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省纲要理念下的“学-练-赛-评”课程体系的实施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基于省纲要理念下的 “学 -练 -赛 -评”课程体系的实施 1

徐建群 1 蒋新成 2

1.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六石街道中心小学 2.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

摘 要:文中首先梳理了体育课程一体化与“学-练-赛-评”的定义与内涵,并提出了从体育课程一体化视域下如何在体育课内外实施“学-练-赛-评”,构建一个内在统一、纵向衔接、横向一致、灵活多样、内外联动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以期建立一个聚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学-练-赛-评”的课程实施体系。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课程一体化;学、练、赛、评


  1. 引言

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出台了《义务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强调一堂体育课必须要教一项运动技术、一项以此运动技术为核心的体能练习、一项以此运动技术为核心游戏或比赛,构建“学练三个一”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学练三个一”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以一堂篮球课教学为例,每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应学习和掌握相应的运球、传球、投篮、战术配合等相关技术,为了让学生能熟练掌握上述技术,还必须发展学生的篮球相关技术专项体能,还要通过篮球游戏或比赛形式提高和巩固学生的篮球实战能力,改变过去会技术不会比赛的不当现象。除此之外,把篮球实战中的运用能力作为评价的核心点。实施“学练三个一”的教学理念,不仅可以实现学生运动技能、体能练习、技术运用“三合一”协调发展与有机集合,还可以改变原有的教教材,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会单一动作技术不会比赛和运用的窘状,实现课堂“学运动技术、练专项体能、赛灵活运用、评体技结合”教学模式,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促使学生从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学习到发展运动能力的转变。

二、实施开展课内外有机衔接的课程

2012年12月12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指出,今后应坚持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多元联动的学生课外锻炼机制,逐步推进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辅助,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全方位切实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1. 聚焦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块内容,我们要改变过于单纯依靠课堂教单一技术动作的现象。运动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单单依靠每周几节课无法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需聚焦体育核心素养加强课内外有机衔接。“学”是运动技术习得的主要途径;“练”是运动技能掌握的重要环节;“赛”是运动能力形成的关键手段;评是体能与技能结合的反馈方法实施。通过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链接,构建逻辑清晰、富有层递性的课程内容体系,形成内外联动提升体育课程育人功能,形成一个相互协进的有机系统,把体育课堂单一的运动技术教学拓展到课余锻炼、比赛运用中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把“学-练-赛-评”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育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体育课程育人的最大效果,落实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任。

  1. 树立体育课程四维育人意识

2020年12月1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同时发布了《新时代体育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点)》(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2020-2030)》两个重要文件,教育部体育与卫生司司长,王登峰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在介绍《指导纲要》时,也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处于重要位置,要求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如何实现这四维一体的目标,需要我们更新教学观念从体育课程一体化思路,强化“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学科融合与课程思政,开展情境式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常赛”锤炼学生意志、提升道德水平,实现课课有教学比赛,人人有参赛项目,特长有专项联赛。同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除了要突出能力评价: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水平测试);重点完善行为评价:对学生的健康行为(体育家庭作业)、良好品德(运动竞赛),在评价中要体现精准、及时反馈、联合促进,树立体育课程“四维”育人意识。

三、完善科学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受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个维度因素的影响。当前体育教学主要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期末终结性评价为主,出现了“体育课堂上学练运动技术、期末测评体能不评运动技术”的教评相脱节的现象。

  1. 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当前在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工作当中,体育教师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体育中考成绩作为考量体育课程“教与学”成效的衡量指标。对学生终结性的评价过多,对学生过程性评价较少,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缺乏激励机制,在课程一体化视域下实施“学-练-赛-评”,应该对学生体育测评既要有速度、次数、远度等定量的评价,还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运动会或体育小竞赛、课余训练与校外锻炼进行过程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4]。除此之外,还要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评价,例如运动安全与卫生常识、与他人的协作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为了构建课内外的衔接与联动的一体化“学-练-赛-评”评价体系,我校经过多年探索细化了学生的体育课程评价,设置了“A”(5项指标)、“B”(10项指标)两层对应指标,其“A”和“B”中权重如何,把调查后得出重要性的各项数据利用yaahp V10.3软件,对建立起的层次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如下,确定出评价要素指标的权重值,共有5项一级指标,分别为A1课堂教学、A2大课间活动、A3课余训练、A4运动会(体育竞赛)、A5校外锻炼,每个一级指标又包括若干个对应的二级指标,既有刚性的数值指标评价,还有柔性的情意态度指标评价,并与学生学年度的“三好学生”评选等荣誉直接关联(体育总评少于85分者一票否决,但每人有一次体育补考机会)

总之,“学-练-赛-评”是全面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实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我们每位体育人有责任采取行动,让体育健康融入各项教育工作中;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努力,受益的将是中华民族的未来,通过我们的积极行动,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享受运动,实现人生潜能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熊会安.关于体育教学中学练赛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9(12):21-23.

[2]蒋新成.“学、练、赛”一体化实施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20(7):69.

[3]蒋新成、钱明明.基于课程一体化视域下实施“学-练-赛-评”的策略[J].浙江体育科学,2020(6):48-52


11本文为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绿色评价的实践研究”(编号:2020LSJY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浙江省教育厅2019年教研课题“体育核心素养下的目标-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编号:G2019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