚焦[J].中国经济周刊,2021(05):39.


[3]整理 本报记者 黄浩. 两会“教育热点”前瞻[N]. 中国教师报,2021-03-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