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1
/ 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沈依依

景宁畲族自治县村镇建设管理站 ,浙江 丽水 323500

摘要: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之上,分布着众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的浓缩结晶,更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存留时间久远,更是承载了当地几代人的记忆。但是社会主义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工作逐渐被人们淡忘,很多散落在传统村落中的艺术瑰宝渐渐消失,为保护国家历史文明的完整性,提出对现有传统村落的保护方针,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度探究与展望。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明保护;未来发展

引言:随着人类各项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村中的人口也逐渐向城市迁移,未来生活离开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家乡,因此导致传统村落的经济日渐萧条。人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淡漠,对存在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持有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村落的发展更新。因此对于现有传统村落的保护及革新工作,成为了促进我国文明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1. 传统村落的基础概念

传统村落区别与现代村落,现今农村的发展已逐渐转化为高科技的智能发展,无论是农田的耕种还是工业工厂的不断建立等,都帮助我国农村的整体经济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历史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众多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艺术记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创作不断涌现在社会大众的视野之中,进一步唤醒国民沉睡的“记忆中家乡的样子”[1]

相较于现代工业发展的现代化乡村,传统村落的独特特征更为明显,传统村落是国民传统记忆的储存库,以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貌以及村民的热情而被大家素质。传统村落中道德属性保存更加完整,安宁、和平、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成为了现今大多数城市居民向往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日渐增强,传统村落的独有特征逐渐被现代化的工业文化所代替,人们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化。

  1. 现今对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分析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村文明的主要载体,是文化遗产的生动体现形式,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体现部分,但是现今国家振兴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下,农村的改革可谓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工业化企业不断涌进了农村,在改善农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村落原有的风土人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2.1工业化改革的弊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农村的振兴建设一直都是党中央的关注重点,为加速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关职能部门也不断推出多项惠民政策,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并带领全民步入小康时代。凡事都有两面性,现代化的农村建设帮助农民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对传统村落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伤害。原本富有当地特色的地质地貌被越来越多的工厂代替,不断建立的高楼大厦,也使得原有的传统村落形象逐渐被改变,很多新时代的人们已经看不到传统村落原有的样子,导致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2.2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淡薄

传统村落中存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技术类等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逐渐被淡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促进我国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国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一直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头疼的问题,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是传统村落,其中的物质遗产无法像其他文物一样通过参加国内外的各大拍卖会或进驻博物馆而产生经济效益。对于艺术及技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艺术和技术类的传承人大多数都是家族传承模式,但是现今人类人口繁殖现状发现,家族内具有传承资格的人员数量有限。加之很多年轻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不感兴趣,对传承的重要性存在一定的认识缺乏,导致我国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甚至日渐退后的状态,不利于我国传统村落的发展建设[2]

  1. 对于传统村落保护措施与未来发展方向

3.1增强对传统村落地理环境的保护

关于对传统村落地理环境的保护条例中明确指出,传统村落的工业开发要在不损害现有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传统村落的现代化开发中要注重对现有地质地貌的保护。

如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双峰林场的雪乡,就是现今现代化开发背景下,地理环境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海拔1200米的林场内坐落着一座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村落。那里的民风淳朴、村民热情,是典型的传统村落,因雪乡的雪期较长,甚至在夏季也常有飘雪的天气,有着“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素有“中国雪乡”的美称。

我国在进行对雪乡的改革规划时,保持了特有的地理环境,在这基础上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的经济需求。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雪乡的旅游建设蒸蒸日上,不远千里前来参观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使得更多的人们对传统村落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实施进程,帮助更多的传统村落在实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对现有地理环境的保护目标。

3.2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意识

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推广,是传统村落未来发展方向的重点举措,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三部分:物质类、艺术类、技艺类。对于物质类的文化遗产因处于传统村落,与出土的古文物相比较经济价值没有任何的优势,因此得不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在海内外的大型拍卖会中也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登大雅之堂”的说法。因此只有极少部分归为文物的物质遗产可以参与到拍卖或博物馆的展览中,对于这一现象,国家应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体系,增加国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意识。

对于艺术类和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如:中国古琴艺术、京剧、皮影、针灸、羌年、活字印刷术、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多项急需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思想相对老旧,还本着将前人的技艺血脉相传的理念,下一代的年轻人对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淡薄,兴趣不强烈,最后导致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衰败、陨落[3]

基于此,我国传统村落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应加强对全民普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讲座,让更多的新一代年轻人充分了解具有历史意义和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职能部门也需加大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资金支持力度,帮助非遗传人将自身传承的非遗技艺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帮助我国传统村落现有历史资源的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为传统村落发展建设铺设良好的进步空间。

结语:综上所述,总结了我国传统村落中急需保护和改进的现象,在我国各项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经济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建设渐渐被人们所忽视,但是传统村落是承载几代人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对传统村落地理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帮助农民保护现有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农民拓宽经济提升途径,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迈向全民小康的发展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是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重点,向全民普及非遗知识,使更多人参与到传统村落的非遗传承队伍之中,进而达到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伟煊,陈继腾,程欢.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J].小城镇建设,2019,37(12):24-29.

  2. 崔海洋,苟志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2):66-73.

  3. 程俊,何昉,刘燕.岭南村落风水林研究进展[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世界大会论文集.2010: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