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接种:门诊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1

疾病接种: 门诊预防接种的反应及护理

梁艳

自贡市贡井区中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20

预防接种指的是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使得健康人在该疾病不发生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进而预防疾病发生。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发展,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愿意进行预防接种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时,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较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包括有一般反应以及异常反应两种,前者指的是由于接种疫苗自身导致的生理功能性障碍,常见的全身反应如下:儿童接种疫苗后5-6h或者是24h后较为容易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其中如果为活疫苗接种,则其大多在潜伏期后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常见的局部反应如下:部分儿童接种后24h内较为容易出现局部红肿、痛等不良反应,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这些情况持续时间一般在2-3d范围内。相关资料表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指的是在接种行为以及药物等均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包括有过敏性休克、晕针等情况。为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风险,保证疫苗接种质量,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工作,其包括以下内容:

(1)接种前护理

疫苗接种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儿童的身体情况以及过敏史,告知家长既往病史对疫苗接种的影响,例如当患儿存在感冒或者是吃药等情况时,应适当延迟疫苗接种,等到身体康复、状态良好后再接种,例如患儿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则不能接种乙脑疫苗以及流脑疫苗,例如儿童对青霉素以及头孢等存在过敏反应时,则不能接种疫苗。如果了解到儿童存在地域跨越等情况,则应使其熟悉新环境,待其身体对环境适应良好再行接种。如果了解到儿童存在晕针的情况,则接种疫苗前应适当摄取食物,保证其精神饱满,但需要注意的是,接种脊灰疫苗前后30min内必须禁食。

(2)接种时护理

疫苗接种时,由于接种儿童年龄偏小,其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所以较为容易出现哭闹、反抗接种等情况,一方面其会影响接种操作实施,另一方面其也会一定程度上加重疫苗不良反应,所以医护人员应注意安抚儿童,包括有语言、音乐以及颜色等方式,例如可以在疫苗接种方面内布置不影响正常医务活动的、颜色鲜亮的卡通图画,其能有效转移儿童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疫苗的具体护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进行百白破疫苗接种时,应注意选择针头足够长的注射器;在进行流脑A群注射时,应注意应在安瓿掰开后30min内完成接种,避免其过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影响疫苗效果;在进行脊灰疫苗接种时,则应注意如果儿童对牛奶过敏,则应选择滴剂的方式服用;在进行Hib接种时,则应注意存在破伤风过敏情况的儿童不能接种此疫苗。

(3)接种后护理

一般情况下,疫苗接种结束后,儿童应有15-30min的观察时间,如此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处理,一直到其不良反应安全消失再离开。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指导工作,使儿童家长了解更多的预防接种知识,包括有离开门诊回家后的作息方式,如短时间内适当休息,且应避免剧烈活动,告知家长应为儿童多提供饮水。大多数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后会出现不良反应,一般症状较轻,且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作用后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这属于正常情况,家长在发现后应保持镇定,不要过度惊慌以带动儿童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应避免应用各种偏方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需要热敷接种部位以避免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的情况。

综上所述,大多数儿童在接种护理时以及后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其种类以及程度与儿童个体体质、疫苗接种操作以及护理方法等有着较为紧密地联系,所以为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接种前护理,了解儿童实际身体情况,帮助其做好身体、心理准备,保证接种操作规范性,提高接种后护理质量,细心观察儿童接种后身体、心理反应,告知家长出院后注意事项,以进一步保证疫苗接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