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大学生饮食障碍成因的研究与治疗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对女大学生饮食障碍成因的研究与治疗建议

曾维刚

重庆医科大学体育医学学院,重庆, 400016

摘要:经调查发现,目前社会大众对饮食障碍(eating disorder)这一疾病知之甚少,因为大多数的饮食障碍是近年来因大众审美趋于追求骨感而诱发的,比较陌生,因此未能引起公众足够的重视。而如今患上饮食障碍的大学生数量呈现大幅增加的现象,且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本文从女大学生患上饮食障碍的成因入手,分析该疾病的诱因并评估其严重性,最后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 饮食障碍; 暴食; 催吐


前言 近年来,社会大众对女性身材的审美趋于单一和严格,瘦身已经成为潮流,似乎只有瘦的人才有资格进入美女的行列。在这一背景下,相对于追求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体魄,许多女性更愿意抛弃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各种方法减肥来获得更苗条的身材,这部分群体主要集中在18-24岁,正是修读大学的年纪。许多女大学生为了追求更快的减肥效果,加上没有正确的减肥知识引导,急于求成而选择了节食甚至绝食来减重,这些不健康的减肥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还有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饮食障碍,如暴食症(也称贪食症)、厌食症等。饮食障碍在不就医的情况下很难自我治愈,通常会越来越严重,随后不断产生抑郁情绪、躁郁情绪,严重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然而,由于饮食障碍这一疾病并不为人们所熟知,常人难以理解为何患者无法控制基本的进食,因而没能重视疾病的严重性,甚至许多患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饮食障碍。加上饮食障碍通常伴随着不可告人的行为如诱吐等,患者有意隐瞒病情,放任自己深陷节食、暴食循环的漩涡中,形成越来越难治愈的恶性循环。解决大学生患饮食障碍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将分析饮食障碍的根本来源,并探讨干预饮食障碍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同学们预防和治疗饮食障碍以及正确的减脂方法。



  1. 致病因素

1.1社会审美畸形导致的身材焦虑

近几年类似“好女不过百”这样荒唐的言论一直在盛行,营造出以瘦为美的社会大氛围,许多身材匀称或微胖的女性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开始产生对自己身材的不自信,身上的每一块肉都仿佛变得多余,因此开始制定严格的节食减肥计划,决心瘦到一百斤以下。经调查,许多女生在中学时期有过被同学调侃胖子之类的糟糕经历,更有甚者会受到言语侮辱,因此变得对自己的身材容貌非常自卑,久而久之会对自己整个人产生怀疑,开始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又胖又丑,必须立刻减肥才行。

研究表明,成年人每日营养需求在1200-1800(千卡)左右,而减肥的学生们往往长期控制饮食,每天仅仅摄入800千卡甚至更少的热量。一开始,身体内形成巨大的能量缺口,因此大量消耗水分、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等,减肥的人会被一时快速瘦下去的效果鼓舞,坚定节食减肥的决心。然而长此以往,身体长期缺乏能量,便会调节降低代谢能力,试图合成脂肪来保护脆弱的身体,这也就意味着节食减肥的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差。而减肥的人感到体重下降的速度变慢甚至停止,与之前快速减重形成落差感,因此更加变本加厉的节食,更严格的控制热量摄入。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身体代谢能力越来越差,节食行为越来越严重。最终随着身体不断发出警告、节食的意志力达到极限,将会引发第一次暴食行为,即短时间内大量进食食物,通常是一顿吃掉正常人一天所需的食物量。在暴食行为后,由于担心发胖、想到节食计划失败,患者产生强烈的愧疚、后悔和自责等负面情绪,为了弥补这次“错误”,患者决定接下来更严格地进行节食,或者是当即去做大量运动,例如2小时以上的有氧。而这样积累一段时间,身体无法承受饥饿,引发第二次、第三次暴食…逐渐地,患者的生活被不断交替的暴食、节食全部占据。

综合以上内容,究其根源,导致饮食障碍的根本原因,是这种畸形审美引发的疯狂节食。

1.2学业压力和就业焦虑

研究表明,人在摄入食物的时候,血糖含量上升、脑内多巴胺分泌增加,带给人幸福快乐的感觉。如今的大学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逐年加剧的学历贬值和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疫情期间难就业的情况时,情绪被焦虑压抑所控制,当即想要解决焦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大吃一顿,尤其以零食、奶茶等能够快速升糖的垃圾食品为主,试图以这种方式来缓和情绪。

然而暴食带来的快乐只有进食过程那短短的十几分钟,暴食结束后焦虑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会加剧,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耽误了时间去买零食、吃东西,想到花费了时间金钱,任务却没有任何进展所带来的更多的焦虑;其二是因为进食完腹压增加,人体感到饱胀感和困倦感,更加没有动力去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导致焦虑进一步扩大。如果长期通过反复暴食来拖延任务进度,会使得学生产生自暴自弃、人生无望的绝望感,进而催生了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暴食。最终患者习惯了在一焦虑时就通过暴食来疏解,逐渐在本人没能意识到的情况下患上了饮食障碍,且本人以为只是自己能力不足、自制力差所致,因而没有去重视疾病,只是不断自我否定、变得自卑又暴躁。

1.3 朋友家人的不理解和无视

对于一个没有患饮食障碍的正常人来说,饿了就吃、饱了就停是最简单、最自然的事,而对于饮食障碍患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饿了仍要控制进食欲望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暴食时吃到胃疼也停不下强迫进食行为。这样完全相反的状况,导致的家人朋友对患者的不理解,认为只是吃的多一点控制一下就好,没有必要就医。部分缺乏耐心的家长,不仅不安抚患者反而加以讽刺和辱骂;患者身边一些素质低的朋友,可能将患者的病情作为玩笑进行调侃,甚至嘲笑和挖苦。患者在承受饮食障碍带来的对身心的伤害的时候,自我否定的意识已经很强烈,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亲友倾诉,遭受的却是更多的不理解,这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让其更加孤单和自闭,非常不利于饮食障碍的治疗。


2.对策建议

2.1校方应当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罹患饮食障碍疾病这一状况,积极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建议安排校内与营养相关的选修课增加关于正确减肥方法、预防和治疗饮食障碍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在体育课时教授同学们关于运动与营养的内容,重点强调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在校内各处贴设标语,鼓励同学们多运动、忌节食绝食,营造追求健美体魄而不是皮包骨的氛围,给同学们一个良好积极的校园环境。

2.2重点在女生宿舍周围告示墙等地方科普饮食障碍的危害和严重性,鼓励已经患病的同学积极治疗。校内的心理咨询室也应当更多关注来咨询同学的饮食状况,考察是否患有饮食障碍的可能。在体检后筛选出BMI(身体质量指数)未达标、明显营养不良的学生,由辅导员等来调研学生实际情况,并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尽力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身心健康。

2.3在校的女大学生,应当将生活重心放在学习和提升自我上,而不要过多关注网络、他人对身材的言论,在保持一个健康、让自己舒适的进食习惯的前提下,多注重内在美的提升,在有空闲余力时选用正确合适的方法来塑形,提升自己外在形象,要明白有朝气、有精神活力才是一个人最美的样子。对瘦的如同竹竿的身材和严格的饮食习惯保持一个辩证的看法:通常追求身上没有一丝赘肉的是那些受职业性质要求的,如模特、演员等,她们是在为了工作控制体型,而大学生最要紧的任务是学习好专业知识,追求美丽可以,但要把学习任务放在首位,要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就不能过度节食,更不能陷在反反复复的饮食障碍中。

同学们对于身边可能患有饮食障碍,即吃饭的频率和量大幅下降、精神迅速萎靡又暴躁的同学,应当给予更多的包容理解。尽量多去安抚和关心,至少做到尊重他人,不能去诋毁和嘲讽。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奇怪的饮食习惯,应立刻引起重视,与学生耐心地交流、询问对方是否有烦心事并考虑严重程度是否需要去就医。

2.4患者在意识到自己患病后,如果有条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没有条件就医,应当及时改变自己的减肥方法,一开始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恢复正常饮食,避免因为体重反弹造成的焦躁而使得暴食复发。在饮食逐渐正常后,通过运动如慢跑、打球等方式进行健康科学的减肥,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语

在如今以瘦为美的风潮已经大肆流行的背景下,患上饮食障碍的群体很可能会横向扩大,这是对校方应对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学生自身抗压能力的考验,我们应当尽可能多地补充理论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滋生,也要加强对疾病的应对措施并及时治疗,这样才能应对好将来可能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黄晓东等.青少年饮食障碍的病因和治疗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04)


基金项目: 重庆医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727


作者简介:

曾维刚(1971——)男,重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武术与学生体质健康

联系电话:13368384397



快递收件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大学城厚德路,湖岸家园B区10栋

联系电话:曾维刚 1336838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