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重要性

张文强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 我国目前的环保形势堪忧 ,严重雾霾频繁发生 ,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就是煤、 油等的燃烧。 为改善空气质量 ,消除雾霾天气 ,我国各地电网企业中相继出台了实施电能替代的方案 ,“以电代煤 ,以电代油” 的新型能源消费模式正在被积极倡导。本文详细探讨了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的重要性。

关键词:电网企业;电能替代;重要性;策略;发展趋势

电能替代的提出与能源消费增长及大气污染治理需求息息相关,其主要是指利用高效优质的电能代替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的目标。因此,发展电能替代技术,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是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也是电力行业当前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电能替代的概念

电能替代是指利用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电能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社会的清洁发展。电能可广泛替代化石能源,而且可较为方便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电能的这些特性使其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电气化已成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电能替代的意义和重要性

1、电能替代能提高能源效率。随着人类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化石能源消耗量日益增加,人类能源消耗结构亟需进行转变。电能的来源广泛,其构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加,且具有传输迅速、利用效率高、使用便捷等特点。因此,以电能替代化石能源能促进人类能源结构的转型,有效缓解人类的能源问题。

2、电能替代能减少大气污染。我国每年的燃煤超过8亿t,占煤炭消费总量的20%。直燃油消费超过1.5亿t,约占石油消费总量的32.1%。燃煤和燃油导致的污染物排放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在终端能源消费领域以电能替代煤炭和燃油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是缓解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3、电能替代能促进清洁发展。清洁能源大多需转化为电能的形式才能高效利用,实施电能替代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的推进,清洁能源将得到更大规模利用,更多的一次能源将转化为电能,输送到负荷中心,为电动交通、电锅炉、电窑炉、电采暖、电炊具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充足的清洁电力供应,有效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并为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拓展市场空间。

三、电能替代策略

1、科学应用新技术。在工业领域建设中,需抓住企业转型机遇,进行电加热设备和油炉、煤炉改电炉工艺的有效推广。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和电气化铁路建设进行供电服务设施和配套电源点的合理构建,为电动汽车充换电科学建设服务网络,确保其有序运行,使电动汽车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在商业领域,需进行以电代煤项目的大力实施,对电锅炉、电采暖、热泵等技术进行有效推广。同时,还需在居民领域进行电能特点的大力推广,科学应用电阻丝地暖、空气能热泵、电磁炉等设备。基于终端对煤炭直接燃烧等具体情况,由政府部门出面进行燃煤小锅炉的全面整治,同时还需针对燃煤锅炉出台关停计划,制定相关奖惩制度。

2、实行财政补贴。推行电能替代的优惠政策,按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合理确定终端能源消费价格。此外,还要兼顾用户的切身利益。对那些积极使用清洁能源的用户,给予经济上的相关补贴,调动用户对清洁能源使用的积极性。积极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以政府为主导,加大纯电动汽车在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完善、落实充换电设施建设扶持政策,推动充换电设施有序、高效建设。

3、强化清洁能源开发。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科学控制新建火电项目,以此为基础实现电源布局和结构的合理优化,确保电网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水平。基于电力供需形式具体变化,科学预测电力供需平衡,与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积极合作进行发电计划的合理安排。科学推进电网建设,确保能源供应实现更高程度的可靠性。同时,还需争取政府支持,由相关政府机构对其进行统筹协调,在电力政策宣传、电力行政执法、电力拆迁补偿、项目占地征用、电网项目审批和电网规划衔接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科学设置相关优惠政策,为我国电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进行良好外部环境的科学营造,确保能更高程度的实现电网均衡发展,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保障。

4、提升服务质量。针对电锅炉、电蓄冷等重点电能替代项目,积极与设备厂商、客户沟通联系,理顺各方间的衔接,完善协同工作机制,简化内部流程,建立电能替代工程“绿色通道”,实现从业扩报装到送电全过程“一站式”服务。加强用电设备安全管理,联系设备厂商编制新型电气设备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及运行维护方法并发放客户,主动为客户提供用电检查服务,提前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客户用电安全。

5、引进社会力量。电能替代项目能有效结合环保措施、政策内容及经济利益,在具体落实相关工作时,与供电单位和电力用户等社会各界人士间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相关供电企业在具体工作中必须高度保障自身引导性作用,有效提升服务效率,科学应用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进而实现电能销售量的有效拓展,避免环境污染。同时,在具体落实电能替代技术相关项目时,供电企业需高度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确保企业内部人才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以此为基础,能实现良好社会环境的科学营造,保证科学落实各个项目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多方运作效果的有效形成。在此过程中,还需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有效落实电能替代项目,才能拓展电能替代规模,对其项目效益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优化电能项目结构,使其环境污染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另外,还需实现政府主导优势的充分发挥,在地方经济具体发展中,政府部门还需确保有效落实电能替代项目,而且还需合理解决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对电能替代奖励、财税及电价等方面政策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宏观调控以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推进电能替代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四、电能替代的发展趋势

1、以电代煤。主要是将工业锅炉、工业煤窑炉、居民取暖和厨炊等设施从用煤改为用电,减少直燃煤和污染排放总量。其重点领域及主要替代方式有家庭及餐饮业电气化、电采暖、电锅炉。目前我国燃煤锅炉用煤在散烧煤中占的比重较大,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电锅炉和传统锅炉相比,节约了成本和占地、节省了人工费用,还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同时电锅炉具有稳定性高、便于操作的特点,生产中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2、以电代油。以电代油是一种将油动力改变为以电为主要动力的模式,以

电代油的项目实施目的主要是降低燃油的排放率及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电代油项目的应用范围广泛,比如交通领域涵括了轨道交通、机场桥载设备、低速电动车、电气化铁路、港口装卸、船舶岸电等。在石油生产领域中,以电代油项目可应用在石油管道运输中,并且目前挖掘石油时常应用的电力钻机也是电能替代技术。另外,在农业生产领域方面,应用范围也较广泛,目前已有超过近60%的农业设备及机械都应用了以电代油方式,为农业生产节约了成本,还实现了资源再开发的目标,比如农业的脱粒作业及电排灌等都应用这种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生权.电能替代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陕西电力,2017(08).

[2]崔战涛.基于电能替代应用的分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6(05).

[3]刘文.电网企业开展电能替代重要性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