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意义

庞萌萌 刘桂芬

山东省东平县彭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山东省泰安 271509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对肝硬化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入的肝硬化患者总计19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的健康体检者总计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开展生化项目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Ⅲ型前胶原(PⅢ)、层黏连蛋白(LN)及IV型胶原(CIV)的水平。结果观察组AST、TBIL-γGT高于对照组,A/G、ALB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PⅢ、LN以及CIV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对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检验,其生化指标会出现异常改变,此检查结果可作为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肝硬化;诊断;生化

引言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近些年以来,肝脏疾病的发生随着污染情况的加重而不断增加,成为了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肝硬化又是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在疾病的早期发展阶段临床特点不明显,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入院,经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总计19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入的健康体检者总计5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器官功能不全者;(2)合并其他影响生化检验相关疾病者;(3)合并恶性肿瘤人群。观察组中男115例,女78例,年龄25~87岁,平均(56.3±4.5)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1~80岁,平均(55.8±5.6)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所有纳入到本次研究的相关对象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静脉血,3000r/min离心3min,取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各项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AST、TBIL、γ-GT水平高于对照组,A/G、ALB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纤维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HA、PⅢ、LN及CI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0963d82344b2_html_26af0ee37b844fdf.png

60963d82344b2_html_9ed702fda982bdc1.png

3讨论

肝硬化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对患者后续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统计资料显示,近些年来肝硬化发病率逐年上升,以40~50岁人群为主,多数患者因病毒感染肝炎引起肝硬化,早期肝硬化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即使部分患者合并轻微症状,但未发生肝脏组织病变,仍可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因此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出现,使得临床多数患者对肝硬化相关认识不足,当出现不适症状后,多数患者已进入失代偿期,往往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导致肝硬化病情进一步加重。临床相关研究表明,当肝硬化确诊后,总计约有50%以上患者处于肝硬化晚期阶段,甚至部分患者合并肝癌,因此,肝硬化患者来说,仍然存在较高病死率。

在临床上肝硬化是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肝脏慢性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有肝脏坏死、肝细胞受损以及肝脏血液循环路径的改变。患者在发生肝硬化疾病之后会出现一系列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肝腹水、肝硬变等,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威胁。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因为受到多种疾病的反复影响和作用,会出现弥漫性肝脏损伤的情况,在早期阶段相关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明显,疾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患者忽视,有着比较高的漏诊率[2]。患者会出现体力下降、疲倦以及腹胀等情况,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一般情况下,当患者自身感受到相关症状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期或者是晚期阶段,治愈的概率明显降低,预后效果也比较差。在临床上检验肝硬化疾病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免疫学检测、肝功能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测。在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患者肝细胞受损的情况,如果机体的肝细胞受到损害,血管的通透性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肝细胞中一些物质会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清当中。在人体的肝脏当中分布着一定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丙氨酸转氨酶等,一旦患者的肝细胞受到损伤,这两种物质会大量释放,进入到患者血液,提高了这两种物质在外周血液中的水平。胆碱酯酶可以起到催化乙酰胆碱的作用,如果肝细胞受损,此种物质的分泌量会有一定程度降低。如果人体肝细胞出现凋亡或者是坏死,会导致机体的脂代谢水平出现紊乱,与胆红素结合起来,进入到血液中,而且还会在人体的血液中滞留。患者的胆红素水平会明显升高。

透明质酸作为人体重要的基质成分,通过间质细胞合成并经过淋巴系统入血,血液中半衰期仅为2~3min,可大部分被肝脏内皮细胞摄取后并降解,因透明质酸通过肝脏内代谢,而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代谢功能受损,使得血液中透明质酸水平显著上升,可作为肝硬化诊断的灵敏、可靠检测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与肝胶原沉积及胶原合成、分解代谢不平衡相关,当合成增加则分解代谢下降,引起胶原沉积。当胶原合成旺盛时,此时血清前胶原Ⅲ释放入血增加,会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而上升。层黏连蛋白作为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往往与肝组织汇管区以及小叶内炎症相关,而肝纤维程度与门静脉、肝静脉压力梯度相关,层黏连蛋白含量与肝功能分级相关,当分级程度越低,则表明患者肝功能程度越差,因此可作为反映肝功能程度重要指。肝纤维化时,I、Ⅲ型胶原蛋白合成相对增加,会形成纤维间隙,并合成大量Ⅳ型胶原蛋白,造成肝纤维化并引起毛细胆管病变,影响肝内血液循环,使得肝细胞及血液间营养及代谢交换功能发生障碍。引起肝脏受损。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指标应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可以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郑燕萍.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8):20-22.

[2]韦丽梅.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2):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