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儿童立场出发持续推进家园共育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浅谈从儿童立场出发持续推进

家园共育工作

李 婷

深圳市罗湖区怡景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以儿童立场为导向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学前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实现教学条件优化的关键。若能够将儿童立场作为家园共育工作指导理念,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针对当前家园共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解决,为接下来的家园共育工作提供指向,为儿童提供一个更优异的成长家园共育环境。

关键词:家园共育环境;建设工作;儿童立场

一、绪论

教育的实质是实现人才的培养,它是促进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原生动力,其作用便在于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领域之中,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养成基本价值观,提升认知水平并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成长来说,家园共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其本身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家园共育工作以儿童立场为导向的必要性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来理解、支持和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虽然一直以来家园共育的发展都是学界研究分析的重点,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显然当前部分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并不乐观。不仅不能够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构建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降低了家长在幼儿身心成长中的参与程度,更甚者,直接导致幼儿对接受教育产生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优质成长氛围的营造,更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极其深刻的不利影响。所以,在现阶段加强家园共育工作与儿童立场的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从儿童立场出发,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将《3-6岁幼儿教育指南》的精神、目标有机地渗透到家园共育工作实践中,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从儿童立场出发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原则

(一)优化、创新各类家园共育活动开展方式

借助儿童立场认知的应用,教师得以更好地创新、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帮助家园共育工作朝着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家园共育方式的创新变革。通过使用儿童立场认知创设一个多彩的、丰富的家园共育环境,促使家园共育趋向多元化、活泼化、生动化发展。由此促进幼儿针对难以理解的各类文化课程知识点加以吸收、内化,并且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幼儿教育水平实现提升。

(二)丰富家园共育中的育人功能

教学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实现人才培育。家园共育的育人作用主要可以凸显在理性精神、学习自信、科学态度以及创新思考等主要方面。幼儿通过对各类学科进行学习,不仅仅可以从中习得各种各样的规律和科学知识,更可以对这种整体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式进行学习。家园共育工作可以帮助幼儿们拓展自己的认知,培养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在家园共育过程中,可以实现思维能力的充分锻炼,有重要的思维启迪作用,提升基本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家长需要对于孩子的优势以及特点和个性做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得自己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讲,幼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的教育修养,全方面掌握幼儿典型特征,积极的通过家访、电访或在幼儿离园时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形式,相信能够为家长提供相应帮助,让他们了解自身在家庭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幼儿成长问题。

四、以儿童立场为导向持续推进家园共育工作的路径

(一)实现教育场景资源共享,创造多元化家园共育环境

教育场景包括幼儿园、家庭及社会,通过在这三个教育场景之中实现教育的儿童立场认知覆盖,实现不同场景的教育功能统一,以三位一体的方式达成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促进。其优势不仅在于实现了教育场景的全覆盖,更是通过儿童立场认知覆盖教学场景的方式,将教育概念贯彻落实于生活之中。在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始终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上、幼儿园中、家庭中甚至是在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整合资源,形成家园、社区合作教育的融合互动。进一步建立家长、社区,资源库共享。实行双向开放,以幼儿园为主,家庭、社区为辅开展各种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以点带面、注重激励,并调动大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从儿童立场出发解决主要教学问题,实现全面优化

借助儿童立场认知来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同时,幼儿园在教学之中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凸显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的本质决定了这些规律的存在,也决定了遵循这些规律来开展工作的必要性。通过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可以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工作。

在现阶段家园共育工作之中,幼儿园应当促进管理组织的规范化,具体到幼儿家园共育工作层面则体现为家园共育方式的创新、家园共育内容趋向丰富以及家园共育环境实现优化等。幼儿园将“主题活动”提升为“主题探究活动”,以“主题探究活动”为主线,结合“月活动”的课程架构基本形成,教师基本具备开展课程能力,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得到更好的彰显,保教人员有较强烈的在日常各项活动中渗透教育的意思和一定的教育方法,同时制定《家庭幼儿一日活动细则》,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家园共育工作开展方式

在完成家园共育工作基础建设之后,在后续的家园共育开展工作之中会更加偏重发挥教师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身职业道德素养以及行为作风进行有效规范,从时效性、灵活性以及独特性等几个重要方面共同实现家园共育培育建设工作的深入应用改革。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家园共育工作之中同样应当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在许多幼儿园已经实现了使用网络工具为家园共育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比如微信、微课等。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家园共育建设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一方面,网络上各类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帮助教师们拓宽眼界,学习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具有极高的便利性,教师们在帮助家长们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束缚。例如幼儿园组织家长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多方面的家庭讲座及家长的育儿经验交流分享会。

(四)营造亲密生活空间,发展儿童社交关系

基于儿童个人成长以及社会关系构建的需求,幼儿园应当在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上充分考虑到儿童的人际交往需求,尤其是是亲密亲子关系构建的需求。家长、教师与儿童之间应当能够在课堂内外均构建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教师对儿童能够充分包容,儿童也敢于依赖教师,家长对教师同样有充分的信赖,只有这一关系实现构建,儿童才能够真正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在幼儿园教学之中以自主学习、探索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

五、总结

基于儿童立场开展家园共育工作强调在过程之中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学习提出自己特有的想法,发展其独特个性,并以此开展自主选择,做出决策。一个由儿童立场出发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幼儿园对于儿童具有更高水平的信任、尊重以及接纳,可以为儿童身心健康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帮助他们全面、个性化成长。

参考文献

[1]苟兰梅,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20,22:115-116.

[2]高丽婷,浅谈如何科学地进行家园共育[J],家长. 2020,23:75-77.

[3]黄雅薇,简析幼儿园教师在家园共育的角色[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28-29.

[4]龙二青.探究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策略[J].魅力中国,2020 ,19:172-173.

[5]张浩萍.幼儿园加强家园合作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甘肃教育,2018,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