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1

浅谈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

郭玉震

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北京海淀 100044


摘 要 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加强小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学生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在日常知识点授课、习题设计、课堂情景设置中强化估算的作用,并不断的总结估算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估算 思维能力 情景设置 口算训练


在数学学科上,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小学阶段明确提出要培养估算能力,其中,在第一学段强调“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第二学段则强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那么数学估算有什么重要作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呢?

一、小学阶段数学估算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估算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估算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比如我们要去商店购物,买一桶食用油大概要80多元,买一袋大米大概需要90左右,需带多少钱呢?这时就要看我们的估计。通过估算,我们可以知道:带100元少了,带500元则太多,带200元比较合适,估算就是要使我们心中有个底儿。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觉的采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的现实意义,生活中处处体现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第二,培养估算能力可以让数学学习更顺畅。估算能力的重要作用是建立了生活、学习、工作中思维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极为充足的思维空间,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思维,更生动的让我们在估算中领略到数学的本质特征及思维优势。估算是一个“猜疑→证明→结论”的数学发现过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大胆怀疑、尊重数学的思维品质及素养。

第三,估算的过程能够拓展学生思维提升。估算具有对精确结果的监控和检测作用,更会运用逆向思维及转化的方法,其中蕴含着许多对数学意义的朴质理解。不同的碰撞及交融,汇合成发展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源泉。

二、培育学生估算能力的几个小技巧

首先,多种形式不断培育和强化学生的估算习惯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课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来感受一下估算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身边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具体活动中,从而掌握估算的方法。如,让学生估计自己的课桌有多宽,可以从自己的铅笔入手,一根铅笔大概20cm,那么自己的课桌宽大概有3个铅笔那么宽,所有就可以估计课桌宽大概60cm左右。

其次,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计算教学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通过观察进行估计,然后再进行计算,对比一下结果,让学生逐渐形成了先估再计算的好习惯,并掌握了一定的估算方法与技巧。

最后,可以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四则运算中,小学生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口算和笔算,我们都知道口算是笔算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要持之以恒,长久坚持。我常常利用上课两分钟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对口算较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总之,估算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我们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将这种思想和理念贯穿到教学中,并不断的总结与情景相适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6095feb83c93e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