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教学方式转变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初中课堂教学方式转变路径探析

陈宗木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庄山学校, 福建省泉州市, 362434

【摘要】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此,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学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方式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学不仅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且还是学好物理、化学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方式也开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但农村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不断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重探究,轻引入

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此,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一观念入手来改善课堂教学。传统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讲解,学生主动探究是比较少的,这也就使得学生未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往往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用生活化案例来进行课堂导入,情境导入也是新课标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导入上教师不要过多的花费时间,而要将教学重点放到学生主动探究上。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案例来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打算和1班组织一场联谊郊游活动,已知两个班总共有104人,教师租了中巴车和面包车共8辆,每辆面包车可以做7人,而中巴车可以做19人,这样刚好坐满,那同学们猜一猜面包车和中巴车各有多少辆。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习惯用方程来求解未知数,但之前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只能求解一个未知数,显然不太适用这道题,那如何求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对此兴趣是比较高涨的。在做好课堂引入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来主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根据过往知识的学习,可以将面包车和中巴车都设为未知量,面包车为x,中巴车为y,学生可以快速的列出x+y=8,7x+19y=104。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如何对这个方程组进行求解,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对此有同学表示可以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看成常量,如假设y为常量,那第一个等式中的x=8-y,第二个等式中的x=104-19y,然后在联立8-y=104-19y,就可以得出y的答案,进而求解出x。结合这一同学的思路,也就同学认为可以将x+y=8转化为7x+7y=56,然后在让两个等式相减,就可以消去x,进而求解y的值。在学生自主探究一番后,教师可以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总结。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二、重分析、轻练习

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基本上是采用课堂练习来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练习确实是巩固知识的良好途径,但是一味的练习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未必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一直以来在教学中都比较盛行题海战术,但从结果来看,题海战术并不是一项好的教学方法。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题目的分析思考,这样才可以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圆中的计算问题”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出了一道这样题:王明在旅游景点看到了一个圆形拱门,设计是比较宏伟壮观的,于是很想知道这扇拱门的数据,他609ce897f416b_html_3c5a997680cd9d32.png 从景点工作人员那打听到,这个圆弧拱门所在的圆与水平地面相切,已知AB=CD=20cm,BD=200cm,且AB、CD与水平地面是垂直的,利用这些数据可否帮助王明计算中拱门最高点,距地面有多高的距离。这个题目中看似有些复杂,但其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所求内容其实就是这个圆形的直径。在这道题练习中,教师不要着急让学生求解答案,而要先听一听学生是如何分析这道题的。有同学这样说到:已知圆与地面相切,那将AC连起来,四边形ABCD就是一个矩形,OE相连与AC相交于点F,则OF和AC必然垂直,则三角形OAF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OA的长,OA为半径,自然也就能够求出直径。通过学生的分析可知,学生对于圆中三角形计算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出几个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如果在这道题的分析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混乱,那也就意味着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透彻,为此,教师可以不用着急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而需要让学生先巩固一下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才可以更好熟练做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分析,分析其实是知识梳理环节,加强学生分析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三、重总结、轻展示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尽管农村初中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不如城市先进,但多媒体教学也是农村初中数学不可缺少的工具,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于依赖多媒体。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其在教学中也仅是起到辅助作用,不可喧宾夺主。为此,在农村初中教学方式转变上教师还要重总结、轻展示,对于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以及课后总结教师还需要采用板书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来总结梳理知识点,而对于概念性或逻辑性不强的内容则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例如,在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y=ax

2+bx+c的图象与性质”教学中,函数y=ax2+bx+c中a、b、c均为常数, 其取值不同,函数图像和性质也会有所所不同,在这节课知识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演示不同取值下图像的变化情况,如a取值为2,b、c均为0时,函数图像开头向上,且过原点;a取值为2、b也为2,c为0时,函数图像开口向上,过原点,而是位置偏左;a取值为2、b为2,c也为2时,函数图像开口向上,位置偏左,不再过原点。对于图像的变化情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进而使学生深入了解取值变化的不同,图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系数和图像变化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存在什么样的联系,这些内容就需要教师进行板书总结,如果仅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学生很难产生深刻的印象,为此,教师还要和学生来共同总结系数的变化会使图像发生什么变化,通过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总结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由于课时有限,知识内容较多,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在总结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改变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哪怕少讲解一两个知识点,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总结,在教学中即便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但不对其进行总结梳理,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的看过去,那起不到任何显著的效果,为此,教师还需要重总结、轻展示,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影响颇深,农村初中数学在改革方面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实际现状为出发点,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去进行课堂教学方式调整,这样才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脱离了原有的教学,而直接照搬新型的教学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苏方龙, 陈晓兰. 对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 发现:教育版, 2017(2).

【2】赵旭会. 对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和措施的几点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10):835.

【3】张秀丽. 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 教育(文摘版), 2015(10):00121-00121.

【4】陈友良. 浅谈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 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 000(004):P.204-204.

【5】黄晓新.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探讨[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6(7):5-5.