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慢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王莉

吉林省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11

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慢性湿疹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慢性湿疹患者6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划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应用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躁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慢性湿疹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慢性湿疹;综合性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湿疹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包含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两类[1]。其中慢性湿疹是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而造成,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色素沉着、浸润肥厚等症状,不仅对患者的外观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2]。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慢性湿疹患者64例作为研究样本,着重讨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慢性湿疹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实施诊治处理的慢性湿疹患者6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划分为两组。参照组病例共计32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平均为(42.23±2.23)岁;观察组病例共计32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平均为(43.76±2.76)岁。

1.2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应用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评估:首先应对患者病症的诱发机制、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同时需要对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缓解患者的紧张感、恐惧感,增强患者的诊治依从性及配合度;(2)通过鼓励、倾听、共情等方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借助心理启发方式增强患者的情感认知能力、行为认知能力及思维活动能力。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习惯性错误,并运用新的方式解释或替代当前的思维逻辑,从而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3)心理干预:提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患者主动探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便缓解自身的负性情绪。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法来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慢性湿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对患者存在的疑虑给予及时解惑,进而增强患者的诊治依从性及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波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心理状态的评价指标为抑郁情绪、焦躁情绪。抑郁情绪的评断参考标准为抑郁情绪自评量表[3],抑郁情绪评分的最高值为100分,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幅度与量表评分分值具有正相关关联性。焦躁情绪的评断参考标准为焦躁郁情绪自评量表,焦躁情绪评分的最高值为100分,患者焦躁情绪的严重幅度与量表评分分值具有正相关关联性。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 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6099f476bba48_html_52253bf52f86a548.gif±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率。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躁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躁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且两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焦躁情绪评分显著降低(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的抑郁情绪评分、焦躁情绪评分对照

组别

抑郁情绪评分

焦躁情绪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参照组(n=32)

观察组(n=32)

t

p

54.32±6.54

54.75±6.93

0.284

0.096

48.12±5.92

43.29±5.03

8.382

0.001

55.92±6.94

55.27±6.37

0.742

0.102

49.33±5.84

44.32±5.03

9.475

0.002

3.讨论

慢性湿疹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皮肤科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心理护理模式是指围绕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开展临床护理,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同时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最终目标。综合性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从而增强护理服务质量与护理服务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进程。在综合性心理护理过程中,需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及康复环境,同时应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发展轨迹,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便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增进彼此的信任度及依赖感。相关研究表明

[4],综合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对自身状态、病情进展情况、病症的治疗措施等基本信息的认知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纠正患者的不良就医行为,进而提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诊治依从性。本次研究发现,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躁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两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焦躁情绪评分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慢性湿疹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谢续娥.慢性湿疹患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9,9(34):153-154.

[2]吴凤兰,牛伴伴.综合性心理护理在慢性湿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0):84-85.

[3]刘冬梅.综合性心理护理在门诊慢性湿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185-186.

[4]贺萍.综合性心理护理在门诊慢性湿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6):5149-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