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思考


张雷涛



张雷涛,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省青岛市, 266071



摘要:当前,地质勘查项目基本采用预算管理模式。国家对于加强地质勘查项目投资、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规范项目资金使用、促进地质勘查事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视。然而,目前预算管理中依然暴露出管理疏漏、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不同步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使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关键词: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思考

前言

近年来,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存在预算标准体系不健全、项目费用设置不合理、项目进展与预算执行进度不匹配等问题,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项目进度,这给预算编制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通过分析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意义,提出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主要措施。

1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1.1完善机构职能、提升工作效率

实施标准化预算管理是地质勘查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财政等部门是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部门,负责对地质勘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开展资金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只有制定科学预算政策和标准,才能将地质勘查项目的投资整合到一个标准化的体系中,才能有效地监督和管理项目资金,有效地使用项目资金,避免财政资金浪费,才能更加有效地保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1.2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有效调动项目实施单位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地质勘查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规范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是保证地质勘查项目开展实施和提升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建立资源勘查和地质勘查市场秩序维护机制,同时切实保护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公开、公正,有效地调动地质勘查单位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各种勘查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地质勘查事业的健康发展。

1.3有效的控制项目成本,降低投资风险

地质勘查项目实施过程中,若预算管理混乱,则难以对地质勘查项目进行有效成本控制,最终难以实现项目投资目标。开展地质勘查项目时,应严格控制项目资金使用范围,避免资金浪费。为此,必须从预算管理的“源头”角度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力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2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预算标准结构和费用设置不够规范

设备费和运输费在实际地质勘查项目中占较大比例,一般用于研究室内的项目,此类项目不涉及使用重型设备和大型运输车,而用于地质勘查中的钻探、测井场等手段,在野外施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大型设备和运输车辆,但在实际地质勘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部分费用应计入运输费用,这是不规范的。这些咨询费在项目预算中的设置也不规范,因为在实际施工的实施费中已经包括了咨询费等相关费用,许多费用界限不明显,不容区别,甚至有些费用还存在重复设置的情况。

2.2预算执行进度与项目实际保持不一致

(1)项目执行的具体时间和资金分配到账时间有很大出入,导致部分项目已完成施工,但预算资金未到位,以及项目预算资金已到位,但项目迟迟未开工。

(2)项目预算资金对地勘工作方式会产生一定影响,导致项目施工前后衔接不畅,前期工作和后期工作相互脱节,给项目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以现场施工为主导的项目预算执行的恶性循环,而项目预算的执行又影响现场施工。

3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主要方法

3.1项目管理政策的规范化

现实地质勘查工作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地质勘查项目,各有其不同的工作方式,但各有其相同的工作内涵,在工作规律上又有相似之处,具体的工作规律表现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工程揭露法、试验分析法和综合研究法等,从客观上讲,这些方法能的运用,既可以促进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又可以改变地质勘查事业发展中的特点,从而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形成全面的地质勘查项目报告。因此,只有在同一政策下进行管理,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地质勘查项目顺利开展,并且通过制定地质勘查法规和规范政策,才能真正解决目前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规范工程预算管理是提高地勘单位效益的重要手段。一是认识到政策规范化在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中的作用,重视政策的制定,通过切实有效、统一规范、高效管理、权责明确的政策强化管理,提高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的效率;目前实施的项目资金管理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管理规范化的要求,而地勘单位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又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建议按照中央地勘单位的管理办法,仿效资金管理的方法,将各类地勘项目的预算资金整合起来,制定地勘项目管理政策,实行管理规范化。

3.2项目预算标准的规范化

在地质勘查项目建设过程中,规范的项目预算标准对于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正在执行的项目预算标准,如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预算标准等,都要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仿效中央地勘基金项目管理模式,结合地方实际,制定适合地方地勘基金项目管理的预算标准,逐步扩大新标准的适用范围,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加强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将新标准纳入具体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增加地质勘查项目综合研究内容、费用设置等事项。按照实际项目方案要求,结合新的项目预算标准,与财务管理体系相衔接,形成全面的项目标准,使项目实施更受技术条件的制约。另外,要经常关注地勘项目市场开发的态度,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使地勘项目预算标准全面规范化。

3.3项目预算执行的规范化

具体来说,地勘项目预算的执行分为两部分,分别为项目费用预算和项目决算。地质勘查项目成本核算管理过程中,应注重财务会计政策的研究,从而为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执行提供研究依据,以适应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另外,参照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内容,制定出适合项目预算执行的管理规范,制定出适合地勘单位的项目管理、成本核算制度,规范了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从而达到地勘单位岗位需求和核算技术的要求。工程结算是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在地质勘查工程的全过程中,工程结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和竣工。在实际的工程结算审核环节中,由于缺乏程序问题,使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失去监督作用,导致工程结算审核环节缺失,使整个工程结算审核工作无法进行规范管理。因此,有关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的监管,严格执行地质勘查项目决算制度。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已开展项目竣工决算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可应用于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能有效地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提高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效率。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应与工程成果报同步编制、审核。工程结算报告是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详细说明,是工程验收的重要证明材料。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得目前地质勘查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实际地质勘查工作中,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着预算标准体系不健全,项目费用设置不规范,预算执行进度与项目实际不相适应等问题,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苑立清.关于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2016,01.

[2]姜伟.国家出资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管理规范化研究[J].中国市场,2017,12.

[3]杨根荣.论地勘单位钻探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6,05.

[4]张凤仪,孙锦.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1):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