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3

小学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实践探讨

代佩佩

永康市人民小学 321300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美术价值观和欣赏能力,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知艺术与社会、艺术与自然的魅力。掌握基本技能实现自己的情绪表达。因此,教师应当创新教育元素,结合信息化技术、多元化评价、情境式学习等方法进行实践教育,促使学生在融入课堂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基于此,文章就小学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实践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多元化;实践

引言:

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革新美术教育元素,在合理、有效的评价中指导学生掌握美术鉴赏方式,同时在思维引导、学习指导的工程中掌握审美元素及欣赏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创新美术实践思路,还应扩充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立优质的引导、评价思路,以期提高课程的教育质量。

一、小学美术教育多元化的实践目的

多元化、个性化的美术教育方法可让学生在感知艺术文化、审美元素、风景景观的过程中掌握各类历史及文化元素,有利于让学生借助不同绘画创作的表达方式感知艺术并体验艺术。其中,多元化艺术如版画、水粉画、水彩画、剪纸艺术、泥塑所阐述的文化思想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尤其是应当明确个人定位及教学方式,在改变教育思路的同时打造出“以生为本”探究思路,能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设定互动、探究、感知、欣赏为主体的课程氛围,能让学生在创作中进行自我约束[1]。此外,运用和谐、互动的课堂模式,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自主探究,也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总结,发现不同艺术作品所涵盖的历史元素、艺术元素及文化元素的内涵特征。通过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表现,也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艺术创作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愿意在学习中表现自己。总之,创新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探讨多元化实践课程的表达方法和可行性,也能消除传统理论教学中学生听课效率低、不愿参与学习的不利影响,这对于提高美术课堂效率是有利的。另外,利用新颖、科学的表现方法打造出个性化美术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表现空间,以便在调动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完成作品的创作与表现。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的美术意境

美术课程多利用抽象化的元素表达各类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个性设计、教学表现的过程中将“精华”向学生们进行展现,学生们可利用详实的视频、音乐、图片等媒介理解特色的美术作品。因此,教师应当完善美术课程设计,利用个性化信息技术模式刺激学生的五感,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知美术作品的内涵。另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养成自主欣赏、品鉴的能力,在评价作品中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和学习事视野,还能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知识点的过程中获取专业的技能[2]

例如在《漫画与生活》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现有鲜活的动漫元素和动画元素背后的故事,包括于喜洋洋与羊村森林、哪吒闹海事件、姜子牙与封神榜、猪猪侠的创作历程。通过让学生体会不同漫画元素的所特有的魅力,能让学生品鉴漫画在生活的表现规律。教师还可播放关联性的动画、电影作品,指导学生观察《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哪吒传奇》的等作品中哪吒元素表现特点,帮助学生更快速融入至学习当中。针对此,教师还可提出探究性作品问题,如“漫画与我们的有哪些关系?试用绘画的形式的展现。”在这一问题的探究中,学生可思考漫画所表达的寓意及作用,同时提出自己想法与见解。学生A提出“漫画作品中哪吒是命运的象征,李靖是英雄的象征。”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漫画作品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和特色后,有利于逐步改变学生的情感认知,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指导学生积极带入自己情感和想法,在理解感知中掌握漫画的体现方法和表现方法,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体验作品、品鉴创作原理的过程中掌握美术课程的学习思路。待完成理论教育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关联性教学任务,指导学生自行进行美术创作,以简易、简单漫画创作表现绘画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作品制作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融入多媒体元素,利用视频元素展示图像的细节及重点,再指导学生进行临摹创作,帮助学生更快速完成美术作品体验。

三、打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个人成长

利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渗透,指导学生在趣味性的体验、美术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术课程的魅力所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巧用真实的创作素材,要求学生学习、体验与生活元素相关的实践课程,促使学生形成较好的观察能力。通过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学习、体验的感知思想和创造思想,帮助学生逐步意识到艺术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例如在《植物写生》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要求学生切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感知与体验中,指导学生观察春季百花盛开、冰雪消融、种子发芽的情境,再利用简易的记录方式进行绘画记录,以便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大自然风光的特点及魅力。通过让学生自主收集花鸟、树木、房屋等生动的元素,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生动景象的同时感受到生机盎然的色彩空间。其次,教师可提出“在观察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感受到植物有哪些特征呢?”在元素创作和表达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风进行想象,同时以不同的颜色表达了自己对植物的见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学生B则想到可以配合春雨表现万物复苏的绿意,或者是用凌冽的秋风表现秋天树叶落下的情境,同时让学生在表达、探讨中积累相关学科经验,并在体验过程中获取大量的经验和素材。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空间感知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美术学习体验和活动体验

[3]。此外,教师还可展示《花蕊》《墨荷图》《牡丹竹石图》多种绘画艺术风格,再要求学生带入自己的想象说出作品中的景象和风的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与记忆,逐渐掌握作品中的生物特征。总之,教师应当多提示学生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同时利用临摹、模仿、绘画、记忆的形式进行理解与认知,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个人生活与美术学习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进行自主创造和想象理解,再结合自己内心的诉求说明自己的所需所求,进而充分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创作激情。其中,有部分学生想到了《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中“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一现象,正是由于湖面四周有千姿百态的树木和花朵,而交映所得的空间更具有生意,故美术教学中应让学生在不同的空间中展开联想。所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善于观察、乐于观察、主动探究的精神,尤其是应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美术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学习中学生应当带入自己的情感认知,思考艺术表现中应当具有的品格素养,这对于开发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利用互动式课堂模式,融合实践性教学思路

建立互动式学习课堂氛围,要求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进行情感交流,在体验中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中,教师应当设立特色的教学氛围,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空间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带入自己的对美的认知与理解进行感知实践,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为减少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压力及紧张感,教师应当充分注意学生的年龄、心理、语言等方面的要求,根据专业化培育方向进行书面表达,再结合特定的方法给予学生点评,有利于消除思维限制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例如在《创造美的纹理》的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自行收集自己喜欢的美的纹理,并说明它们所使用的形状特征,同时利用信息网络查找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中纹理的表现形式。通过在感受中华传统元素、国学元素、艺术元素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同时说明自己对纹理美的感知,再对多种艺术元素进行宏观、全面的表达与阐释,这也让学生会更愿意参与到体验式学习过程当中。在艺术创作中,教师可不给予学生规范的答案,仅需将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再给予学生专业的点评和鼓励,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前进、学习、提升的方向[4]

2. 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指导学生在平等、交流、学习的机会,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创作思路及创作灵感,同时指导学生在交流体验中学会自我创造,并在过程中获取更多、更有趣的见解及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同一类别、同一创作方向的作品,要求学生自主提出作品的内涵及特点,进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例如在《巧折巧剪》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窗花、小动物、植物的裁剪方法,要求学生自主品鉴你不同剪纸艺术的特色既美丽。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将红色、蓝色、绿色的彩纸分别剪成不同样貌的动物形状,认真说明动物在作品中所呈现的动作。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交流”,提出自己想要表现的美术元素。譬如学生可剪出乌鸦喝水、小鸟吃虫、小猫跳舞、小狗奔跑等意象,再结合拼接、粘贴的方式重新组合成新的剪纸艺术。在规范、持续、完整的交互学习中,学生逐步感知到了不同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同时在发挥、创造中逐渐明白了剪纸、绘画艺术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教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作品欣赏

作品鉴赏的角度不同会致使作品的审美方法产生一定差异,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展开作品讨论,包括于作品的意境、文化、理论内涵、作品画风等元素,再以独到的画派进行作品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素养和个人价值观。例如在《童谣童话》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利用视频展示中国古代神话和安徒生笔下童话的故事的差别,让学生系统感知国内外艺术作品的表达思路和表达流程。理解作品内涵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童话感受,同时总结不同作品的欣赏要求,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此时,教师应当注意学生个性特点,结合生活、工作需求进行思维创新,再用抖音、搜狐、今日头条、微课等优秀自媒体平台展示出多元化的学习、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学会美术课程的学习与体验感知当中。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教师应当渗透国内出名的童话歌谣和传奇文化,例如《山海经》《明月几时有》等内容,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课堂学习中不断进行情景体验,掌握不同历史、文化中所涵盖的国学元素内容。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说明学生在当前学习、欣赏、品鉴中的问题所在,同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更快速理解美术课程的综合价值。

五、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重视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与干预,再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建议,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美术绘画、创作的理解与认知。由此可见,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感受美、体验美的思想意识,并在过程中主动参与至学习体验中,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明白审美素养对自己成长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多元化评价进行中,教师可自行给予学生指导建议,也可要求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与学习,还可要求资深画家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学生参与、融入到课堂体验中,在课堂中逐步认知自己并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这对于实践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应在课堂中融入色彩、丰富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感知,有利于让学生养成互动、创新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季巧伟. 让“微”风吹进课堂——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91.

[2]王雅容.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研究[J]. 亚太教育,2019(07):119.

[3]魏晶. 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方法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8):135-136.

[4]纪树刚.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0(2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