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2
/ 2

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苏玲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8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指标的差异,探讨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对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后眼压和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70例,按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分析组35例实施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眼压差异无意义,护理后分析组眼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差异无意义,干预后分析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者在术后采取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眼压,减弱负性情绪,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干预;眼压;负性情绪;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眼部压力短时间内快速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并发症和眼部组织改变,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为多发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1]。该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角膜变小、房角变窄、前晶状体增厚、眼轴变短[2]。发病前患者一般都患有远视,当在暗处停留时间过长或使用抗胆碱药时可导致瞳孔散大,进而引起虹膜松弛,最终导致疾病发生,常见诱因还有长时间用眼导致眼部疲劳[3]。当前该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由于刺激产生应激反应,也会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等情绪,过大的情绪波动会对血压、心率等造成影响,增大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因此,对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完整、科学的新型干预模式。本研究通过对随机选取的70例患者的指标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后眼压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进行过治疗的患者采用临床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析组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为55.37±8.06岁。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为56.11±10.20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筛除标准

入选标准:(1)精神状态佳,能维持日常活动;(2)可以明确诊断;(3)具有正常沟通能力,研究开始前获得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筛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不能与医护人员配合;(2)伴有其他恶性疾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管理,实施好日常护理工作,及时归纳总结出现的问题。分析组采用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1)日常干预。注意患者眼部变化,一旦出现渗液等现象及时处理。向患者耐心详细地说明术后的注意事项,避免用手揉搓眼部,保持良好睡眠,按照医嘱进行护理。(2)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解释症状、原因,增加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从而消除患者心理恐惧等负性情绪,避免眼压升高有利于术后康复。(3)注意饮食。饮水少量多次,不可一次饮水过多;不可饮用浓咖啡、茶水等刺激性饮品;日常饮食保持清淡,维持适量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4)环境干预。避免长时间处于光线弱的环境,避免用眼疲劳。

1.4观察指标

(1)眼压;(2)焦虑自评量表 (SAS);(3)抑郁自评量表 (SDS);(4)患者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2检验分析定性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定量数据,当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眼压的变化比较

两组护理前眼压差异无意义,护理后分析组眼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护理前(mmHg)

护理后(mmHg)

分析组

35

28.1±5.8

14.6±5.1

对照组

35

28.7±6.9

19.6±5.9

t


0.524

4.43

P


>0.05

<0.05


2.2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SAS、SDS差异无意义,干预后分析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n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分析组

35

60.37±3.96

38.73±1.32

60.31±5.07

36.97±3.57

对照组

35

60.23±3.91

45.32±3.79

61.23±5.38

43.59±9.34

t


0.253

10.20

0.783

4.16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质量需求,我国借鉴各国经验,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通过改善护理干预模式,推动着医疗机构不断发展,形成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护理干预。个体化系统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将每个患者作为独立的个体采取个体化干预,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当代人对于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需求[4]。本次研究通过对比7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结局指标,可以看出,分析组在干预后眼压、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由此可得,个体化系统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使患者眼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医护人员与患者耐心沟通,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既增加了工作效率,对于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降低手术室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室患者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可以在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单飞,王丽娟,杨青,左兴.虹膜恢复器辅助玻璃酸钠房角分离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J].江西医药,2020,55(07):889-890+895.

[2]马媛媛.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疼痛感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9):130-131.

[3]金露.基于疼痛影响因素分析的NBASS-APS护理模式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术后疼痛所致焦虑抑郁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9,40(12):1281-1285.

[4]乔娇.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实用防盲技术,2019,14(0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