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0例

谢艺燕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厦门 361027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东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给予针刺结合雷火灸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变程度。结果:患者经治疗ODI症状指数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愈13例(43.33% ),好转16例(53.33% ),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96.66%。结论: 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雷火灸;临床经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病,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的退变,在外力因素下(包括反复不明显的损伤或者较重外伤等),导致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从该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者椎管内,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马尾神经,从而导致腰部疼痛、一侧下肢呈放射痛。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发病率为15%-20%左右,本病以青壮年多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学习。2020年1月—2020年12月,笔者采用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东孚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5岁,平均(42.4±1.5)岁;病程3~15年,平均(5.6±0.3)年。经CT检查: 结果有腰椎间盘突出,排除严重骨质疏松、骨破坏疾病(骨结核、骨肿瘤),腰椎骨折(陈旧性除外)。

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来源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病因:腰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2)主症:腰部疼痛伴或伴有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3)查体:腰部畸形,伴有腰部压痛、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4)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腰椎前凸消失,甚至反张后凸,CT、MRI可明确其突出部位及程度。中医辨证为血瘀证、寒湿证、肝肾亏虚证。

3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针刺和雷火灸治疗。针刺操作方法:参考由石学敏主编的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2]:(1)选穴: 主穴: 肾俞 (双侧)、大肠俞(双侧)、腰夹脊穴(双侧)、环跳(患侧)、委中(患侧)、承山(患侧)、阿是穴。配穴:血瘀证者加膈俞(双侧),寒湿证者加腰阳关,肝肾亏虚证者加命门及太溪(双侧)。(2)具体操作: 嘱患者取俯卧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选用规格为1.5寸、2寸、3寸的一次性华佗牌针灸针,针刺深度由穴位所在部位和患者体质决定。一般腰部穴位针刺约1.2寸,臀部及大腿部1.5~3寸,垂直进针,予平补平泻法,以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感为度,留针30 min,针刺同时配合TDP神灯照射腰骶部。

雷火灸操作方法: 患者俯卧位,将雷火灸条固定在灸具上,点燃灸条顶端,保持火头火红。选取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委中(患侧)、阿是穴,以悬起灸的方式施灸,每穴灸5分钟左右,总共不超过20分钟用毛巾裹灸具,利用雷火灸的热量进行灸患者腰骶部,每次固定30min,灸至皮肤发热,深部组织发热为度。30例患者均在针刺治疗结束后配合雷火灸灸疗,每周治疗5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4观察指标

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观察指标。中文版ODI是腰痛患者用于自我量化功能障碍的问卷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共有9项,每项有6个备选答案(分值0~5 分,0 分表示无任何功能障碍,5分表示功能障碍最明显)。9项得分之和与9项最高分(45分)的百分比即为ODI[3]。ODI越接近100%提示功能障碍越严重。量表评定包括3方面内容:疼痛(疼痛程度、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单项功能(提物、坐、站立、行走)和综合功能(自理能力、社会活动和郊游),较单一疼痛评定更全面。

5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订。临床治愈: 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阳性体征转阴,直腿抬高70°以上,恢复工作。好转: 症状大部分消失仍有阳性体征,直腿抬高30°~70°,可以从事一般性工作。无效: 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直腿抬高30°以下。

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结 果

本研究共收集病例30例(以患者就诊顺序编号),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全部完成治疗疗程,无脱落病例。

7.1 患者治疗前后 ODI 各症状和评分比较

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 ODI 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1。

表1 30例患者治疗前后ODI各症状和评分比较(分,x±s)

症状

治疗前

治疗后

腰痛腿痛程度

个人生活料理

提举重物

行走

站立

睡眠

社会生活

远足旅行

4.17±0.16

3.90±0.18

3.53±0.23

3.27±0.25

3.23±0.96

3.13±0.94

2.26±0.71

4.10±0.17

4.33±0.11

1.10±0.14a

1.23±0.13a

1.46±0.17a

1.57±0.22a

0.79±0.13a

0.76±0.16a

0.38±0.32a

2.30±0.16a

2.70±0.15a

注: 与治疗前比较,aP<0.05

7.2 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30例患者治疗疗效,治愈13例(43.33% ),好转16例(53.33%),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96.66%。结果见表 2。

表 2 临床疗效评价[例(%)]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30

13(43.33% )

16(53.33%)

1(3.33%)

29(96.66%)

8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包含在祖国医学“腰痛”、“痹证”范畴,没有专门的病名,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就可见到类似的描述。《素问》中有关腰痛的论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其病因病机为肾气亏虚,复感风寒湿邪,痹阻腰部经络或闪挫扭伤致瘀血内阻,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属于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故其治疗不外祛风除湿、益气活血、补益肝肾、通络止痛等。因此针灸治疗取肾俞温补肾气、利水除湿,大肠俞通肠道以利腰膝,环跳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委中、承山缓急止痛、舒筋活络,辩证取膈俞以活血,腰阳关以祛寒除湿,命门、太溪以滋补肝肾。诸法配伍,共奏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之效。雷火灸是在艾绒中配上芳香走窜及活血通络的药物,燃烧时最高温度可达几百度,具有药力足,火力猛的特点。雷火灸燃烧时所产生的高热量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的代谢及吸收,同时通过改善微循环,消除局部水肿,缓解神经末梢的压力,恢复神经正常生理功能,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施灸部位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药物迅速渗透入穴,较一般的涂抹更能为机体所吸收,提高药物效能,能有效缓解局部疼痛。本科室运用雷火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临床疗效良好,与常规针刺疗法配合使用,疗效更佳,从本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常规针刺配合雷火灸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6-207.

[2] 石学敏.针灸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2-213.

[3] 刘臻,邱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7):550-55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



作者简介:姓名:谢艺燕,1988.08,女,汉族,福建省厦门市,硕士研究生,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