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经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王自会

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70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观察及其护理。方法:选择于我院实施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患者178例,手术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常规组和探讨组,各89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探讨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探讨组临床指标,即肠鸣音好转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0.00%低于常规组,但差异不突出(P>0.05)。结论:对临床实施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患者使用术后观察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效果显著升高,护理有效性十分优异。

【关键词】护理;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效果


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系统产生息肉症状类型的疾病,于临床上的应用频率较高,疗效较佳,实施期间不影响患者的心肌及其他神经肌肉,治疗安全性较高[1]。然而,此治疗方法之后,还需要相应护理举措进行配合,并对患者的术后状态进行观察。故而我院实施本次研究,讨论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78例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手术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由100例男性患者和78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区间即3岁至76岁,年龄均值(39.52±10.03)岁;疾病类型:胃息肉切除50例,直肠息肉切除30例,结肠息肉切除98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89例和探讨组89例。二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区别(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常规组:基础护理,患者于手术之后实施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监测,督促患者手术完成24h之内不可饮食,24h之后,可适当食用牛奶、肉汤、白糖水等。

探讨组:以基础护理方法为前提,再实施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术后疼痛是手术疗法的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会由于术后疼痛而产生惊惧、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及评估,若患者产生负性情绪,需立即给予针对性疏导措施,告知患者术后疼痛为常见症状,会随着身体的恢复而消失,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正确疏导。(2)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病因、术后症状、护理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患者对各项护理举措的重视程度,促进其护理依从性。(3)巡视干预,患者术后恢复意识阶段,较易产生头重脚轻、肢体不协调等症状,很容发生坠床、摔倒事件,因而护理人员应增加巡视病房的力度,并于地面铺好防滑地垫。(4)康复干预,患者手术12h至24h内需卧床休养,休养结束后,可进行床下活动,但活动不可剧烈,且手术后30天之内均禁止进行较剧烈的运动,以规避便血、呕吐、发热、腹痛、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产生。(5)延续护理干预,手术2d至3d后,实施电话随访干预,以了解患者身体恢复程度,若患者病情有异常状况,应督促患者即刻到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比较二组临床指标,记录患者肠鸣音好转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统计之后进行对比。

比较二组并发症情况,记录患者术后护理期间出现出血、穿孔的情况,总发生率=(出血+穿孔)/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记入SPSS18.0系统内完成处理和分析,通过(609cc1040b217_html_af432bd6d624ea25.gif ±s)详述计量数据,行t核查,通过[(n)%]详述计数数据,X2核验;P值<0.05时,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二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组间肠鸣音好转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比较,常规组用时多于探讨组(P<0.05)。如表1所示。

1.对比二组患者临床指标(609cc1040b217_html_af432bd6d624ea25.gif±sh

组别

例数

肠鸣音好转

排便时间

排气时间

常规组

89

16.10±1.46

39.87±3.56

27.20±3.31

探讨组

89

11.82±1.50

32.98±1.13

20.31±1.25

t值

-

19.2895

17.4028

18.3711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2.2二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组、探讨组发生率分别是1.12%和0.00%,常规组较高于探讨组,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如表2所示。

2.对比二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组别

例数

穿孔

出血

总发生率

常规组

89

0(0.00)

1(1.12)

1(1.12)

探讨组

89

0(0.00)

0(0.00)

0(0.00)

X2

-

-

-

1.0056

P值

-

-

-

0.3159

3讨论

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主要是通过高频电流生成热效应,从而促使血管、组织蛋白出现凝固现象,进而成功切除病灶组织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安全性,术后实施合理护理干预,能够较好提升临床疗效,规避并发症情况的发生[2]

于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实施以基础护理为前提的护理干预方案,即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巡视干预、延续护理干预等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从而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有益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护理干预效果,使患者疾病恢复有效性显著升高[3]

研究结果显示,探讨组术后恢复期间,患者的肠鸣音好转、排气排便功能恢复等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探讨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0%,常规组总发生率为1.12%,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此种治疗方法的并发症情况出现频率较低,术后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之后,不仅提升了患者身体恢复效果,还较好提高了患者护理依从性,于规避并发症发生方面有推动作用[4]

综上所述,患者使用电子内镜息肉切除术之后,对患者的术后身体恢复状态进行观察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有益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速率。

【参考文献】

  1. 洪怀娟.老年患者内镜下胃肠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干预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63,73.

  2. 孙兆秀.大肠息肉患者电子结肠内镜下行电切除术41例强化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72-74.

  3. 尹余平,吴艳,张小雯,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8):125.

  4. 田静.心理护理联合协作式无缝隙全期护理在胃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