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微创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1


如何正确认识微创技术

罗斌

洪雅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 620360



一、何为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指的是利用先进的诊疗设备例如电子光学设备等,替代肉眼直视,并利用细长医疗器械代替手术刀,以此实现对患者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以及治疗,力求手术切口最小、组织损伤最少。微创技术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感轻、术后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等优势特点,在现代医学诊疗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二、微创技术的应用分类

微创技术从操作方法不同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小切口手术、内镜技术以及腔镜技术。其中,小切口手术又被称为精细手术,需要借助扩张器、夹钳以及电凝刀等专业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受到的伤害要比传统的手术小很多。例如胆囊切除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在患者的腹部做出一个长约8cm的切口,而小切口手术则只需要做一个2.5cm的切口即可。在比例胰腺癌根治术,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将连接在一起的肝脏一并切除,而小切口手术则可以将肝脏里的血管剥离出来,将患者的肝脏保留。小切口手术的原则是保留器官、组织,或者保留相应的功能。内镜技术有很多种,例如肠镜、胃镜、十二指肠镜等,这些通过人体腔道进行的医学检查诊断、治疗都属于内镜技术范畴。腔镜技术指的是在人体特定部位打上几个小孔,并将腔镜由小孔置入而进行的手术,具有代表性的腔镜技术有腹腔镜、输尿管肾镜、关节镜以及胸腔镜等。

三、正确认识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应用的目的是减少患者临床手术的路径损伤,例如胆囊切除手术本身的损伤是十分小的,但是却不得不在患者的腹壁上做出一个8cm以上的切口,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损伤。在微创技术诞生以后,再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时候,就可以在患者腹壁上打上几个小孔,利用电视腹腔镜即可完成胆囊切除,以此就减少了手术路径损伤,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微创技术的应用正是从胆囊切除手术开始的,逐渐推广到其它的临床诊疗领域,例如阑尾切除、妇科手术、胸腔手术等。

微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临床外科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具有十分深远与重大的意义,不仅改变了传统手术的方式,减少了手术路径损伤,而且增加了美容效果,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微创技术不是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而是一种融合各种外科传统手术的一种先进技术,是对传统外科手术的补充与创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进步十分迅速,医疗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为微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提供了多种个案化的选择。因此,微创技术的概念也逐渐被泛化了,人们普遍将全部能够使得患者快速康复、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保留组织器官形态或者功能的医疗手段都纳入了微创技术范畴。例如影像引导下的穿刺技术、支架治疗以及复合麻醉等。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具备良好且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以及经济状况等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促进患者病情快速恢复。

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要对微创技术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过于片面追求微创,而导致治疗效果适得其反。对于医生而言,要灵活、准确的应用微创技术,要以患者病情合理诊疗为前提,积极开展微创技术应用。例如在治疗结肠癌转移病变时,如果直径小于2cm,使用射频消融治疗就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同等的治疗效果,那么就需要首选射频消融治疗。如果直径较大的情况下,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会受到影响,超过了治疗的合理范围,则需要考虑使用外科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肿瘤而言,最佳的治疗方式是先进行化疗,待肿瘤缩小以后再决定使用哪种方式治疗。对于患者而言,在需要进行手术的时候不能片面的追求微创,不是微创就不做,而是要听取医生的建议,选择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方式。

总之,微创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的技术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应用实践,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改良技术转化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概念,需要人们重新去了解与解释微创技术,并提高对微创技术的认识,以此才能促进微创技术的发展,在临床诊疗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