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

秦岭 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 214194

【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低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高低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低血流量(<400mL/分钟)的对照组、中高流量(≥400mL/分钟)的研究组,每组均有25例患者。组间对比高危事件发生率、内瘘功能丧失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半年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高危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内瘘功能丧失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组间对比治疗前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出量,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半年后再次组间对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高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有明显影响,可增加高危事件发生率,但能预防内瘘功能丧失,临床应适当控制血流量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心功能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其可以将患者体内的废物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维持患者的肾功能,而要确保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正常进行,则需要有良好的血管通路,而具有并发症少、血流量充足、操作简单等优势的动静脉内瘘正是最常见的血管通路,但动静脉内瘘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血流量过高或过低而出现不良结果,因此临床需要为患者控制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本文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试分析动静脉内瘘血流量高低对患者心功能造成的影响。

1 方法资料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高低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低血流量的对照组、中高流量的研究组,每组25例。研究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34岁~70岁,平均(52.87±11.23)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52.81±11.27)岁。将平均年龄、男女性别分布等纳入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建立动静脉内瘘,给予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其中研究组内瘘血流量≥400mL/分钟,对照组内瘘血流量<400mL/分钟。治疗期间,每周进行2~3次碳酸盐透析,并常规以肝素进行抗凝处理。此外,应保证患者血红蛋白处于100~130g/L的范围内,贫血者接受输血治疗,或为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高危事件发生率、内瘘功能丧失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半年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心排出量)。

1.4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资料均以SPSS-22.0软件处理,n(%)表示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χ2)检验,(x-±s)表示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数据的差异性。

2 结果

2.1 高危事件发生率、内瘘功能丧失率

研究组的高危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内瘘功能丧失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见下表。

1 高危事件发生率、内瘘功能丧失率的组间对比(n%

分组

高危事件发生率

内瘘功能丧失率

研究组(n=25)

10(40.00)

3(12.00)

对照组(n=25)

2(8.00)

10(40.00)

χ2

4.500

5.094

P

0.034

0.024

2.2 心功能指标

组间对比治疗前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出量,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半年后再次组间对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见下表。

2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对比(x-±s

分组

左室射血分数(%)

心排出量(L/分钟)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n=25)

51.98±4.35

58.75±6.98

4.08±0.41

4.56±0.78

对照组(n=25)

51.27±4.09

54.35±5.77

4.01±0.55

5.75±0.98

t

0.595

2.429

0.510

4.750

P

0.555

0.019

0.612

0.000

3 讨论

血管通路通畅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正常进行的关键,而要维持血管通路正常使用,则需要保证血流量的充足,但这并不意味着血流量越大越好。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通常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的血液透析患者占比大概为53%[2]。这是因为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变化,回心血量会因此而增加,心脏将具有更大的前负荷,心肌纤维也会代偿性拉长,同时胸腔也会扩大,最终给心功能造成影响;此外,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血管反复被穿刺,血管腔因此而狭窄、变硬、纤维化,血流量受到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到心功能,增加患者发生高危事件的风险[3]。结果中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排出量(P<0.05)、高危事件发生率(40%vs8%)均高于对照组便可以证明以上论点,但从结果也可以发现,研究组内瘘功能失效率低于对照组(12%vs40%),可见血流量过低也会导致不良结果,即动静脉内瘘容易因血流量不充足而功能失效,故临床需要为患者保持适中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同时还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结语:

动静脉内瘘血流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带来不良结果,临床应对内瘘血流量进行控制,以保持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肖佳,赵华,刘书馨.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21(05):403-407.

[2]郑寿浩,丁国明,吴鑫洪,等.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B型钠尿肽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2):127-130.

[3]刘镭,刘力,许晓华,等.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04):317-3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