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虞玲丽

温岭市松门小学

摘要: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专设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农村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弊端及其对策,并指出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重视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赋予学生自己消化、感受、体验的机会,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投入,让学生心动、口动、手动,让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的乐园。

关键词:小学美术 欣赏教学 教学方法


宗白华先生说“美感乃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审美的态度”。著名的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更感慨“美盲要比文盲多”。其实我们的生活无处不与美结缘,衣食住行无处不涉及到美的范畴。真所谓“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爱美是人的天性,儿童同样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美术欣赏课作为整个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1. 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它对于提高人的艺术修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拓宽人的知识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颁发的《美术课程标准》欣赏教学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要求不仅把“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还强调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应能“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这也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宗旨。

然而,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在现实教学中,对欣赏教学的研究尚未获得应有的重视,许多陈旧的观点仍束缚着欣赏教学水平的提高。笔者结合近年教学实践,对美术欣赏课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二、欣赏教学的弊端

1、教学内容贫乏

现实的欣赏教学内容贫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容美的欣赏常常局限于较浅层次;二是忽视对形式美的欣赏。内容决定形式,好的欣赏教学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形式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美术作品各形式要素的美,让学生理解后成为他们丰富的审美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使他们成为高雅的欣赏者。

2、教学方法落后

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就是高度强调只有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实现知识、方法、态度的内容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常常在欣赏课中滔滔不绝地讲述或展示范作、幻灯、录像等,学生却只是静默的听众或观众。如此欣赏教学,学生只有“听”和“看”,没有或很少有说、议、评等其他欣赏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欣赏能力差也就不足为怪了。

3、教师素质不高

现实教学中,由于许多教师自身欣赏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大量时间用于描述、解说作品中的人物、事物、场景,而对作品的主题未作深入挖掘,或者点到为止。新课程改革之下,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欣赏教学的实施方法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美术欣赏不能只是让学生泛泛地从头听到尾,处于一种静止的被动的状态,应该赋予学生自己消化、感受、体验的机会,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投入,让学生心动、口动、手动。

  1. 让学生“心动”——激发想象力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心灵的“动”就是一种想象,一种感悟,一种对艺术的积极思考。我们知道,美术欣赏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活动,必须要有学生主动直接的参与,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潜力,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相反,如果老师过多甚至是过细的讲解,是容易干扰学生的最真切、最真实的感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想象是艺术的生命。”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我感觉到了什么?”“作品的个性体现在哪里?”需要同学们通过想象去丰富和补充。

为此,在欣赏作品时,我先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体味画面。如欣赏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首先我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都只会告诉我看到了几只蝌蚪,还有泉水。然后我引导学生,先观察画面,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漫步在小溪边,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的想象力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听到了泉水声,有的说听到了青蛙的叫声等等。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体会到了作品的意境美。就在这心动与想象中,学生完成了审美再创造,得到了欣赏中的乐趣。

2.让学生“口动”——学会评述

在传统的欣赏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展示作品后,就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从画家的生平事迹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从作品的内容到各方面的评价,可谓是面面俱到。然后学生却无甚兴趣,偶尔博得他们一笑的只是画家的趣闻。

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爱说、敢说的特点,把欣赏课话语权的一部分给学生。一是让学生主动提问,教师由学生所提的问题切入理解作品。如在欣赏漫画《可贵的扶持》时,我首先提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问题么?”在我的鼓励下,有学生问道:“为什么这幅画的名字叫‘可贵的扶持’?”我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提问,但是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在这位同学的率先提问下,学生们纷纷举手,或者表述观点,或者继续提出问题。

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评述。在美术欣赏课堂中,我希望能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我认为……”“我觉得……”“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从这些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作品独到的看法,可以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观点,可以看到他们对欣赏的一步步探索,以及在这种评述中所感受到的乐趣。

3. 让学生“手动”——学会创造

有人认为美术欣赏课就是看与说,其实只是停留在欣赏的浅层次上。其实,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欣赏教学要善于借助学生绘画与工艺等美术实践的“外力”,诱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立体化、全方位的揣摩,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作品,促进学生的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融合。

如我在进行《木版年画》一课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多幅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并通过讲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木版年画的形式美感和独特的色彩搭配,加深学生对民间木版年画的认识,同时介绍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由于版画的操作形式符合小学生游戏心理的需要,故学生比较喜欢。然后在第二次课上,我选择了实践课,让学生以上一课时为基础自由命题创作一件属于自己的版画作品,并请学生挑出优秀的进行评论。学生非常感兴趣,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感受到欣赏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韵味。教学结束后,我还在班级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使学生对美术,尤其是其中的欣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美术欣赏课仅仅是刚刚起步,怎样选择欣赏的内容,怎样为学生创立良好的欣赏环境,怎样更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怎样做到课堂的有效,我们要思考的,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只希望通过探索与实践,让美术欣赏课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漫歌怀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 孙雪霞 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 2010.7

[3] 朱蓓蓓.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七种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5,9.

[4]王建春 《美术教学与审美创造力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