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中药肝毒性夸大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8
/ 2

别把中药肝毒性夸大了

宋昭龙

四川省南部县建兴中心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305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用药过程中较易发生的一种问题,即采用药物进行疾病治疗时,药物本身或者代谢产物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这种作用会对人体的肝产生到损害。近年来,中医药获得了快速发展,临床用药中中药的用药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的肝毒性;从临床用药过程来看,中药肝毒性存在被夸大的征象,这容易对患者的临床用药造成干扰,而且阻碍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今天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中药肝毒性的那些事。

1、中药肝毒性的基本认识

民间一直有一种说法是“中药没有毒,而西药有毒”,这本身就是一个认知误区;因为是药三分毒,中药治疗过程相对安全,仅是因为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对于人体的损害较轻,但这并不代表中药无毒害。中医学理论早就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了阐述,在上古时期,毒与药的含义是相同的;并且在现在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百草经》中,其就根据药物是否有毒,将365中药物分成了上中下三品。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点》也收录了82中有毒性的药物。

中药类型不同,其对于患者造成的肝毒性也就有所差异,同时肝毒性受患者自身身体特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对肝会产生直接毒性作用,而且其会使的肝发生特异质反应,此即为药物性肝损伤。近年来,中药在临床用药中的频率增加,这使得由中药引起的肝毒性损伤也有上升趋势。有报道称,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服用中草药是引起肝损伤的首发病因;基于此,有必要进行肝毒性损伤的深入分析,以此来达到科学合理使用中药的目的。

2、常见中药的肝毒性作用过程

就中草药本身来看,他们不均具有成分组成复杂的特点,而且药物配伍较为多样,这使得药物的肝毒性作用增强。临床实践中,有较多的中药成分本身没有的毒害作用,但一些药物的结构较为特殊,当药物进入人体后,其会在代谢过程中转化或产生一定的毒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对人体产生一定损害。现阶段,除萜类、蒽醌类外,苯丙素类、生物碱等化合物也是较为常见的重要类型,这些类型的中药均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肝毒性作用。

2.1萜类化合物的肝毒性

临床实践中,萜类化合物中药的毒性成分大体可分为三类:(1)雷公藤甲素,此类药物均具有抗炎、抗肿瘤的作用,而且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较为突出。但有研究显示,该药物会降低机体肝脏细胞 L02 的活性,这在影响肝细胞生长的同时,加快了肝细胞的凋亡,对人体肝脏造成较大损害,除此之外,其对于肾脏、心脏、生殖系统等均有较大伤害。(2)黄毒素类化合物是重要黄药子的主要毒性成分,而黄独素B是此化合物的主要类型,通常情况下,黄毒素B并没有毒性,但当期进入人体后,会在细胞色素的催化下产生一定的毒性,其容易生成活性氧,进而使得人们产生较为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3)三萜化合物包含川楝素、柴胡皂苷等物质,此类化合物也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其中川楝素不仅会引起内谷胱甘肽大量消耗,而且会使得人体出现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此外其还容易造成脂类的代谢异常。柴胡用量增加会导致人体柴胡皂苷增多,引起脂质过氧反应问题,病造成肝损伤。

2.2蒽醌类化合物的肝毒性

除大黄外,何首乌、虎杖等多种中草药均存在蒽醌类化合物,此类物质的临床药理作用较为突出。但其仍然会造成肝毒性损伤问题。如在大黄中存在一种大黄素,其是蒽醌类化合物的重要类型,在经过人体代谢活化后,大黄素会变为环氧化亲电反应性代谢物,此类代谢物较为活泼,当其与胞内谷胱甘肽共价街河市,容易对人体造成肝毒性损伤。

2.3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肝毒性

作为一种含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不仅存在于千里光、川紫菀药物中,而且在北豆根、菊三七、款冬花等药物中也广泛存在;此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较强,并且临床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对于人体具有明显的肝毒性作用。

2.4苯丙素类化合物的肝毒性

在细辛、肉豆蔻等中草药中,还存在黄樟醚等苯丙素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的肝毒性作用较为突出。如细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草药,其不仅具有散寒止痛、宣通开窍的作用,而且在温肺化饮方面效果突出。但药物中的黄樟醚苯丙素类化合物存在致肿瘤作用,故而需进行药物用量的系统把控。

3、中药肝毒性存在被夸大问题

肝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活中,有必要做好肝的系统保护。然而在现阶段,生活及临床中的药品、保健品种类多达3万多种,这使得人们暴露在6万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威胁当中。中药虽然是一种较为绿色的药品,但其本身仍有一定的毒性,对于人体肝脏存在损伤作用。

传统理念下,有较多的群众将中药当做是纯天然制品,故而经常将中药制剂作为保健品使用,这忽视了中药制剂的潜在毒性。而在新时期,医学技术、药学知识均获得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在中医药领域,其对于中医药有效成分、有毒成分的研究愈发深入,这在一程度上为人们的临床用药提供了指导。但在一定程度上,其也使得部分群体陷入了新的认知误区当中。

现阶段,人们在中药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然随之而来的是:中药肝毒性又被夸大的征象。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超过1100中被批准使用的药物存在肝毒性问题,在欧美国家,非甾体抗炎药和抗感染药物是诱发肝毒性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诱发肝毒性的药物类型较多,除抗结核药、抗微生物药外,抗肿瘤药和中药也是诱发肝毒性的重要因素。在2015底时,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中医药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进行了通报,在这些制剂中,60%的中医药口服制剂存在肝损伤问题。在这些研究的影响下,越老越多的人认为中药的肝毒性更大,存在一定的用药疑虑。

实际上,中药肝毒性有被夸大的征象。一方面,我国中医药防治疾病的历史已经超过千年,中医理论知识、实践研究基础扎实,另一方面,绝大部分重要为天然药物,除少数存在剧毒外,其他大多数药物有低毒性的特点。此外,在现代制药技术下,方剂的配伍选择可进一步降低中药肝毒性。基于此,在疾病诊治中,医生应正确认识中药肝毒性,然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分析,然后找准病因病机,规范、正确使用中药,这样可有效地降低肝毒性的影响,保证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中药本身确实存在一定的肝毒性,但这种肝毒性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通过中药材配伍、药物用量来调节中。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应正确认识重要的肝毒性,既不忽视中药肝毒性,也不过分夸大中药肝毒性,然后根据病情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并服用中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药的价值,实现疾病的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