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

刘乐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本文对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的含义进行阐述,同时审视了当前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中呈现的问题,并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展开培育工作,继而有效提升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对策

在当今的学校教学中,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工作属于医学院校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好的医生不但要自身专业知识与技术扎实,还还需要有精诚为患者服务的人文精神(即实现“精”与“诚”的修养)。在各大医学院校中需明确教学目标,且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工作相融合,让患者认识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1]

  1. 何为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含义为人类生存意义与相应的价值关怀,关注的重点“人”本身,即落实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从人信念、理想以及人格、道德等方面加以培育。

对于医学人文精神而言,其内容是指固定存在于人脑中医学人文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人道精神,人文批判精神以及相应的道德人格精神三方面,通过三方面的集中表现则起到敬畏生命生活的意,同时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也愈加关注。在医学中医学人文精神为其灵魂,基于我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医学人文的精神也是始终贯穿其中的,而各大医学院校在教学的时候也更加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使得医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体会作为一名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真谛。

  1. 现阶段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中面临的问题

对于医学生而言,不但要培养其拥有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仁者情怀,也要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信仰,此时便需仔细审视现阶段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2]

2.1 培育方法过于陈旧,教学也枯燥乏味
因为受到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各大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的时候,其重点则是过于重视学生医学能力的培养工作,导致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出现“断档”,影响学生的思想转变;同时当前医学院校的培育模式则是从理论出发,且逐渐向“理论+实践”融合的培育方法转变,过于重视实操,影响了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进程。

2.2 负责培育的教师自身责任不明,忽视培训的展开

对于教师而言,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方面专科教师则应该是由人文教师加以培训,使得教学质量受到影响;且人文学科的存在则是处于边缘的一种学科,相应的人文课程多被规定为选修课,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人文精神得不到足

够的重视。

2.3 医学生的评价机制存在不合理性

在当今的大多数院校中多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医学人文知识的评价标准,但是实际上医学人文精神是存在实践性的,其在医学生中内化于心的一种行动指导,具体则是把已掌握人文知识与经验借助外在医疗行为加以呈现,如如何同病患展开有效沟通,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态度沟通等,上述内容是无法通过学习成绩显现出来的;同时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属于长期过程,其需贯穿在整个医学生的教育始终[3]

  1. 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科学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体系
第一,明确教育目标,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教育的最终目的便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需要同生产劳动相互结合,进而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对于医学生而言,其科学知识学习以及人文精神培育需要同步进行,此时医学院校与教师应需进一步转变培养的观念,让其摒弃教育的功利性,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培养共同展开,且融入生命教育观念,继而更好地为他人生命服务。

第二,将教师资源实施合理分配,提升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价值。医学院校需要强化自身的师资力量,做好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医学模式下,需要在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时候将临床与实践相互就结合在一起;又因为培育医学人文精神有长期性特征,医学院校的教师需要做好分工协作工作,共同的承担起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教学责任,表现在前期阶段,由人文教师将相应的医学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医学专业教师则需要于授课期间不断渗透医学人文精神,实现与医疗知识融合的目的。当医学生处于临床实践期间的时候,则需要带教教师在示范学习期间融合人文精神培育工作,即各类教师需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发挥自身的长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文精神的培育目标[4]

3.2 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融合在一起

第一,教学内容和临床的结合,对于医学院而言,人文精神培育常常是与临床实践脱离开的,但人文精神最为重要的特征则是践履性,为此需在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临床为载体,展开相应的实践活动,提升其培育效果。另外需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将教学内容中的出现的人文知识应用在临床实践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同时临床实践也可以给后续的理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知识。

第二,强化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人文教师而言,其不但要掌握丰富医学人文知识,且需了解医学专业的相关专科知识和临床实践知识,继而改变医学生仅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情况;同时专业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于培养期间,应该指导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并让其能够体现在整个医学教育的过程中,让医学生真正的厘清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间的关系。因此教师间展开有效沟通,能够使得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更加连贯,提升教学方案的合理性,有利于提医学人文精神的培价值[5]

第三,展开专业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评价,即实施主观与客观融合评价、培育过程评价与培育结果融合评价,由于各医学院校以往的评价方式为量化考核,但是此方法仅仅能表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养成医学人文精神,而通过主观与客观评价之后,则能够实施教师、学生双方评价,将考核量化分数和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结合在一起,进而提升评价的效果;同时需要构建长效评价机制,经过学生后续的实习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对医学人文精神表现加以评价,并由带教教师进一步的展开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为广大人们群众培育出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6]

  1. 结束语

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在学校教学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就有积极作用,在培育期间二者贯穿在医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推进医学人文教育创新发展,提升教学资源的整合效果,也提升了理论与实践共同育人的优势,从而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培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专业医学人才,对未来的医学事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慧,刘群英.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2):1-4.

[2]杨梅,鲁妍妍.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人文精神培育必要性研究初探[J].科教文汇,2021,(4):144-145.

[3]王秀娟,罗燕芬,李霞.儿科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 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6):8-10.

[4]尹怡,徐奇峰.茶文化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与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6):176-177.

[5]吕庆建,张秋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时代困惑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1):63-67.

[6]秦圣奥,杨静怡,徐爽, 等.基于Html5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