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听觉训练现状与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高中音乐听觉训练现状与教学策略

万蒙清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 434300

摘要:对于高中音乐而言,其主要通过鉴赏对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使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少数学生有着良好鉴赏能力,而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真正的理解与欣赏音乐,通常表现为:学生的音乐基础对学生的鉴赏力造成了限制;学生自身的基础导致学生学习音乐毫无信心。鉴于此,高中音乐教师需注重学生的听觉敏感度的培养,并强化听觉训练,以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发展,并使学生的音乐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音乐;听觉训练;现状;教学策略

一、高中音乐听力训练现状

1、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正确的上课方式应该是教师通过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然而,在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干扰,仍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降低,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学生认为音乐教学没有知识性学科重要,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不积极努力地去进行学习,这严重阻碍了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时,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不愿意用心倾听,更缺乏主动了解到音乐创作的背景和内涵的动力,使其难以深入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些学生可能在教师已经讲解了音乐的创作渊源,还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使得音乐教学的效率低下,也导致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2、教学观念未发生转变

音乐素养的提升也是学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根本不重视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只对音乐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不关注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思考和理解,使得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还有部分教师虽然明确当下教学目标是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应该交给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时还是无法将其有效地落实下去,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利用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主体优势,使得音乐课堂教学换汤不换药,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高中音乐听觉训练教学策略

1、基于律动游戏的听觉训练

高中音乐的教学中,当遇到与听觉相关的训练时,大部分学生都表现的愁眉苦脸。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其只能根据听觉判断出音乐曲调是否优美,而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对音乐知识实施剖析,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想要使学生对听音乐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就需将听觉训练与律动游戏进行有效结合,并调动学生听音乐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有耐心的倾听音乐当中包含的情感与内容。

例如,高中音乐的听觉训练与培养中,音乐教师可指导学生将七种唱名通过七种颜色代替,让每个学生根据顺序选择唱名,并将选择同一个唱名的学生聚到一起,并引导学生充分呈现出自身周边的同一个颜色的事物。在音阶的练习中,音乐教师可依次说出七种不同颜色,之后让学生展不出与之相应颜色的事物,而相同唱名的小组则需统一唱出这一音阶。或者就傲视运用电子琴或吉他在课堂上进行单音弹奏,弹到哪音阶,则由该音阶的小组学生共同唱出这一音阶,并呈现出对应颜色的事物。

2、基于节奏感的听觉训练

高中音乐听力训练教学中,音乐教师需注重学生自身节奏辨别力的培养,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具备的音乐节奏实施锻炼。

例如,音乐教师可依据某首歌曲的节奏,以教师的弹唱或哼唱,将节奏速度告诉学生,或者是在桌子或黑板上,对节奏进行敲击,首先让学生听几个小节的内容,然后,按照自身的记忆,对乐曲的整个节奏实施划拍,最后,按照教师所给出的节奏实施修改与核查。在对曲调的引用中,音乐教师还可引用生活小调货流行曲调,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行提高。同时,想要使学生自身的音乐思维得到有效扩展,在对学生的节奏进行训练过程中,音乐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出三小节的节奏,将第一节与第三节,或任意两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节奏与自身的创作,创造出新节奏,以此使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敏感度与创新性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想要使学生自身的节奏感得到有效加强,教师则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应的节奏旋律,并和学生共同用手在桌子上打出对应的节奏。经过多次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新的节奏片段实施划拍,就会发现学生自身的节奏感显著增强,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仍旧有部分学生对于节奏的反应相对较慢,需学生在课后实施不断的训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掌握相关音乐节奏,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3、基于音乐欣赏的听觉训练

高中音乐的鉴赏教学中,听觉训练有着长期性特点。就高中生而言,听觉训练通常有着相应的抽象性与较高的难度,这就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与时间,但是却无法达到相应的训练效果。比如,教师组织听力与和弦的训练过程中,学生通常只是开展简单的个人训练以及序列训练,这就致使学生无法清楚的分辨出代码的功能、属性、声音等相关概念,并影响到相应的训练效果。音乐学习以及音乐实践通常会使人们无法充分发挥出学习视觉的作用,而这些问题则能以音乐欣赏的方式得到有效解决。

比如,在学生充分理解音乐后,和声的训练中,音乐教师可将相关的古典音乐演奏给学生听,将作品具备的宏观特征当作聆听点,以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从浅至深的判断,并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当中的柔美进行倾听,并在音乐感知中体会到其中的和弦。通过教学实践显不,音乐教师把音乐纳入至高中的听力与唱歌的教学大纲中就是个好例子,通过实践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将听觉训练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听觉培训活动更具体、生动,而且还能使学生对和弦的感知与理解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听觉训练中,教师需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听觉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鉴赏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董旭华.视唱练耳课堂中听觉分析训练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8,0(27).

[2]杨红莺.听觉训练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