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电网发展规划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浅谈农村电网发展规划与建设

王科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青海海东 8106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最基础的生产能源,更是农村电力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农村电网发展规划与建设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电网;发展规划

引言

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能力为电网规划提供空间决策支持,有效提高了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1新形势下农村配电网面临的挑战

配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是影响供电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随着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装置等设施大量接入,以及电力市场开放和各种用电需求的出现,对低压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以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例:2016年为1032万kW,2017年为2966万kW,增长达187.4%。2020年为6000万kW,比2017年翻倍。农村配电网作为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具有管理需求变化快,管理设备规模大,服务要求高等特点。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存在重复建设、频繁改造、原则不统一等问题,各系统、设备间接口标准、通信规约存在差异,互联互通性较差,无法形成整体优势,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数据资源浪费。随着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配电台区的功能呈现多样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接入的信息和设备也成倍增加,涉及配变状态监测、无功补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能表、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多种类型,若按照传统方式进行集中监测管控,将对人员运维、通信传输、主站系统信息处理等方面带来较大压力。低压配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现有资源配置能力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服务需求,尤其是“电能替代”、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外部环境变化,对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农村地区亟需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一方面适应不同用户群体、满足多样性能源需求、迎合多种能源应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以“服务”为中心,提供领先的能源服务理念、过硬的平台、相关互联网技术和能源控制技术等整体解决方案。配电网智能化是针对面临的现状及挑战,通过全面深化智能感知、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融合和运维管控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高度集成,实现配电网的主动优化控制、灵活高效运维与科学管理决策,适应多元化负荷快速发展,满足客户服务多样化需求。

2农村电网发展规划与建设

2.1融资投资、加大农村电网投资

改革开放后,农村人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提高农村供电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需要将陈旧与可靠性低的农村电网进行一系列的升级和改造,来满足农村人民的用电需求。供电设备的升级改造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故急需适当的融资渠道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在当前情况下,供电企业往往更倾向于投资城市主网,对于偏远的农村而言,存在供电投入大、收入少、距离远、损耗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供电企业很少对其进行电网投资。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人们的用电质量,且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些偏远的中西部地区,这种情况更加显著。为了使偏远的农村得到应有的发展,使农村人们享受到现代社会的发展成果,政府必须制定相关的农村电力发展政策,并运用财政的力量,加大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力度,整体同城规划,发挥国家电网调动资源的优势,进行统筹发展。另外,政府还应加强农村电网融资平台的建设,发放相关的地方债,降低农村电网贷款利率,促进农村电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线损的统计与分析

线损的统计与分析是电网降损节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监控一段时间内降损措施是否取得效果,监控的频率越高,数据越精确。科学合理的线损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个电网节能降损工作中的疏漏之处;可以从中找到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针对某一环节做出具体的降损方案;此外,还是使线损指标更加合理的依据,可以指导各单位的责任落实。线损统计与分析的原则为:(1)在进行线损统计时,所分析的因素应全面,无论线损率是否变化,所有的有关线损的小指标都要进行统计分析。(2)要分析一些导致线损率提高的不利因素,以采取更加优化的方案,降低电能损耗。(3)在统计分析线损数据时,既要横向对比同一输电线路线损率的数据变化,又要纵向对比不同输电线路的数据差异。对一些比较稳定的因素(电网的结构、电网的设备、线路的参数等)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哪个方案更加符合降损理念;而对一些不断变化的因素(电网的负荷、电网的营销、环境的变化等)进行横向对比,采取更加合理的方案,降低线损率,优化节能效果。

2.3空间负荷预测

空间负荷预测是指对供电区域内负荷大小及其位置分布的预测。空间负荷预测不仅可以预测负荷大小,还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负荷空间位置。因此空间负荷预测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精准的空间负荷预测离不开GIS技术的支持。GIS系统不仅可以为空间负荷预测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持,其自身具备的强大运算和可视化图文对照功能,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数据的整合主要涉及相关空间信息的收集整合,涉及到区域内的地理空间信息和电网信息。不同的待预测区对空间负荷预测的相关信息收集有所不同。如待预测区域为无历史负荷数据的新建小区或历史区域严重匮乏区域时,考虑计及城市发展程度,整合待预测区域的市政规划方案、业扩报装计划及同类型负荷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对于有大量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的接入的区域,可以通过收集电动汽车的时空分布信息评估移动充电设施对空间负荷可能造成的强烈空间变化影响现有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按照预测原理来分类,大致可分为多变量法、用地仿真法、趋势外推法和负荷密度法。多变量法对数据质量要求高、空间分辨率低,对于发展程度低、无法获得原始数据的区域,很难使用此方法进行预测,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用地仿真法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的空间信息及发展规律,对用地类型的发展程度进行预测,此方法适用于用地规划尚未确定的地区,对于城市规划成熟,用地性质成熟的区域并不适用。趋势外推法是一系列基于负荷历史数据外推负荷发展趋势的方法的总称。趋势外推法因受负荷转移、非平稳增长等不利情况的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应用较少。负荷密度法通过将对待测区域元胞的负荷进行分类,通过预测分类负荷密度及用地信息进行空间负荷预测,因我国政府用地使用性质明确,用地决策不再是突出问题,分类负荷密度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近年来基于负荷密度法的空间负荷预测相关研究得到广泛应用。肖白提出了一种基于秩次集对分析理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通过秩次原理预测Ι类元胞负荷预测值及分类负荷密度,并结合用地信息进行Ⅱ类元胞负荷预测,进而得到空间负荷预测结果。

结语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农业生产关系国计民生,农村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农村电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长远看,农村电力需求是增长的趋势,清洁能源接入的比例也是增长的趋势,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任务仍然较重。最重要的一点是须综合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农村电网长期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邓亚伟.智能电网下现代城市电网规划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6):215-216.

[2]杨军胜.基于城市用地性质的配网空间负荷预测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8,55(11):30-34.

[3]胡莉烨.我 国 农 村 电 网 发 展 现 状 及 问 题[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