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校合作激发孩子们探索数学世界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0
/ 2

以家校合作激发孩子们探索数学世界的兴趣

李满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 337200

一、案例概述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遭遇的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学生们数学成绩差,也不是学生们在课堂上交头接耳,而是孩子们没有了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与浓厚的兴趣。每次上数学课,能回应我问题的学生就固定的那么几个,其余学生呢?要么眼神空洞地望向窗外,要么眼睛盯着教材心思却不知飘向何处,要么是跟着我机械性地翻书、做题。有时候真的觉得,数学课堂就像是限制孩子们思维、泯灭孩子们童真的“牢狱”,一进入课堂,孩子们便被套上了小夹板,跟着老师的节奏探索陈旧、落后的知识与方法,加上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不得不连珠炮式地讲课、提问,孩子们思维还没来得及跟上便进入下个知识点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气氛沉闷、结构僵化、氛围压抑,换做是我,也不由得产生厌倦、逆反的心理,更何况是思维活跃、喜爱探索新鲜事物的孩子们呢?我十分想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状况,在孩子们心中点亮探索数学世界的灯火,让孩子们像花朵般“贪婪”地汲取知识养分,在与我、与同伴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但是教学任务、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真的令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目标与内容

既然课堂时间有限,为了保证知识的传输密度和质量不能随时随地开展具有开放性的讨论、探究等活动,那么我便需要通过家校合作,将一部分数学概念、知识、方法的学习环节前置,请家长帮忙监督孩子们课前好好预习、课后好好复习,这样一来便可以把原本需要在课堂上讲授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们自主学习,课堂上可以利用的探究时间显著增加。

思路有了,如何有效地操作呢?我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说将课前预习的资料发送至家长群,孩子们回家做好作业后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预习,把不会的知识点反馈给我。我根据学生们的共性问题进行教学设计,把学生们的共性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且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导拨释疑”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教学结束后,我将本节课的课件推送到班级群,请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复习巩固。这种教学模式参照了“翻转课堂”。但是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我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也仅限于布置作业,完全没有发挥出家庭教育资源的作用。因此需要从提升家长对家校合作认同程度、家庭教育能力入手,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家校共育活动等营造良好的家校一体教学氛围,并且构建家长+教师+同学+自评四位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过程与方法

在反思传统家校合作不足之处、重新梳理家校合作的思路以后,接下来的重点便是通过家校合作激发孩子们探索数学世界的兴趣了。

首先,我与同学们一起制定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为《计划》),并发送到家长群内。《计划》中用通俗易懂、简单精炼的语言阐释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培养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我对与家长们共同培养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想法以及未来的计划等。发送完成后,我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们进行交流,发现一部分家长仍然觉得数学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我便为家长解释数学成绩只是衡量学生的一个但并非唯一的标准,孩子们能够快乐成长、学会做人、做事,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责任意识才是其未来就业及生活坚实的基础。在我与家长们良好的沟通下,家长们的教育理念有所转变,并且愿意配合我做好孩子们的教育工作。

其次,为了提升家长们的教育水平,我定期在家长群内推送有关教育心理、教育方法、亲自相处等文章。考虑到家长工作繁忙,我便在晚上六点至七点半推送文章,希望家长能够阅读后给我反馈。其中一篇《保持童心接近孩子的心灵》获得家长的好评,家长们反映说,一直以来都在以成人的视角审视孩子们的能力、知识储备,忘记了孩子们的童年是如此的短暂。“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跟得上您。”这篇以孩子为视角的文章引发了家长的深思,也让家长认识到快乐、追求美好生活对孩子们今后成长的重要性。在我与家长长期、良好的沟通下,他们对我的工作越来越认可,与孩子们进行沟通时也不再问学了多少知识、会了多少方法,而是问孩子“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今天上课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再次,当家长们认同我的计划、认可我的工作、愿意配合我培养孩子们数学学习兴趣,并且具备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后,我便开始实施改进后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是将带有慕课、微课的导学案发送到班级群里,家长督促孩子们按照导学案内的问题、提示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并不干预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而是为孩子们限定时间。因为导学案内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因此学生们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以通过浏览教材、计算、思考解决其中的问题。二是家长帮助孩子们总结不会的问题并发送到微信群,请学生们在群内进行初步讨论,如果问题能解决,则在课上请学生解释解决的过程;如果问题不能解决,则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不需要陪同或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只需要监督孩子们正确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等,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三是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与合作、知识竞赛、游戏等趣味性、探究性强的活动,我负责维持课堂纪律、组织活动,请孩子们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解决问题、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平时不爱思考、对数学没什么兴趣的学生也被气氛与同学带动,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设计了“数学留言板”、“教学互动栏”、“教学建议箱”,家长们可以就孩子们的学习问题、我的教学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每周末我便统一回复家长,一方面反馈孩子们在校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与家长们一同优化数学教学方法。不仅如此,我还组织了“数学课堂参观”、“亲子交流”等活动。在“数学课堂参观”活动中,有时间的家长可以深入数学课堂亲身体验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参加完活动后,一些家长表示“现在的数学课知识好像难了一点,孩子们学起来并不容易啊”。该活动后,家长们学会了用鼓励和激励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树立信息的方法。在“亲子交流”活动中,我让孩子们每周向家长分享本周的学习体会、收获。家长与孩子们平等的交流可以消除孩子们的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帮助孩子们端正学习态度。

四、成效与展望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最大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某事物的兴趣,源于对该事物及其重要性的理解。通过持续推进家校合作,家长们逐渐认识到何为数学教育的本质,也不再将数学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们的唯一标准,家长们对数学学科的正确认知对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让孩子们意识到数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便是学生们产生探究数学世界兴趣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通过与家长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教给家长们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们也体会到数学教学工作的不易,便更加认可我的工作、积极反馈孩子们在家时的学习状态,这为我调整数学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在家长的配合下,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显著,课前孩子们便掌握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上孩子们讨论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即使平常数学学习信心与兴趣不足的学生在同伴的带动和我的鼓励下,也能独立地解决数学问题,加上家长和我的赞赏,孩子们获得了荣誉感和自豪感,课堂表现变好,态度也愈发端正。

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是数学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更是我们数学教师的责任。虽然数学课堂时间有限,但通过家校合作能够从情感、心理、态度等多个层面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虽然我对家校合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下一步会将家校合作的视角拓宽至社区乃至社会,集合更多的力量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 “ 十三五 ” 规划 2020年度课题(中小学系列)重点课题普通类《基于多元表征发展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PTZD0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