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空间”体游开发促教师专业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3

以“微空间”体游开发促教师专业成长

魏敏华 刘群

台州市椒江区通巨幼儿园

【摘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同行也离不开各种培训和交流,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通过培训可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微空间”游戏场开发为载体,结合幼儿园现有状况,主要从分析问题,明确培训方向;解决问题,突破培训重点:围绕构建机制,精准施培向上生长;主题研训,深化园本课程建设;师徒结对,互助互学共同进步;最后,经验梳理,让教师在共思共研中促进专业成长。


【关键词】  微空间 开发 培训 专业成长


幼儿园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知识和科研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一项重要举措。一项全新的培训,如何才能达到好效果?作为组织者,我们深入调研分析培训者的需求、培训载体的特点、教师成长规律,抽丝剥茧、去伪存精,才能使培训深得人心,激起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培训取得实效。

  1. 分析问题,明确培训方向

(一)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在2016年《浙江省等级幼儿园评定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恶劣天气下“保证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保证幼儿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是幼儿身体发展需要的基本保障。

(二)体育活动实施的困境

1.游戏场地无法满足幼儿活动的需求

喜爱运动,但受限于空间;喜爱探索新的体育器械,但受限于时间。本园户外场地小,而“风雨教室”只有248平方米的多功能厅,根本无法同时满足全园270幼儿的体能活动。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①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小园舍受限的空间,导致幼儿大动作发展不足。即使开展部分小肌肉的活动,也因考虑安全隐患而转为桌面操作等益智类活动,使体育活动的发展方向发生转变。

②运动量的达标率低。小空间的活动场地,在体育活动的组织上受到局限,无法满足大肌肉动作、持久性运动、耐力、爆发力等运动的开展。

2.体育游戏难以组织与开展

该园75%的教师工龄在15年以上,习惯于组织室内集体活动。经事前调查统计,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教师占68%。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在狭小空间中的体育活动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存在许多干扰因素,注意力很难集中,活动秩序不好掌控等。以上情况导致幼儿教师对开展体育活动有畏难情绪,也制约着“微空间”不能更好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提升教师微空间体育游戏开发与实践的能力,是我园教师培训的重点工作。

、解决问题,突破培训重点

(一)构建机制,精准施培向上生长

对本园教师队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多维的成长机制,完善幼儿园师资队伍培养与持续发展机制,扎实有效的开展园本培训,使教师队伍呈多元发展。本园区级以上教坛新秀、名师占本园25%左右,年青教师占30%左右,教师工龄在15年以上约占55%,本科学历达到95%以上,结合教师的教龄以及专业水平,将教师队伍我们分成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以及种子教师。青年教师:1-5年新教师;骨干教师:5年以上成熟型教师;种子教师:由园长领衔,业务副园长、分园园长、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等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引领小团队。

(二)主题研训,深化园本课程建设

主题研训,就是把平时教师在“微空间”体游课程教学中遇到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类、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作为研训的主题,研训中教师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研究的活动。

1.投石问路,确定方向

在培训前,我们对教师“微空间”体游课程驾驭和理解能力进行了初鉴别,发现教师所创设的课程游戏幼儿的兴趣不高;教师对“微空间”体游的开发存在迷茫。现归类如下:

●梯度一:熟悉幼儿年龄特征,理解顶层设计内涵,善于观察和反思记录,能主动开展和丰富班本课程;

●梯度二:能解读顶层设计,熟知幼儿特点,观察、分析能力相对较好,但是在寻找微运动课程的定位中摇摆和不都深入;

●梯度三:对课程顶层设计解读不够,能主动积极参与班本课程的开展,以“教师预设”为主,“伪”自主;

●梯度四:课程资源意识弱,参与积极性不够,游戏开展不够常态,仅限于为了完成“任务”。

对此,召集教师开展课程研讨会议,教师提出了自己前期的困惑与思考。对此,业务园长结合老师们课程建设中的困惑,开展了《项目课程培训——“趣玩楼梯游戏”》,通过专题培训老师们豁然开朗: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敢于实践,大胆创新,追随孩子的脚步,结合幼儿的兴趣点推动课程建设……于是,各班教师以幼儿园“泳池、楼顶、楼道”为区域,开发了系列的项目课程。

2.直击现场,多方共建

幼儿园室内、户外场地小,那如何更好地开发“微空间”体育游戏呢?培训组教师结合户外场地的小空间及泳池、楼道、楼顶等地形特点,通过利用、开发、改造等方法,让小空间变“大”,满足幼儿开展体育运动的需求。对此,全体教师走进游戏现场,开展一次一次研讨从而确定改建方案。

例如:幼儿园楼梯的改建。老师们通过现场勘查,发现西边楼梯较宽,宽度达到1.8m左右,在楼梯上安装滑梯和攀岩墙毫无问题,但如果在此安装固定的滑梯、攀岩墙,必会影响幼儿园消防通道,那怎样解决此问题呢?通过一次次研讨,培训小组在楼梯台阶上安装了可移动式滑梯、攀爬墙。此改建的特点是方便、灵活且不占空间,安全系数高。孩子们在改造后的楼梯上游戏、玩耍、探索,使得楼梯变成了一个充满笑声的游戏场。这不但提高小空间体育游戏的有效性,而且也提升了教师开发小空间游戏场的能力,有助于班级课程的建设。

3.头脑风暴,思维培训

思维培训才是最大的培训。本次头脑风暴我们打乱了往常按照年级进行分组的习惯思维,而是将所有老师进行重组,按现场抽签班进行组合,使不同教师之间有了思维的碰撞,更容易产生新点子。大家都紧紧围绕着“楼梯、泳池、楼顶”三个小空间的游戏开发,结合自身前期的经验头脑风暴,从空间改建、游戏设计等方面着手,从现象到原因分析,从策略研究到反思调整,在自由的氛围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组观点记录下来;随后,各组派代表阐述自己风暴的经过与成果。

4.故事沙龙,分元共享

故事沙龙的一种轻松、活动的研讨模式,老师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课程故事的交流对话,故事的趣味性让教研的气氛不是严肃、严谨的,这种活泼、轻松、融洽的故事沙龙研讨让教师从“被动参研”变为“主动钻研”,通过不同的课程故事的交流,我们能借签到别的优秀经验,也能在课程故事中找到解决自己困惑的方法。

在课程故事分享中,各班老师结合班本课程分享各自的课程故事,从故事的起源、游戏的脉络、材料的推进、游戏策略等方面介绍课程故事,现场教师就课程故事进行分析、讨论,在互动交流学习中总结经验,从中也提升老师们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课程故事的撰写能力。

5.世界咖啡”,多维协同

在疫情的影响下,对于一个全新的研训模式,教师的内心也是惴惴不安的。如何缓解教师心理压力,让她们畅所欲言呢?组织者尝试借签“世界咖啡”模式,开启钉钉线上教研,从而挖掘教师的深度思考,开启一场别具一格的网络会议。

“世界咖啡”的核心思想是让老师在活动中参与深度会谈、自由对话、分享观点,从而使个体在群体讨论中获得新的理解。在假期,我们以《宅家秘籍》的开发开启了一场别有新意的网路研训,老师们畅所欲言,从多思维、多角度创造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宅家秘籍的开发:从主题的确定——游戏的设计、拍摄——工作号推送,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大家亲力亲为,踊跃参加。通过本次研训,充分调动教师成长中的积极因素,提升了教师交流、实践、研究、反思等能力。

(三)师徒结对,互助互学同进步

师徒结对是我园例行的传统惯例,为了更好地培养组员,指导小组与组员结对,以老带新,采用“1对X”方式进行指导,即一位师傅带领3-4名徒弟。由于骨干、种子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游戏的开发与课程建设”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她们的创新能力以及现在信息化技术都不如青年教师;而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较缺少经验,但她们年轻想法新颖独特,且信息化技术能力较强。让新老教师进行结对,有利于推动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园本培训主题的开展。

例如:“扫扫二维码,玩具带回家”,此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特长,利用信息技术:问卷网平台和微信工作平台相结合开展体育器材借玩活动,从而实现幼儿园和家庭资源共享。“器械借玩”活动不但成就了青年教师,同时骨干教师、种子教师也积极审视和分析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信息化专业及实践活动,学习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升信息化专业素养。

三、经验梳理,共思共研共成长

在培训中,培训小组能主动审视当前幼儿园的“微运动游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激发老师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成长。

(一)释疑解惑,豁然开朗

“释疑解惑”是幼儿园园本培训的一个重要板块,也是培训组集体智慧的碰撞墙。在这儿老师们可以随时记录自己在课程实施中碰到的困惑,其他组员看到了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能解答的问题,并带着该教师的困惑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研训的主人,参与研训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也让每位教师获得职业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个人修心,提炼升华

无论是研训组组长还是组员亦或是新教师,都要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修炼,可以从各类书籍中汲取营养,也可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因此,培训组努力为每一位老师创造读书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每一个老师的专业发展,让每位老师在修炼中得到提炼与升华。

教育是时代不变的话题和主题,但又是无法永远借鉴和复制的“产品”,研训是能将“产品”做精、做细的有效手段,只有做一个专业储备丰富,同时用心、用情的管理者,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发展的平台,才能挖掘教师的潜能,促教师专业发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思共研共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赵建华,姚鹏阁.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电化教育,2016

[3]陈向明,张玉荣. 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