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学生做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我的课堂,学生做主

洪仕祥

义乌市第二中学 浙江义乌 322000

创造性思维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和创造成果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研究采用科学发明创造中的经典实例作为经验材料,对如何启发创造性思维中原动力对启发和如何实现高效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是如何做到了:“我的课堂,学生做主。”


一、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奇思妙想的原动力

无数生动而鲜活的例子表明,要想营造高效创新的化学课堂氛围,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发挥创造力,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真正改变老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象,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达成共识。


二; 激活学生的奇思妙想是时代的呼唤

21世纪的前十年已经被永久收藏于历史的浩繁卷帙中,我们已经跨上下一个十年的起跑线——在当下这个时点上,中国恰恰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位居全球第二的经济体量,拥有巨大的市场、丰富的人才、澎湃的潜力与美好的前景,然而与机遇相伴的是挑战亦横亘于前方。从追求经济发展规模到强调经济发展质量,从以劳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制造”到以智力、创意为竞争力的 “中国智造”——梦想触手可及,同志仍需努力,未来会怎样?

让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每隔几年在美国便会诞生创新领军企业?从微软、苹果谷歌到Facebook、Twitter,是何种环境与机会造就了这种创新基因及活力的传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诞生了如联想、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创新企业,但从企业数量、创新成果的量级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上看,中美两国仍旧不在同一层次上。

当今的中国已真正步入到一个“求智的时代”,国民经济向“智造”转型,人才需求向“智士”升级,维系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也需要执政者倾注更大的 “智慧”——单从创新来说,中国完全有机会也有实力成为影响世界的又一个创新大国,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明确创新的目标、存在创新的心态;同时,科技工作者固然对中国智造的未来背负重责,政府和全社会也有必要不断改善创新的环境,

构建有利于人才腾云驾雾甚至一飞冲天的空间!

求智年代,创新云端,“中国智造”不可缺少创新型的好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健全的人格和服务创新意识。从面向个别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言传到身教,从知识传授转化为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方法和能力的提高,从注重结论到结论和过程同等重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在学习中实践,在反思中提高,逐步完善自我,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当今世界,创新被认为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过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开拓性的创造型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内在的财富》这一专题报告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在中国教育史上,强调“创造”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80年代以来,创造教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江泽民总书记近年间多次强调“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他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把“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列为了主要目标之一。可以说,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三 、打造精彩纷呈的好化学课堂是教师的重任

一个具有创新观念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而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的时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教育基本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不改变,再过三十年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

1、创新型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⑴、教学思想上摒弃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传授知识渗透在培养能力、培养方法之中,变“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为“能力培养第一、知识积累第二。”

⑵、变封闭的化学课堂教学为开放的化学课堂教学。开放的化学课堂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化学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界、社会。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主,辅之以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他们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开放型的教学手段不再是“教师一张嘴,从头讲到尾”,而是借助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化学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走向立体、单向变为多向,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⑶、变阻碍和压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条式、灌注式、他主式等教学方式为自然引导式、提问讨论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头脑是容器,教师只要把知识灌输进去即可,在此影响下,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的学习完全受制于教师的教。教学中注重理解轻怀疑求新,重逻辑思维轻发散思维,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以书为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缺乏求新求异求实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摒弃这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已被实践证明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引导式、提问讨论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式。

2、化学课堂教学的特征是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敢于争论、弘扬个性、富有创见。

⑴、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爱心和微笑带入化学课堂。教师要给学生以微笑、信任和期待,切不可板面孔说教,给学生畏惧感,从而抑制学生的创新欲望。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的微笑和期待会给对方一种信念,会帮助他挖掘无限的潜能,唤起他对美的不懈追求。创新也是如此。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只有充满爱心、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最有效地学习,也才能最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⑵、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创造型的学生。一般说来,没有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发明家的,但不一定都喜欢创造型的学生。德国心理学家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创造型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是不太受欢迎的,他们的行为不合群,也不友好,而且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也很少。据托伦斯研究:创造力高的儿童多数具有顽皮淘气、放任自流、所作所为不合群、时逆常规、处事固执、较幽默等性格特征。高创造力儿童的这些特征,都是我们许多教师所不能容忍的。好多教师喜欢规规矩矩、百依百顺、照自己的葫芦画瓢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热爱创造型的学生。

⑶、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倡民主化的教学风格。纵观目前教学状况,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重师道尊严,轻学生学习主体的不民主现象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精神,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民主化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主体主动活泼、自由生动的发展。反之,专制型的教学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使学生失去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请通过实验说明,有了悬念,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做实验获得结论,同时会激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在大脑中会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现象,在做实验时就会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感知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及时引导、启发、纠正、得到的结论要归纳总结。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看,求异思维最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沿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问题,“相对论”及“反物质”提出都属于此类,学生通过实验可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原理,确定操作程序,从不同角度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验。所有这些实验都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3、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⑴、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⑶、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⑷、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动手。

以上仅代表了和人肤浅的教学认识,促成大家共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