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下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验收与评比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成果导向下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验收与评比策略

张慧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旗二马路小学 , 广东 广州 510115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在成果导向下应该如何验收与评比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旨在通过探究,完善验收与评比模式,从而促进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保证方向正确和提高验收效率两个方面,就成果导向下的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验收策略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则是从遵循目标性、创新性、主体性和延伸性四个原则出发,就评比策略进行了探索;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

关键词:成果导向;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学成果;验收与评比策略

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一再被强调。在这一背景下,劳动教育也成为关注的重点。课程教研部作为验收和评比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部门,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把关方面有责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在成果导向下做好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验收与评比工作,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一、成果导向下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验收策略

(一)明确验收主题,保证方向正确

课程教研部在验收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之前,首先应该明确验收的主题,以保证教师提交验收成果方向的正确性。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实际上有许多内容,比如家务劳动、校外劳动、校内劳动。而在校内劳动中,还包含许多分支,比如班级劳动、校务劳动、特色项目劳动等等。教研部在开展劳动教学成果验收之前,可以先明确教学的主题。例如本次教学的主题为班级劳动的教学成果。那么教师在提交成果时,就具有方向性,只提交与班级劳动相关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初步帮助课程教研部筛选教学成果。当然,除了从内容出发确定主题之外,课程教研部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出发设定主题,譬如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试验教材优秀课例评选”为主题的成果验收,或以“劳动榜样故事征集”为主题的劳动成果验收等等。课程教研部在明确验收主题之后,可以先从这一方面进行筛选,保证教学成果符合本次的内核,最终有利于提高验收质量。[1]

  1. 设计验收模板,提高验收效率

除了要明确验收的主题以外,课程教研部还可以设计固定的验收模板。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呈现的教学成果也不同。比如有的教师呈现的教学成果可能是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相关视频;有的教师则是将学生的表现做成数据提交上来;还有的教师提交的可能是教学案例。这种五花八门的教学成果会大大增加课程教研部的验收效率。因此课程教研部可以设计固定的验收模板,比如在每次提交的时候要包含教学日程记录表,要包含学生的劳动学习电子档案,在电子档案中则要包含学生的劳动成果以及特色视频;另外还要包含特色课程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学校关于某一教学模式或教学成果的评价与推荐等等。这样的统一模式,有利于课程教研部按照模板的组成部分有效划分工作内容,以合作的形式验收各个部分的成果,并在一定的标准内进行评价和筛选,最终有利于促进课程教研部验收效率的提高。

二、成果导向下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评比策略

(一)遵循目标性原则,了解教学效果

无论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还是开展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评比活动,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相关劳动技能。因此课程教研部在评比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时,要注意遵循目标性原则。所谓遵循目标性原则,是指教师的教学成果必须符合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亲身体验劳动,鼓励学生在劳动中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想等等。在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时,课程教研部可以从学生在劳动中的表现视频、学生的劳动学习电子档案方面出发,观察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劳动表现,进而就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打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课程教研部可以有效挖掘出教学质量较好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有效促进中小学劳动教学教育质量的提升。[2]

(二)遵循创新性原则,深化创新意识

《纲要》指出,教师在开展劳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追求幸福感并获取创新灵感,从而使学生提升劳动素养。因此课程教研部在评比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时,要注意遵循创新性原则。例如课程教研部在评比教学成果时,可以专门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的创新,像教学模式的创新、劳动技术教育的创新、相关技术应用的创新;并根据教学效果比较这些创新的效果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比如有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创新:为了使小学生更好的掌握劳动技能,教师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歌谣,引导学生边唱边劳动。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很熟练,而且在劳动时积极性也比较高。课程教研部就可以给予这一教学成果较高的分数。另外课程教研部还要关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启发,并取得了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会逐渐深化创新意识,在教学中也会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最终有利于落实“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理念。

[3]

  1. 遵循主体性原则,符合实际学情

在评比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时,课程教研部还要注意遵循主体性原则。也就是在评比的过程中,课程教研部要注意教师的教学成果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相符;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设计学情。例如有的教师交上来的教学成果是这样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教授的内容却是安全使用和维护家用电器的知识。还有的教师交上来的教学成果,没有注意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写出班级所有学生都在一节课内掌握了利用工具安全有效的设计与制作物品模型的技能。这些都不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兼顾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理念,课程教研部在评比时给出的评分就可以低一些。而有的教师很明确的在教学成果中展现了不同的学生花费不同的时间掌握了利用工具安全有效的设计与制作物品模型的技能,并且具体的展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路径。课程教研部就可以给出较高的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最终有利于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1. 遵循延伸性原则,丰富教研资源

在评比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时,课程教研部要注意遵循延伸性原则,从而促进教研资源的丰富。例如有的教师在展现教学成果时特别备注:在开展“常见工具和材料的特性”这一课的教学时,有的学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课程延展,引导学生分析了其中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并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了化学实验。对于这一教学成果,课程教研部就可以给出较高的评分,以鼓励劳动教育中的探索性和延展性。另外像有的教师展示的教学成果,将劳动教育与红色教育、历史教育等结合在一起,课程教研部也可以给予较高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有利于教研资源挖掘范围的拓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真验收和评比中小学劳动教师教学成果,严格把关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优化劳动教育,促进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希望本文的一得之见,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严格的验收与评比中提升质量,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汪玉伟,孙淑芬.中小学劳动教育现状与劳动技术教育研究——评《教学指南与案例评析——中小学劳动技术》[J].人民长江,2021,52(01):237.

[2]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历程概述(下)——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J].基础教育课程,2020,(19):17-28.

[3]李春雷,关春霞.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观念的更新与行动的创新[J].基础教育课程,2020,(18):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