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探讨

谢瑞怡

广州市番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511400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逐步升级完善,城市汽车保有量明显提升,随之而来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日益加剧并成为制约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实现生态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降低道路噪声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对城市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危害特征进行浅析,并提出控制声源、建立声屏障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治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城市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升级建设,城市内机动车数量急剧上升,由此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众所周知,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会产生80到90分贝的噪声,而当汽车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更高达100分贝。加上目前城市交通路网规模呈现立体化扩张,导致道路交通噪声呈现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对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危害特征、传播途径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噪声治理措施,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城市交通噪声控制工作。

1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

交通噪声主要是指交通运输工具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如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在飞行或行驶中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具有强度高、覆盖面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2014),声环境功能区分为0类~4类,其中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昼间噪声限值为50dB(A),夜间噪声限值为40dB(A);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昼间噪声限值为55dB(A),夜间噪声限值为45dB(A);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昼间噪声限值为60dB(A),夜间噪声限值为50dB(A)。超过上述标准,就应当认定为噪声污染。

在城市交通噪声污染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四方面:(1)车流量;(2)车速;(3)各类型车辆的比例;(4)路面质量(如结构、材料等)。举例来讲,部分城市因缺乏对道路交通设施的合理规划,当城市机动车数量显著增长时,部分交通路段中聚集的车流量远超该路段可承载的车流,频繁发生车辆拥堵现象,从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另外,车辆中的消声器或其它设备有瑕疵,发动机强烈工作(如车速快、在陡坡行驶)亦会使交通噪声增大。此外,噪声也会受传播距离、地面效应(如地面类型、高差、频率等)、声屏障、绿化带(如树种、林带结构、密度)、建筑群等阻碍声音传播的媒介因素影响而减弱。

噪声污染现象极大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针对当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问题,需要对噪声污染现象进行尽可能控制,对实际噪声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噪声污染控制设施设备予以完善。

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特征

2.1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有研究表明,人们暴露在超过 85dB的噪声环境下,会长时间感觉不安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而道路交通噪声均衡值在 80-90dB,将对人们的注意力造成显著影响,降低人们日常工作效率。而在夜间时段,高分布的道路交通噪声使人难以休息和入睡,直接危害居民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到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如果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居民心情紧张,情绪变坏,甚至引发神经衰弱问题,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等症状。如果交通噪声污染现象十分严重,甚至会引起耳部不适,如耳痛、听力损伤等,还可能导致视觉等感官受到损害,存在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等风险。
2.2 噪声呈现分布不均特性

在城市道路中,交通噪声没有均匀的分布,理论上噪声具有着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且从时间上通常呈现出不规律的噪声分布。在夜晚交通时段,噪声的平均值在67分贝左右,相比于夜间时段,在白天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往往更大,通常可以达到73分贝以上。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每天噪声值最大的时段就是早上和傍晚。随着我国不断扩大城市道路规模,城市道路越发密集,噪声问题也逐渐加重。
2.3噪声治理难度较大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噪声具有广泛的声源和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并且在当前并不具备成熟的治理技术,治理成本投入大,极大提升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工作难度,难以有效监管交通噪声污染源。现阶段,尚且缺乏相关的技术手段来有效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源。
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交通噪声对人的生活影响很大,但其治理和控制却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城市规划布局、路网建设、道路设计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对策。

3.1控制噪声源

减少、降低噪声源是控制噪声最直接的措施。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载货重型车、大型车以及一些老旧车辆。因此要及时更新老旧车辆;控制重型车在中心城区行驶路径;改进车辆机械设计,按低噪声标准进行车辆结构设计,加装消声器、减振器等。

3.2优化城市交通布局

城市规划布局直接关系到人口密度及其相应的交通噪声强度和大小。城建部门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市道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避免车辆通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首先,全面开展实地调查工作,专门规划城市中商业区、居民区、工业生产区的道路交通,增大道路和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道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交通噪声对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噪声敏感点的影响。再者,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度集中的建设商业区,需要合理布局商业区的建设工作,对于过于密集的城区,不应继续新建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商业,保证城市道路可以对群众出行予以满足。同时,要结合旧城改造,把运量较大、干扰居民生活的工业企业迁出中心城区。

3.3 使用减噪路面

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3~5dB(A),原因在于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层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一般为15~25%之间,这种高空隙率的路面利用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有效吸收车辆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噪声。
3.4 设置声屏障

声屏障是降低道路噪声的重要设施,对距道路200m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设置时应考虑声屏障材料、密度、厚度、与声源和敏感目标的高差、距离等。

3.5 种植降噪绿化带

城市绿化带可以有效降低城市道路的噪声。在公路两侧植被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当树木成群布置时,在200~3000Hz范围内的声音经过3m浓厚的乔木及灌木丛后,可降低7dB(A)。另外,道路两侧的绿化不仅可以降低噪声,而且可以美化城市景观,生态效益明显。
3.6加大监管力度

利用交通管制措施减少道路交通噪声产生,如禁止鸣笛、限制重型车在中心城区通行;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增强人们的交通意识,对主干道实施人车分流制度。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加强道路养护,减少路面破损引起的颠簸噪声。

3.7 健全交通法规

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噪声排放标准,是确定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报批建设用地的法律依据,要严格依据不同建筑物的噪声排放限值标准进行选址,其中机场、铁路、货场等重要交通噪声源,实施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交通规模逐渐扩大,机动车数量逐渐增多,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已成为一个社会公害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要减少道路交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我们应未雨绸缪,在道路规划和建设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降噪措施的经济和技术论证,采取最优方案以减少交通噪声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何昌,王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22):166-167.

[2]刘国峰.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265.

[3]张胜.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与治理[J].安徽科技,2006(07):53-55.

[4]陈延训.城市交通噪声及综合治理[J].环境工程,1988,6(04):18-23.

[5]曹磊.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危害及对策[J].科技向导,2012, (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