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心理疏导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研究

李杰,孙丽,哈达,

大庆龙南医院皮肤科(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改善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上,采用心理疏导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银屑病患者86例我院收治于2019年11月2日~2020年10月30日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信封法分两组,认知V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W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持续护理2月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持续护理2月后联合W组各项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认知V组(t=8.413、12.254、33.122、49.676、10.241、11.119、9.636、19.897,6096435f9af9e_html_9b7f2de62a634f1b.gif =6.081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疗法应用在银屑病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疗法;银屑病;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

银屑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此病病发率在0.12%左右,目前关于此病的病发原因还未彻底明确,此病表现包括鳞屑性红斑、瘙痒等,尽管不会危及到患者生命,但对患者心理与生活影响极大[1]。临床上在此病治疗上考虑到此病的特殊性,在给予患者相应治疗的同时,还会配合相应护理干预。本文研究中以银屑病患者8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心理疏导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改善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提供支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取86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开始于2019年11月2日,结束于2020年10月30日,依据信封法将患者分认知V组(43例予以认知行为干预)、联合W组(43例予以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疗法)。纳入标准:研究中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入组。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所有患者均有鳞屑性红斑、瘙痒等,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银屑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研究中将存在认知障碍与精神障碍者排除。认知V组男30例、女13例患者年龄18岁~40岁,患者均龄32.65±1.65岁;联合W组男31例、女12例患者年龄18岁~41岁,患者均龄32.68±1.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同质性(P>0.05)。

1.2方法

认知V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先对患者认知水平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学历、银屑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学习习惯偏好等制定患者专属的教育计划。待教育计划制定完毕后,护理人员按照教育计划,运用病友会、微信公众号推、宣传册等方式进行银屑病相关知识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患者多表达,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扩充银屑病治疗、预防、护理等常识教育。同时,护理人员在银屑病相关知识教育时,引导患者莫要相信偏方、虚假广告等。

联合W组:在认知V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疗法:护理人员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用平和的语气同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疑问,并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语言解答患者出现的疑问,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同患者交流中可以邀请治疗成功患者现身说法,进行银屑病治疗与护理等常识分享。护理人员还需要将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告知患者,给患者积极暗示,帮助患者营造积极良好的心态。同时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等。

1.3观察指标

持续护理2月后观察认知V组、联合W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SF-36评分可以从社会功能(SF)、躯体功能(PF)、肌体疼痛(BP)、躯体角色(RP)、生命力(VT)、健康状况、心理健康(MH)、情感角色(RE)8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行评定,分数同患者生活质量正相关。护理满意度由患者依据自身感受行评定,评定等级从不满意到非常满意评Ⅰ级~Ⅳ级,护理满意度=100%-Ⅰ级/病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研究中(6096435f9af9e_html_c70236bd83190a8b.gif ±s)、n(%)分别表示计量资料SF-36评分、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组间对比行t6096435f9af9e_html_9b7f2de62a634f1b.gif 进行检验,SPSS 24.0软件为统计工具,P<0.05,则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2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认知V组、联合W组护理2月后SF-36评分差异明显,联合W组SF、PF、BP、RP、VT、健康状况、MH、RE评分均有联合W组更高,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SF-36评分(6096435f9af9e_html_c70236bd83190a8b.gif ±s;分)

组别

联合W组n=43

认知V组n=43

t

P

SF

7.92±1.26

5.74±1.14

8.413

<0.001

PF

26.47±1.32

23.06±1.26

12.254

<0.001

BP

10.65±0.31

8.54±0.28

33.122

<0.001

RP

6.86±0.16

4.86±0.21

49.676

<0.001

VT

22.79±1.17

20.15±1.22

10.241

<0.001

健康状况

23.43±1.02

20.96±1.04

11.119

<0.001

MH

26.63±1.57

23.69±1.24

9.636

<0.001

RE

4.89±0.18

3.88±0.28

19.897

<0.001

2.1护理2月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2月后联合W组Ⅰ级1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Ⅳ级17例,护理满意度97.67%(42/43);认知V组Ⅰ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13例,护理满意度81.40%(35/43);组间对比6096435f9af9e_html_9b7f2de62a634f1b.gif =6.081,联合W组更高,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3讨论

银屑病具有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等特征,病发后给患者社交活动等造成影响很大,因此在治疗同时配合护理干预,以有效改善银屑病对患者生活与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考虑到大多数患者之所以面对银屑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同患者在银屑病相关知识上认知不足有关,故在临床上会采用认知干预以加深患者对银屑病的了解,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帮助患者适当改善情绪[2]

为进一步全面改善患者生活品质,降低银屑病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在认知干预基础上增加心理疗法,以给予患者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更好适应自身角色,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确保治疗效果,改善生活[3]。研究中以我院收治86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对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干预2月后,予以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疗法的联合W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予以认知行为干预的认知V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疏导疗法应用优势明显:通过与患者交流与沟通,便于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根据患者需求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服务;通过邀请治疗成功患者现身说法利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并护理中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进一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让患者可以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面对银屑病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生活与心理。

综上所述,在银屑病患者治疗中,通过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疗法联合护理干预,可以使得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肌体疼痛、躯体角色、生命力、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情感角色得到明显改善,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爱民, 张步鑫, 宋坤,等. 麻防犀角地黄汤干预寻常性银屑病寒包火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v.33(10):96-99.

[2]吴美清, 祁冬冬, 刘军,等. 银屑病患者心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探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 011(017):81-83.

[3]朱方亿, 何仕琼. 心理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统计, 2019, 36(001):119-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