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推拿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中的护理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穴位推拿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中的护理成效

何东南 殷春霞(通讯作者)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 重庆 4082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穴位推拿护理用于小儿发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接受推拿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发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小儿穴位推拿护理中,能够明显缓解小儿的发热情况,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穴位推拿;中医护理;发热;小儿


发热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原因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多具有流行性以及季节性。对于小儿发热的治疗,临床中常应用非甾体抗炎药[1];同时也可应用物理降温,如应用温水擦拭四肢或躯干,但退热效果不及药物。但是随着小儿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剂量不断增加,常常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物理降温都常引起患儿家属的紧张焦虑,同时也严重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而小儿穴位推拿是我国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效果明显、费用低廉等优点[2]。因此,本研究将探讨通过小儿穴位推拿护理是否能够有效改善小儿发热的治疗效果以及提高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将80例小儿厌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小儿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5岁,平均(3.46±0.42)岁;实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4岁,平均(3.21±0.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除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即布洛芬混悬液进行降温治疗外,给予常规护理:(1)严密检测患儿的一般状态及生命体征;(2)进行输液护理;(3)严格遵从医嘱进行相关治疗及护理。

1.2.2实验组

除给予上述常规治疗及护理外,给予小儿穴位推拿护理,具体手法及操作如下:(1)蘸取温开水,以单侧方向,从患儿的腕横纹中点直至肘窝进行推拿,以观察到皮肤微红即可。(2)用无名指掌面推拿患儿外侧;(3)揉捏患儿两侧风池穴;(4)按捏患儿第七颈椎胖凹陷处;(5)在患儿后正中线上以食指和拇指指腹从上向下推拿脊柱;上手操作均应手法轻柔、均匀,操作时间以20分钟为宜。除进行上述推拿手法外,还应注意督促患儿多喝水,补充患儿出汗后的液体量。(6)心理护理: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安慰,定时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并普及小儿发热的相关知识,对患儿的相关症状及其治疗方式及治疗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3)饮食习惯:平衡饮食,进食多种优质蛋白及维生素高的食物使营养均衡,多喝温开水。

1.4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2)护理满意度。

1.5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在护理干预后1小时及4小时,进行体温评估:(1)显效:干预1小时后,体温下降超过1℃,并且在4小时内未出现再次发热;(2)有效:干预1小时候,体温下降未超过1℃,但大于0.5℃,或4小时内体温未出现再次升高者;(3)无效:干预治疗后,体温下降未超过0.5℃,或4小时内体温再次升高者。有效率=(显效+有效)/40×100%。

护理满意度: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患儿家属意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40×100%。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40)

15

15

10

30(75.0)

实验组(40)

22

16

2

38(95.0)

χ2




5.826

P




<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40)

14

11

7

8

80.00

实验组(40)

23

12

5

0

100.00

χ2





5.482

P





<0.05


3讨论

发热是一种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原因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对于小儿发热的治疗,临床中常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抗炎药物。但是,临床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也常常会出现过度用药的现象,对于小儿的健康极其不利[3]。小儿推拿历史悠久,将其应用于小儿发热中,可以提高小儿患者的依从性,并且退热效果也较好,此外还具有不良效果少、费用低廉等优点[4]。通过推拿手法对经络和穴位的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气血阴阳平衡,正气得复,则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帮助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推拿穴位护理治疗小儿发热患者,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以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治疗小儿厌食的情况,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玉龙,郑艳.对乙酰氨基酚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急性发热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4):100-101.

  2. 娄冉,黄克勤,王亭,等.特定穴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短期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2):60-63.

  3. 蔡士铭,李月红.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肾损伤机制及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03):151-153.

[4]刘瑞娣.推拿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09):1763-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