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

俞圣今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进行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实验例数为35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后患儿疼痛程度改善效果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护理之后,实验组患儿疼痛程度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常规组77.41%,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应用手术切除病灶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疼痛感,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护理干预疼痛程度;临床效果

前言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见于着凉感冒后,在儿童中处于多发状态,其临床症状为:腺体肿大、张口呼吸、鼻塞、睡眠中呼吸暂停等,症状不显时可保守治疗,服用药物减轻、消除症状,如出现反复炎症或化脓性感染,则需手术治疗[1]。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手术以鼻内镜微创手术为主要方式,其有着创口小、血流量少,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鼻内镜微创手术虽有着诸多优点,但不可避免的是术后还是有疼痛感,而小儿对于疼痛的耐受程度明显低于成年人,因此良好的术后护理干预,对于患儿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临床数据、方法

1.1 患者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合计例数为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分组,每组35例纳入到实验组和常规组中。

实验组男童有19例,女童有16例,年龄范围区间4-12岁,平均年龄(7.36±1.32)岁,其中,扁桃体肥大患儿20例,腺体肥大患儿15例。常规组男童有15例,女童有20例,年龄范围区间5-15岁,平均年龄(6.65±1.85)岁,其中,扁桃体肥大患儿18例,腺体肥大患儿17例。对比两组年龄,病情等数据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给予患儿家属术前健康宣教及治疗方式、用药告知,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健康指导等。

实验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主要方式有:①术前护理:专人指导家属带领患儿检查,向患儿及家属详细的讲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及治疗方式,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让患儿及家属了解手术方式、注意事项及护理方式,提高患儿依从性。②术后护理,术后麻醉苏醒期,给及患儿佩戴氧气面罩吸氧,静脉滴注抗感染、止血药物。当患儿苏醒后因疼痛等身体不适哭闹时,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安抚。患儿感到轻微疼痛时给予物理镇痛,运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颚下,冰敷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低温冻伤患儿,给予患儿观看动画、短视屏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患儿感到中度疼痛时服用止痛药物,痛感较强或极度疼痛时行肌肉注射止疼。术后嘱咐家属一周内只可摄入半流质、清淡食物,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术后一至二周根据患儿恢复情况恢复正常饮食。③出院指导,叮嘱家属注意日常保暖,给予患儿增减衣服,避免感冒,日常饮食尽量避免使用油炸、辛辣食物以免引起咽喉扁桃体再次发炎加重症状,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定期复查。


1.3 观察标准

(1)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定标准: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定,总分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7-8分为痛感较强9-10分为极度疼痛。(2)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评定标准:若患儿临床症状已消除,归为痊愈;如若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白细胞恢复正常,归为效果显著;若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白细胞计数降低,归为有效;若患儿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归为有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效果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70例患者研究结果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率(%)方式呈现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疼痛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实施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即可证实研究指标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

经表1证实,护理之后,实验组疼痛程度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 :对比两组疼痛程度[n(%)]

组别

极度疼痛

痛感较强

中度疼痛

轻微疼痛

实验组(n=35例)

0(0.00)

3(8.57)

25(71.43)

7(20.00)

参照组(n=35例)

4(11.43)

15(42.86)

16(45.71)

0(0.00)

X2

4.2424

8.5644

4.7687

7.7778

T

0.0394

0.0034

0.0289

0.0052

2.2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

表2数据说明,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2: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n(%)]

组别

痊愈

效果显著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n=35)

6(17.14)

7(20.00)

14(40.00)

8(22.86)

27(77.14)

实验组(n=35)

10(28.57)

15(42.86)

8(40.00)

2(5.71)

33(94.29)

X2

-

4.2000

P

-

0.0404


3 讨论

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多发于2-6岁儿童,发病机制多为炎症反复发作刺激腺体引起腺体病变,易引起中耳积液、呼吸道阻塞等不良症状,病理性肥大的腺体易并发多种疾病,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严重时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2]。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临床中多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快速的消除病灶,减轻患者不良症状,保护患儿生命质量。因此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可提高术后预后效果。术前通过短视频健康宣教,让患儿及家属了解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患儿心理疏导,缓解患儿焦躁,烦闷、害怕等负面情绪。术后提供疼痛及饮食护理,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患儿机体抵抗力。提供出院指导,叮嘱家属预防感冒,加强锻炼,健康饮食。

通过上述结论说明,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过程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门国勋,吴婷婷,许现艳, 等.小儿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手术的护理要点分析[J].母婴世界,2019,(17):144.

[2]王新.小儿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