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儿童“死亡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刍议儿童“死亡教育”

钟奇茂

重庆市巴南区南温泉小学 重庆,巴南 400056


【摘要】遵循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儿童对死亡认知的每个阶段都坚持12字原则:不超前、不回避、不欺骗、不夸大。引导儿童正确面对死亡,知道一切生物都有生老病死,在生命教育中,强调积极向上、强调生命安全,但不回避“死亡”, 正面引导孩子找到生活热情之所在,学会正视死亡、尊重生命、快乐生活。


【关键词】儿童 死亡 教育


  1. 我的一堂“死亡教育”课

“老师,我们发现一只死鸟!”六一班的赵路霖和姚徐子皓两个男孩儿急匆匆走进我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我放下手里的工作,抬起头,定睛一看,果然,姚徐子皓一只手提着鸟的一个翅膀,在我面前展示——确实是只死鸟。

“快把它丢到地上,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不要直接用手接触死鸟,要赶快通知老师去处理。万一这只鸟是因为疾病死亡的,你们被感(传)染上病菌就麻烦了。”话音刚落,姚徐子皓赶忙把死鸟丢了。我戴上一次性手套,再把死鸟提起来,这是一只体型较大的麻雀。 “老师,我们是在四楼过道发现这只死鸟的。”“嗯,我们学校经常有鸟儿飞过,说明生态环境很好。那现在这只鸟死了,该怎么办呢?要不然,我们把它拿去埋了吧!就埋在温润小农场的土里,可以给土壤作一点肥料。”“好吧!”学生回答。我到劳技器材保管室找出2把小铲子,带上两位学生,到教学楼旁的小农场里,刨了一个小土坑,把死鸟埋了进去。

“叮铃铃”,上课的音乐响了,正好是我的六•1班的课。我把刚才带领两位同学给死鸟举行“葬礼”的照片和短视频放给全班学生看了,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这只死鸟真可惜,再也不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了。”

“说不定这只死鸟还有孩子呢!鸟妈妈死了,小鸟孩子该怎么办呢?”

“谁说一定是鸟妈妈,说不定是鸟爸爸呢!”……我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了一会儿,待学生安静下来,我说:“同学们,一只鸟死了,在你们的心里都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说明同学们还是知道要爱惜生命的!每年的四月至五月初有一个爱鸟周,希望大家多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鸟类资源好好保护。鸟死了后到哪里去了呢?”

“老师,没到哪里去,就在泥土里腐烂了。”

“是在泥土里腐烂了,可是这些鸟儿们曾经飞过我们头上的天空,画过美丽的弧线,唱过动听的而歌声,还进过你们的读书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学生们若有所思。

“同学们喜欢看绘本吗?老师推荐大家看《一片叶子落下来》、《我永远爱你》、《爷爷变成了幽灵》,看完这些关于生命与死亡主题的绘本,把感悟分享给我们,好吗?”

  1. 为什么要开展“死亡教育”

搜狐网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儿童自杀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孩子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也就是说,当你看完这段话后,已经有2个孩子离开了这个世界。

孩子们自杀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为好奇而尝试。比如有的孩子看了《西游记》,也想学孙悟空去阴曹地府找阎王爷勾划《生死簿》,回来和同学炫耀一番。他(她)哪里知道,去了就回不来了。更多的是因为家长教育不当,父母和子女关系剑拔弩张,家长又没有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导致孩子一时想不开而自杀。

2020年9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一中的一名初三学生张某锐,因和两名同学在教室玩扑克牌,被班主任叫来家长配合管教。他在五楼的走廊被母亲在众目睽睽之下扇了几下耳光后,沉默许久,转身爬上栏杆,纵身一跃,一个14岁的少年,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他哪儿来的勇气呢?生命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重要吗?

从监控视频可以看出,男孩的身高已经超过母亲,他第一次被打时闪躲了一下,然后母亲说了一些话,再一记耳光过来,他便没再躲开,只是双手插着口袋,冷冷的站在那儿。走廊上别的学生来来往往……老师过来劝,母亲转身离去,男孩站在走廊时,探头望了一眼楼下,静立了2分钟,选择结束生命。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羞辱,就是一种碾压自尊心的过程。在孩子的心目中,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面对可怕的父母。你不是说我的命是你给的吗?现在我把命还给你,这样我们就两清了……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很忌讳说“死”,认为不吉利。那些从事殡葬行业的人,也与从事其他工作的人较少来往。小学生遇到有亲人去世,也被说成是“出了远门”、“睡着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安徒生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也如是说),使得儿童对死亡没有确切的概念,不知道他(她)的自杀(死亡)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多大的痛苦。

  1. 怎样开展“死亡教育”

笔者在本文第一部分分享了一个对六年级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课堂教学案例,从学生反馈来看,教学是收到实效的,学生既对“死亡”有了一个正确认识,又没有对“死亡”产生恐惧,惶惶不可终日。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可分为4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应坚持12字原则:不超前、不回避、不欺骗、不夸大。

0-2岁:没有确切的死亡观念,但存在分离焦虑。

2-7岁:认为死亡是真实的,但死者还有生理机能。

7-11岁: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龄阶段。

11岁及以上:把死亡看成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最终事件,并对死亡产生不同的情绪。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让·皮亚杰的经过实践验证为科学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孩子实际情况,开展“死亡教育”,这应当是生命教育中非常重要、不可回避和遗漏的一环。

2019年暑假期间,我校有2名五年级学生在花溪河不幸溺水死亡。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让孩子们认识到,死亡之后就再也回不到美丽的校园、见不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玩不了喜欢的游戏……还是好好活着好,活着,一切才有希望。

对于“死亡教育”,回避不是办法,如果我们对“死亡”避而不谈,我们就无从理解“生”的可贵。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美国加州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乔布斯日”。他生前曾说:“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

从人生的最终点来说,每个人的死亡是注定的,因为世上没有长生不死的人,只是时间不同而已。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对儿童开展“死亡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找到生活热情之所在,学会正视死亡、尊重生命、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上野正彦.不知死,焉知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死亡如此多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 法齐娅·库菲.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